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于1992年8月14日至16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第五次年会。我校朝鲜问题研究所、历史系和古籍研究所的10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了张保皋、新罗坊考证等古代中朝关系史课题,并实地考察了赤山法华院等历史遗迹。会议认为,自古以来,中朝关系极为密切,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连续不断,留下了经济文化交流史的光辉篇  相似文献   

2.
近代泰国和日本的改革是基于相似的历史进程和动因的 ,但两国改革后却沿着不同的道路 ,以不同的速度向前发展 ,以致今日的泰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如此大相径庭。本文将从两国在改革前的社会基础、领导者及指导思想和改革后的具体措施成效等方面入手 ,对泰国和日本的改革进行分析和比较 ,以探求导致两国改革的这种不同成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葬群的成功发掘为先秦中山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出土古文字的考释、考古实物的定性以及相关传世文献的重新解读成为学界一时之盛事。中山国的族属、相邦司马赒的身份、中山伐燕回师的时间等问题曾引发热烈的争鸣。  相似文献   

4.
今日之东北亚日益为世界瞩目,尤其是图们江三角洲多国经济区的开发问题,已引导起了世界众多国家的关注。有的中国学者认为:“渤海国把图们江一带推向了第一次繁荣昌盛。”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多样性统一在东北亚区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整体性的东北亚史何时形成?”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渤海国当为整体性的东北亚历史开始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宏观的东北亚史应当包括东北亚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个东北亚社会的最重要领域。笔者曾在《“渤海学”刍议》一文中提出一关于渤海国时期东北亚国际政治的总格局等问题。本文从宏观外将渤海国与东北亚史研究有关的几个问题列一个纲要,  相似文献   

5.
自1973年河北平山中山国墓葬遗物出土以来,久已湮没的先秦中山国史研究始蔚为热点。学者们从相关领域入手,深入探讨了有关先秦中山国族属、文字、器物、疆域、世系、政治军事制度及经济发展状况等诸方面的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先秦中山国史的研究工作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6.
胡宝华先生的《20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学著作编年》一书,2012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共收录了近百年来日本学界关于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相关学术著作1200余部。作者在书中以“章目提要”的方式介绍了20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为我们客观掌握原著的基本信息提供了可能。同时作者在编写此书时,审慎参考了大量相关书评,为入选...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与挑战,但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在2000年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步入老龄化进程中。通过对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和日本一样,具有相同的老龄化原因、快速的老龄化发展、沉重的养老负担。日本在过去40年中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的民族意识在两国交往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人翁精神"强调"自我"--公司是我的,"爱社如家"则突出"集团"--我是公司的;中国人为强调"自我"而"见义勇为",日本人因置身"集团"而"安分守己";"男女平等"的口号说明,中国妇女业已实现平等的"自我","夫唱妇随"则表明,日本妇女仍未脱离从属的"集团".  相似文献   

9.
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史的断限一般指“九·一八”事变之后至日本战败投降,即1932年——1945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曾向东北进行了多种名目的移民活动。例如:农业移民、林业移民、渔业移民、酪农移民、烟草业移民以及商工移民等,其中农业移民人数最多.对东北的农业经济影响也最大,故本文仅就农业移民的研究情况作以述评。史料的发掘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新修订的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并于2012年4月1日开始逐年实施新课程。我国现行的高中数学课程与日本新的高中数学课程相比,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有很多相同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精选课程内容;增加"研究性学习"内容;重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外来语,两种语言吸收外来语历史都很悠久,而吸收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彼此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外来语有其优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吸收、接受外来语的同时,要保持母语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2.
笔者简要分析了当前中日两国英语教育政策方面的现实情况,认为中日两国的英语教育既存在着共同点,也在不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中国英语教育急需的是宏观政策方面的规划和指导,而日本则需要的是针对具体教学问题的研究。对比发现,两国在许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都是使用汉字的国家.据说,汉字是公元4世纪末到5世纪初通过朝鲜传到日本的.虽然两国同是使用汉字,且字形很多是相同的,但经过历史的演变,目前两国通用汉字的形体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在日本政府1981年公布的<常用汉字表>和中国政府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的基础上,对两国现用汉字的历史演变、形体差异简单地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一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变迁。其中,经济条件、政治结构、地理环境都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在这样一个农业社会里,民族性格既有勤劳朴实的一面,也造成了稳定、保守、散漫的一面。政治结构是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这种政治体制严重压制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也造成家长制宗法制的泛滥。地理上的特殊性,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家,这种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是唯我独尊意识产生的基础。我们的文化一直处于“发散”状态,周边国家的…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的华侨学校里,教国语又教日语的教师,很头痛的一件事,就是中日两国的简体字容易搞错。小学二年级国语课《富士  相似文献   

16.
在前期的日本文化论研究中,日美两国学者都以日本人和日本文化为研究对象,但到了后期,美国学者突然转向日本社会、特别是特殊的结构,而日本学者却死守在日本人和日本文化方面。美国学者的研究目的是要揭露日本的特殊结构和贸易保护政策,扩大美国的对日出口,日本学者想通过夸大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来为特殊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寻找合情合理的理由,继续保持对美贸易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呼吁追寻和挽救传统乡村民俗文化的同时,发现都市中的传统民俗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给民俗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日本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首先在都市民俗文化存在的空间——都市及都市与乡村的关系、都市民俗文化的历时变化——都市化与近代化、都市民俗文化本身的范围等三方面实现了理论研究上的突破。我国在此虽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显然还存在概念模糊、理论零散等问题,从日本的研究成果中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对不动产征收必须出自公共利益的目的,法国与中国的规定并不具有原则性差别,但法国的不动产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调查等一系列程序,公共利益界定标准的确立以及司法权的有效介入等措施有效保障了不动产征收符合公共利益的目的.而我国不动产征收相关规定的欠缺,程序设置不科学与操作的不规范等难以有效保障公益征收的正当性,这些需要我国对此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近代企业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历史条件、引进技术行为、资金来源、经营管理、与银行的关系及政府政策等诸多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剖析美日围绕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而产生的利益对立,探索美日冲突的源流。 一 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帝国主义权益,是于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沙皇俄国而承袭的。日俄战争前的数十年间,俄国通过1896年中俄两国签订的《御敌互助条约》而获得在“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的权利;1889年3月,俄国又通过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及同年5月中俄间的《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获得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的租与权,租期25年。上述条约并规定在租借地之北,设立中立区。后来这一中立地区几乎包括了除租地之外的整个辽东半岛。俄国在条约中另获得修建南满铁路的权利,中国清朝政府并允诺在该路经过的地区,不将铁路利益让与别国,从而使东北南部成为沙俄独占的投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