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地球上只剩下一滴水,而我就是它……最后一滴水!我伤感地想着。我是最后一滴水,我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渗入某个伟大总统那已经苍白僵冷的嘴唇里,试图挽救他。可是没用啊,即使我渗进去了,他也不会站起来了……我愿意作为恩赐落在一朵早已干枯得不能再干枯的玫瑰上,然而,这简直是微不足道!可怜的花,它要我这一滴小小的水做什么?那么,我该去哪里呢?如此之大的地球,居然只剩一滴水。我去那片森林吧,尽管它已经碎了,死了,但它可以分担我的痛苦呀!在裂开的泥土上走,孤独地走,伤心地走,走向我的森林。可是,我还来不及进去,就被…  相似文献   

2.
收藏脚印     
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尾随着我走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每一个或隐或现的脚印,背后都有一个我的故事,都有一份纯真的回忆。我细心地把它们收藏起来,慢慢回味,我要把它们一一地烙印在心上,要一辈子记住它们,记住自己。在每个人五光十色的生活中,回首身后,一个个只属于自己的脚印向远方延伸,一直延伸到生命的源头,很清晰也很模糊……降临人世的那一刹那,我们在哭;刚学会走路时歪歪斜斜的身影;第一次上学路上的忐忑与不安;失败时的沮丧与无奈,成功后的得意与狂欢;分别时的眼泪与不舍……这都是那无数的脚印,清晰地呈现在你身后,正因为这些曾经地…  相似文献   

3.
九歌:梦想说得好听是理想,是抱负;梦想说白了忒现实,赤裸裸的血肉,赤裸裸的欲望,它等你走后温度急剧消失的苍凉,怕只是空候一回雷鸣不见雨的天空。那年冬天和前一个朋友分手,在广场上的雪地上走过,看着身后的脚印杂乱地在身后拖得太长,突然油生出一丝绝望,在掌心里握着的手怕她突然撒手握得更紧却仍然无可挽回。时光倒回处,多想问一句:小李同志,我们那微薄得可怜的希望在阳光下曝晒,你看得见吗?  相似文献   

4.
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做一滴水来看待,它的的确确就是一滴水。最初发现它的人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不是在玫瑰园中发现它的,而是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草茎的叶脉上发现的。那时雾已散去,阳光在透明的空气中飞舞。她在低头的一瞬发现了那滴水。它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阳光将  相似文献   

5.
泥泞留痕     
把脚印留在沙滩,脚印会被海浪带走;把脚印留在大路,脚印也只会在记忆里慢慢变淡。宽阔平坦的大道与风和日丽的随行,固然会使你的旅程舒恬,可一回首,却无法在岁月的旅程找到自己留下的痕迹。暴风骤雨,电闪雷鸣。在风雨雷电间穿梭体味行程的艰辛,让尘泥裹满裤腿,让汗水与泪水交织,一路走来,才会发现雨过天晴后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因为,泥泞留痕。也许有人会抱怨自己的辛酸,也许有人会艳羡他人的舒坦。可仔细想想,若不是那些痛苦的经历,那些迷乱的穿荡,又有什么来体现奋斗的价值,又有什么来证明奋斗的过程?珍珠的璀璨里闪耀着贝壳的磨砺,荆…  相似文献   

6.
十字路口     
一个僻静的停车场,一位清洁工人无意中发现了地上的一串钥匙,而它的主人正渐渐远去。他犹豫了一下,他在想他该怎么做,是偷车离去?还是将钥匙还给那位车主?就在那一瞬间,他做出了抉择。车主的背影已然消失,他拾起了那串钥匙,打开了车门,驾车离去。可是,他还没高兴几天,便遭到了通缉,接下来便是牢狱之灾。一个以悲剧结尾的故事,只在于他那理智与邪恶的较量,那一瞬间的抉择。如果他选择的是将钥匙交与失主,以解失主的燃眉之急,或许会得到失主的重谢,所得也来得心安理得,至少可避去不必要的麻烦。而他正如上文所说,自己快乐了几天,可最终仍然逃…  相似文献   

7.
脚印     
一串脚印留在铺满雪的山路你说你喜欢雪说,它的洁白可以掩盖一切你说你要去另一个世界说,那里的天好蓝好蓝白色的山谷里一朵殷红的花渐渐绽放我听说那是血在歌唱脚印@阳冰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幸福     
"小狮子问妈妈:幸福在什么地方? 妈妈说:幸福就在它的尾巴上. 小狮子于是追着尾巴绕了一整天,也没有找到他想要的幸福. 妈妈说:你只要一直朝前走,幸福就会一直在你身后."  相似文献   

9.
路的联想     
想来世界上与人最亲近的也许就是路了吧。从小到大,我们走过的路不计其数。路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平坦的大地上,有一条土块坚实、寸草不生的细线,那就是路了。前方有一个目标,第一个人发现了,他对那个目标充满着好奇与渴望,于是他踩着松软的土地走了过去。这一条路上可能有沼泽,有毒蛇,激励他向前的,惟有前方那个目标。他在前行着,却难以躲过重重潜伏着的危险,终于他倒下了。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行浅浅的脚印。又一个人发现那个目标,又看到了面前的脚印。他追随…  相似文献   

10.
灵猴之悲     
陈永林 《可乐》2008,(6):17-17
树木本有很多用途.最悲哀的是在尚未成材时被拔离泥土,成了棍棒。金毛猴一身金毛,在阳光下,锃亮锃亮。它体形魁梧,动作敏捷。屁股红得耀目,威风凛凛。金毛猴已成为猴王的有力竞争者。猴王老了,只是威势还在,一时还没有谁敢贸然向它挑战。它知道金毛猴早晚会向它挑战,一直防着金毛猴。它怎能甘心自己那几位美艳动人的嫔妃,成为金毛猴的宠爱呢?  相似文献   

11.
理解     
一个店主在门上钉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出售小狗”。这信息显然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一个小男孩出现在店主的广告牌下。“小狗卖多少钱呢?”他问道。“30至50美元不等。”店主答。小男孩将手伸入口袋掏出一些零钱:“我有2.37美元,请允许我看看它们,好吗?”店主笑了笑,吹了声口哨,一名负责管理狗舍的女士便跑了出来,她身后跟着5只毛茸茸的小狗。其中有一只远远地落在后面。这个小男孩立即发现了那只落在后面的一跛一跛的小狗,“那只小狗有什么毛病吗?”小孩问。店主解释说,那只小狗没有臀骨臼,所以它只能一拐一拐地走路。小男孩说:“就是那只…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吴虞文化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虞曾是巴蜀文化的一代精英。在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征程上,他留下过一串坚实而深沉的脚印,历历在目,清晰可见。但是经过几番烟云,几度春秋后,我们再继续沿着他人生的历程觅去,他留下的脚印愈来愈轻飘,愈来愈模糊,以致难以辨认,以致在爱智庐的烟花柳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吴虞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光荣史册上,记载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吴虞、周作人、刘半农,郭沫若等一批杰出的文化人物。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个人的因素,他  相似文献   

13.
千久喜 《可乐》2008,(7):8-9
所谓患难.就是把我们的心串起来面对困难。1997年,香港回归,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满是"欢迎香港回归祖国"的条幅和热闹的人群。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悄悄将手伸进前面一个女人的口袋。他很快发现跟在身后的我,转身凶狠地说:"臭丫头,你还准备跟多久?"我更加凶狠地回敬他:"你收买我.不然我就去告你。"师父教过我,抓到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4.
雷雨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曝晒在阳光之下。路边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柏油路软绵绵的,能踩出浅浅的脚印。一串汗珠掉下地,“吱”的一声,冒了一道白汽,就没影了。  相似文献   

15.
野草咏     
唐如璋 《老友》2008,(6):25-25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鲁迅你拱破冻土,向人报告春的信息;你伸张双臂,迎接第一声春雷。伴随春的脚步,你来到荒坪,攀上崖壁;在阳光照耀的地方,处处有你的芳迹。你紧搂母亲的胸脯,岂嫌石罅的窄小,荒漠的贫瘠?你眷恋故乡的泥土,管它路边的冷落,深谷的  相似文献   

16.
抓螃蟹的渔民往往会携带一只形状为头小肚子大的竹篓。捉到第一只螃蟹后,他们会把它放进竹篓,用盖子盖严,以防止螃蟹逃走。捉到第二只螃蟹以后,渔民把它放进篓里后,就不再盖盖子了。这是为什么?原来当一只螃蟹独自关在篓里时,它就会用那有力的大钳子攀援而上,用劲顶开篓盖,顺着  相似文献   

17.
一位怀才不遇的年轻人在为梦想而奋斗的路上,屡次碰壁,困惑之下他向一位智者请教:“您能否告诉我,我怎样做,才能成功到达梦想之巅?”听了年轻人的话,智者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用一张纸叠了一只小船,将它放进了小河。小船在河里漂着,不喧哗、不急噪,借着水流的动力,静静地向远方飘去。途中,灿烂的鲜花向它次第开放,阳光下飞舞的花蝴蝶向它频频招手,可它不为所动,湍急的水流冲得它几乎倾覆,可它从急流中突围出来后,依然不畏艰难,执著地默默前行……智者指着那只远去的小纸船问年轻人:“从这只小纸船,你能联想到什么?”年轻人茫然地摇摇头。智者继续说:“人的一生,面临的诱惑太多了。在一个人为梦想而奋斗的路上,会受到诸如金  相似文献   

18.
一片向日葵,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站在最后一排角落里的,总是长得最高,因为,如果不高,它就会淹没其中,得不到阳光的沐浴。没有人能提供帮助,它只有靠自己不断地成长,才能求得到同样的阳光。其实,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的繁衍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蝉从深厚的泥土里钻出来,没有领路人,只能凭自己跌跌撞撞爬过草丛,寻找树木,攀爬上去。背部撕裂的苦痛没有谁能帮它打上止痛剂。  相似文献   

19.
快乐老头     
镇上有个老头,开着一家快餐店。忙时,走店串堂,有说有笑,幽默风趣;闲时,一张报纸一碗茶,津津有味,一脸阳光。那爽朗的笑声,乐呵呵的神态,好像一尊笑佛,人们因此都叫他“快乐老头”。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记号     
罗西 《可乐》2008,(5):38-38
一个年轻人嫌弃母亲老迈无用,只会浪费粮食,打算把母亲丢在深山里,让她自生自灭。他背着母亲,往深山走去。每次趁儿子停下来休息时,母亲就在树上留下记号。年轻人看见,很不高兴。他问母亲:"你留下这些记号做什么?还想偷偷跑回家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