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商作为中国商业文化的真正源头,却长期为人所忽视,相比较其他的商帮文化,豫商文化在历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商业特性,如:诚信经营、扶危济困、爱国情怀等。豫商文化及豫商商业特性的养成离不开传统而深厚的中原儒家文化以及中原文化与豫商文化的和谐融通,当下,新豫商文化的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宁波商帮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宁波市区三江沿岸的商帮文化旅游资源较为集中,把宁波商帮文化和水上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旅游线路,不仅能大大丰富都市旅游的内容,为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同时也是展现宁波"东方商埠、时尚水都"都市形象的有效载体。文章通过对宁波市区水上旅游开发的条件分析,从市场定位、水上旅游线路、游船码头以及配套支持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都为最大限度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广西科技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成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典范。本文从这三个场馆入手探析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作为商帮文化而言,粤商不怕出身低,更不畏惧创业的各种艰辛,可以将他们的成功之路概括为自我生存发展壮大的"自生"文化:第一,"寄生"属于寄于生存的磨练阶段,砥砺人生的种种成就大事的优秀品质;第二,"寄生"之后积蓄力量成为创业发展的新生阶段,这是打造商业成功与否的必经之路;第三,是能否将事业做大做强,这就是商业运作顺畅、良性发展的"强生"阶段;还有就是商家所期待的长久持续发展的阶段,获得永葆商业永续发展的"长生"态势。这就构成了粤商发展四部曲的"自生"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5.
以宁波史上《英话注解》(1860)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洋泾浜英语文本中各门类、词项和句子等语言要素所体现的标音文化特色,海洋文化和商帮文化特色,该文本在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承传播,商帮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也可为现阶段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商"是中国一种传统而古老的职业,士农工商,尽管商为四民之末,但中国历代都有很多有作为的商人,如子贡、范蠡、吕不韦等,他们都曾或多或少地影响过历史.商业文化也随历史的滚滚车轮在辗转相传中不断弘扬光大,商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将地域特性和不同的人文风骨融入商业文化中,就使商业文化具有了地域特点.著名的徽商、晋商,近现代的宁波商帮等,都因为其强烈的人文和地域特点成为典型的商业文化代表.  相似文献   

7.
近代上海商业的兴盛与海派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派文化曾在近代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所反映出的主要特征,均与近代上海商业的畸形发展和社会的商业化不无关联。商与文的紧密结合,使近代海派文化一方面具有灵活多变与务实创新等不断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浓厚的商业化色彩。在认识和评价近代商业发展对海派文化的影响时,也应对这两方面均给予充分的重视,否则将会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8.
探讨商帮概念及发展情况,并从六个方面阐述京商的特征.特别强调,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应建设一种能适应未来需要的新的京商文化.  相似文献   

9.
"晋商"专指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为明清十大商帮之首。晋商倡导"学而优则商"观念,优秀学子将商作为本业,开创了中国传统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格局。"学而优则商"观念的实质是崇商、重商,是传统思想与三晋大地的自然、经济、历史因素高度契合的结果。它架起了传统文化的底蕴、精髓与商业行为、商业伦理有机融合的桥梁,进而锻造了熠熠生辉的晋商群体和晋商文化,是儒商精神的典型代表。晋商对儒家传统经济伦理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形成了独特的义利观、诚信观、勤俭观,是优秀的商业文化遗产。研究此观念,不仅有利于弘扬晋商文化,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对明清时期的潮商商帮治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潮州地区强大的宗族文化和宗族地域化使得潮商具有宗族主义和同乡集体主义这两种信念,从而选择了一种综合血缘宗族和地缘同乡特点的商帮治理制度。此外,潮商通过宗教信仰、祠堂、庙宇和会馆组织来加强自身的文化信念,进而维持和稳定商帮治理制度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商业文化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包括消费文化和生产文化两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构造、生活意识,以及思想行为、价值观念之中。当今商业文化在传统文化解构及现代转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精神文明得以实现的现实手段。商业文化本身多元取向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变迁中并不总是积极的,这就需要加强引导,使之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犹太民族在历史交往中广泛地吸收了其它发达的文化,形成了犹太民族的文化特征,使犹太文化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特别是犹太民族精于理财的商业特征,更是在长期历史交往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龙游商帮文化的“可视性”旅游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商帮以一县之域跻身于明清时期的“中国十大商帮”之列,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将这一商帮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并开发成可视性旅游景区,是龙游旅游文化之神韵,也是龙游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文章提出了以“鸡呜山民居苑”为载体,以龙游商帮文化为文化主线,打造“浙商故里”旅游品牌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扬州地域文化特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地域文化都因此呈现出农业文明的厚重垒积之状。但是,扬州区域历史文化却是一个例外。扬州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形成了奠定在市场基础之上的商业消费城市,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了扬州先民的文化创造。它的城市文化性质与乡土中国的农民文化背景反差如此之大,所以难免被传统社会目为怪异,并迭遭传统文人的指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域构成部分,历史扬州商业性的城市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现代性因素,是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化的内在根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略论明清晋徽商人才选拔制度与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徽商帮是中国明清时期驰骋商界的两大商业群体,它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其人才选拔制度密切相关,同时,不同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两大商帮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文章运用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对明清时期晋徽商人才选拔制度与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二者不同制度选择的原因,及其对商帮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传统闽商文化下青年闽商发展方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商乃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伴海而居的闽商有着优秀的闽商传统和独特的文化。本文通过辩证分析闽商传统文化,由此试图探讨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受着深刻闽商文化影响的青年闽商的发展和变化,并针对这些变化中还需完善之处对新一代闽商的发展方向做初步的探讨。当前,闽商应该做到重视管理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企业;重视品牌建设;实现强强联合,走国际扩展路线。  相似文献   

17.
商业街:中华商业文化之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业街是中华民族在商品流通领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千年的产生、发展、演变,为我们呈现出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商业及其文化的历史画卷.商业街作为城市商业发展的载体,成就了都市商业的繁华,造就了富有地方都市特色的商业文化.为我们今天的城市商业街向国际化迈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各大城市的商业步行街在规划设计上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主要由中国商业景观设计文化上的滞后造成的。因此,我国目前的商业步行街的建设与改造应遵循文化性与商业性并重的原则。这种文化性不仅要凸显地域的历史与文化,更重要的是还要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文化,将传统文化与城市特点、现代设计理念,以及商业目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由于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比较短,市场交往、文化积淀、商业交易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诚信不足的问题,且相当严重。本文正是在这一视角下对中国民营企业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民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民营企业的诚信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背景。文化与教育历来都是互相传承,互为影响的。所以,从文化发展的高度重新思考中国教育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与主线,是随文化的发展而互为促进,共同进步的。随着不同历史文化的出现,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特点。在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共同发展中,历史地选择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