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语义的层次性探析歧义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从层次理论入手,分别从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对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阐明其形成过程,探析其形成原因.认为词汇歧义的形成是由于交际双方对同一词汇的意义作了不同层次的理解,句法歧义的形成则是由于对一个句子的结构作了不同层次的划分,或者是由于句子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有别.因此,在交际中如果能联系具体的语境,对发话者使用的词义或句义的层次作出正确判断,就能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意义,避免歧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英语歧义现象随处可见。歧义有时使语意模糊不清,影响交流。但是如果对语言结构矛盾加以积极利用,又会产生一语双关的效果,可以实现特殊的语言表达目的。本文拟从实例出发,从语音、词汇和结构三个方面探讨英语歧义类型;并对英语歧义的有意利用以达到一定的表达目的加以分析说明。由此让读者更好地认识英语歧义,发现并有意识地避免和消除无意歧义;同时利用有意歧义发挥其积极作用,体现对语言的巧妙应用。  相似文献   

3.
汉日歧义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汉语和日语在语音、语义、句法、语用四个平面上的歧义现象的对比分析 ,阐述了汉日语歧义式的种种差异和关联 ,为语言歧义式的机器编码和翻译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4.
歧义现象在语言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意义不止一个的单词、短语或句子称为歧义.歧义可分为两个层次-语言平面的和言语平面的.本文基于英语中具体的歧义现象,从语音因素、词汇因素、语法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方面来分析歧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歧义度即指歧义结构的强弱程度,根据歧义结构之间歧义语感的轻重可分为相对歧义度和绝对歧义度.在保证歧义存活的前提下,替换歧义结构中最能控制歧义存活环境适合度的结构项,可以考察歧义结构歧义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根本特点之一在于语言结构表层的线性特点 ,表层的线性格式与深层的复杂语义关系并不对应 ,词汇层面的潜在语义组配关系不能在表层线性结构中得到确定的有标记的表达 ,因此 ,同一表层线性格式便对应着多种潜在语义组配关系 ,歧义便由此产生。然而表层线性格式并不能标示这种潜在语义组配关系 ,本身具有一种不确定性 ,但没有歧义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法歧义及其根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最常见的歧义即语法歧义包括句法功能歧义、修饰语歧义和并列结构歧义,是由句子的语法结构引起的.根据转换生成语法,句子有深层、表层两层结构,二者通过转换规则联系起来,它们与语义都有关系.本质上,任何一种语法歧义都是由句子深、表层结构的多对一关系引起的.所以,语法歧义根源在于句子结构层次的不一致性,即深层结构不同而表层结构相同.  相似文献   

8.
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多种语言之中.英语歧义大体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结构歧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汉语的句法歧义可以分析为一些抽象的格式,当这些抽象化的格式在通过语言中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言语时会产生 歧义。这些歧义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动词是一个二阶动词,它与它所联系的名词之间具有复杂的语义关系,这些复杂的语义关 系是造成句子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变换分析,不仅可以消除这种歧义现象,同时还可以弄清二阶动词与所联系的名词 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歧义句式。  相似文献   

10.
歧义(ambiguity)是指语言文字具有两歧或多歧的意义,即有两种或多种可能的解释。它是各种语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英国语言学家威廉·安普逊(William Ampson)指出:“Ambiguity is the enemy we have to match.”可见,对歧义现象进行探讨,并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歧义和排除歧义,应当是英语教学的一个任务。 歧义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三种类型,以句法歧义最为常见。句法歧义一般起因于句子形态或结构上的含混,下面拟分条讨论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诗语言比较模糊,往往意在言外。译诗难,而模糊美的传达问题让汉诗英译尤其难。本文通过对比李商隐名诗《锦瑟》的三个英译本,分析了在汉诗英译中,如何用科学精确的英文来传达中诗的模糊美,再次证明译家在汉诗英译中应把握住原诗的意境和情趣,在翻译时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并进一步探讨了翻译与再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模糊言语是一种常见的言语现象。文章分析了模糊言语的生成原因:词语本身的模糊性;语义的缺损;增大语义可及难度;言语双方对多项语义的不同选择;多向运用语义等。重点探讨了由修辞关联生成的模糊言语现象,总结其方式主要为:关联不同的语义亮点;利用语义的两歧;曲解、引申明示信息;利用语义的范围;利用虚假信息;无意为之的偏向关联等等。此外,文章认为模糊言语生成的过程往往也是创造动态语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也V不好"是汉语中可以构成6种意思的歧义结构.这一歧义结构在句法结构、预设、语义指向、变换式、语音等方面有差别.进入这一结构的动词在语义特征上有一定限制.造成这一结构产生多种歧义的原因有有三个一是句法结构的多义性,二是词的多义性,三是语境.  相似文献   

14.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中心人物宠儿模糊的多重性身份和最后的神秘结局一直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本文从现实和超现实两个角度分析宠儿在小说中的多重身份及其神秘结局,以此来证明莫里森赋予了这一形象丰富的象征性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不论是发达的文明社会还是原始部落,也不论大语种还是小语种,语言的模糊表现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不同文化背景的说话者会采用不同的模糊语言策略,而且不同的策略使用体现不同的文化差异。日语中暧昧表达的使用数量以及使用频率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无法比拟的。本文将从其产生的原因和运用原则两方面论述日语中的暧昧表达,以期为商务人士语言交流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大量歧义语料的统计分析及歧义句与相关句式的横向比较,文章详细考察了歧义句的语用功能。本文认为:部分歧义句是一种信息双焦点句式,通过这种特殊句式,立体地传达出一个行为过程的前因后果及说话者的心理感受,在让听读者了解一个完整事件的同时也被说话者的心理情绪所感染;说话者要强调动作行为的结果并希望引起交际对象的注意,以期引起对方的兴趣或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了汉语中常见的偏正和述宾两种能引起歧义的句型,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作为因变量探讨在这两种句型中句子理解的策略。采用VB编程语言,对所选句子用移动视窗的方法进行呈现。实验结果表明:1在这两种句子中,被试的阅读时间和正确率均没有差异;2在这两种结构句子中,歧义词和解歧词反应时上均有显著差异;3在两种句型中两个歧义词之间的反应时差异非常显著;4偏正结构和述宾结构的句子在不同位置上的解岐词的反应时差异显著;5性别因素的主效应不显著,并且和句型之间也不存在交互作用。以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人们在阅读刚开始时就已经建立起句法结构,并且对句子的理解是整合的结果,但是对歧义部分的阅读却是即时的。  相似文献   

18.
模糊美是中国古诗语言的一大特点。翻译家在英译模糊的汉诗语言时甚感困难。本文分析了中外翻译名家英译中国古诗的不同译本,通过比较得出明确的结论:在英译模糊汉诗的时候.译语不能同样模糊。翻译家要尽力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并把正确传达原诗的意美放在第一位。诗歌英译的关键在于传达出原诗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知之”、“好之”和“乐之”是读者欣赏译文的三种:不同反映,也是翻译家不断追求使原文不断精益求精的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19.
艺术创造成功与否,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能否把心理距离安排妥当:距离太远,让人觉得不可理解;距离太近,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创造最理想的心理距离。所以,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既要能够制造心理距离,还要善于对作品进行拉近距离的艺术处理,从而为观者更好地理解、欣赏艺术的美感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的弹性空间决定了其翻译方法的多样性。文章以留白的概念为切入口寻求其与模糊语的契合之处,然后从理论视角深入探讨了留白与符号美学、接受美学及格式塔心理学三大理论的内在关联,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留白作为模糊语翻译的一种新取向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从虚实相生的角度提出了文字留白、符号留白及文字与符号相结合之留白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