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释“之”     
“之”是个多义词,但究竟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各家说法却不一致。刘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种,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列出二十九种,杨树达的《词诠》举出十二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指出七种。对于文句中“之”的解释,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对同一情况下的“之”,也会作出前后矛盾的解释。例如“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说是连词,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有的说是句中助词,“宾语倒置于外动词之前时用之”(见《词诠》)。又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的释“之”为“到”(见王力《古代汉语》),有的释为“是,这样”(见《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谢芳汀 《社区》2005,(2):30-32
乞丐:大都市的一道风景尽管在国内早被灌输美国“贫富差别大”的说法,但我到了纽约,对一边钟鸣鼎食、另一边冻死街头的强烈反差还是会感到震撼。乞丐就像长在路边的电线杆,在纽约市随处可见:有的醉卧街头,有的独行公园,有的见人乞讨,有的自得其乐……在美国,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乞丐,有年老、残疾的乞丐,也有靠劳动谋生的乞丐——他们无非是想过“另一种生活”。比如装扮成“雕塑”人的乞丐、颇有水准的街头艺术家,甚至见过一位会吹“义勇军进行曲”的小号演奏者。当然也有“强行要饭的”。纽约市警察局曾经在一些场合逮捕“强行要饭的”,不听…  相似文献   

3.
在“复变函数论”(简称“复函”)中,多值函数的支点与分支是一个小问题。但对初学“复函”的人来说,却又是一个首先迂到的新概念,倘若弄得不清楚,就对进一步学习有影响。而一般的“复函”教材或参改书又往往忽略这个问题,有的不讲.有的讲得很简略,从而使它成了一个难点。根据我的教学体会,若要讲得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应该  相似文献   

4.
<正> 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发展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的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提出的“不平衡”是普遍规律。有的认为“不平衡”不是普遍规律,而是特殊规律。认为“不平衡”是特殊规律的又有两说:一说“不平衡”是阶级社会的特殊规律,一说“不平衡”是剥削阶级社会的特殊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过时。有的认为“不平衡”根本就不是一个规律,而只是一种“现象”,或一种“关系”。后来,又有人持折衷看法,说“既平衡而又不平衡”是规律。我以为,这些意见都难以反映人类社会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一、选项课是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学生选项这种教学形式在80年代后期就已产生。时至今日,已被越来越多的院、校广泛采用。然而,各学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却不平衡,有的学校尝个“鲜”嫌它在分班、统计成绩过程中的繁琐而就此搁浅,有的理工学校因班级学生实习频繁,影响了教学进度,只好“忍痛割爱”;也有的学校克服困难、在不断地实践、摸索的基础上日趋完善,而坚持不懈。怎么说  相似文献   

6.
<正>《荀子·劝学篇》里有这么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对其中“参”字的解释,向来是见仁见智,争论不一.有的人认为是“参验”之意;有的人认为“参”同“叁”,也就是“三”,有的地方干脆两种解释都采纳,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诗文译注》就这样讲:参:检验.一说解作“叁”,读“san”,与“三”同,泛指多次,亦可通.那么,苟子用“参”的本意何在呢?作为语文教师,是否能把这两种解释都教给学生呢?大凡人们写文章,遣词造句,总要准确地表达某一确定的意思,绝不会模棱两可.因此,“参”在这儿,或者解作“参验”,或者解作“三”,二者只能取其一.笔者认为,此处只有“参验、检验”才是正确的解释,把“参”解作“三”就不符合当时“参”“叁”假借的一般规律和作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物质和相互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有物质就有相互作用,在自然力的作用下,物质总会凝聚成自在实体,这是不需要人参与的自然过程,人参与的过程即是自在实体转化为现象实体的过程。“自在实体”与老子的“道”或“无”属同类概念,但比“道”、“无”概念精细。道可道,非常道。现象实体是可道之道。  相似文献   

8.
“活得太累”,这似乎成了现代人的一句口头禅。其实,许多人说的累,倒不是身体的疲乏,而是一种心累。说得更确切一点,是为那得不到的,或根本不需要的“劳什子”而烦神。因为,生活中让人不满足的事太多太多;有的人嫌自己没当上什么官,抑或嫌官职小,不满足;有的人嫌自己拥有的财富不够多,不满足;有的人嫌自己的工作太累,太苦,不满足;甚至有的人认为相貌不如人,也不满足……总之,有千条不满足的理由。其实,人有饭吃就饿不死,有衣穿就冻不死,有房子住,就不怕风吹雨淋……可人哪,有了粥吃,就想白面馍馍,有了白面馍想吃肉,有了肉又想酒;有了一间房…  相似文献   

9.
《汉书》问世后即称难读。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汉书》,吸收了前人研究该书句读的成果,并有较大的提高。但标点古籍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汉书》卷帙浩繁.要求尽善尽美就更难了。况且,其中还有见仁见智的问题。现在我谨将平日发现该书标点不妥的例子选取一部份,分类说明,以就商于点校者。 一、当断未断之例 (1)《卫青传》:自是后,青日衰而去病日益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2488页) 上古汉语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绝无后来“去看戏”、“去找某人”之类的趋向动词用法。故“事去病”前的“去”字后面应加逗号。 (2)《郦商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若寄父为功  相似文献   

10.
说“赞”     
“赞”字之义项较为复杂,历来训释亦多有分歧.从“赞”字义项构成入手,结合对与“赞”有音义关联的“见”“(蔫)”“荐”等字的考察,认为“赞”实际上与音“贤遍反”的“见”相对应,这是古汉语的一种清浊交替的语法现象.“赞”的引见之义,是“见”的尊卑相见之义的进一步引申.“赞”与“见”实际上构成同源关系,“赞”的引见之义,通过假借赋予给了“薦”,而“引荐”之“荐”取代“引属”之“薦”也是通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我所住小区的路上,有一段100多米长的围墙,下部砌砖,上部是钢筋装饰的铁栅栏。有些居民为图方便走近路,就在围墙中段将钢筋扳断,硬是挖出一个空当,每天就从这空当中爬进爬进。时间久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这条“捷径”了,连围墙内外的绿地也被踩出了路,有的居民外出购物回来,拎了  相似文献   

12.
从认识与对象的关系角度看,实践就是“自在之物”。实践与“自在之物”都是认识的来源,都与认识既存在重大区别而又不可分离,都是自在的、自由的,都可以表现为道德实践活动。但仔细分析实践与“自在之物”又确实存在重大差异:“自在之物”与现象原则上是不同的,但实践与认识却是统一的;“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实践却是可知的。面对同一对象认识活动却产生了迥异的认识成果,其原因在于:是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还是以辩证思维方式看待这一对象。在实践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从认识论角度以否定性的辩证思维方式扬弃了康德“自在之物”思想,开显出了“自在之物”的生活实践本色。  相似文献   

13.
郑明芬  张静 《社区》2010,(7):57-59
在美国,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因为居无定所而露宿街头,成为了“无家可归的人”。他们有的自得其乐,有的见人乞讨,有的醉卧街头,有的深受“毒”害,有的孤苦伶仃,有的甚至在广场聚集露宿,“无家可归者”像城市里的电线杆一样无处不在,原本干净整洁的广场变得臭气熏天、犯罪猖獗,成为了城市的污点。  相似文献   

14.
《异苑》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笔记小说 ,久受重视。中华书局刊出范宁先生校点本 ,甚便读者。由于此书向乏善本 ,可资旁证的参考材料也不多 ,校点尚有可商之处。本文针对标点方面存在的“当断而不断”、“不当断而误断”、“句号逗号不当导致层次不清”、“叙事语误为引用语”等四类问题分别举例并提出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15.
《马氏文通》“断词”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马氏文通》中的“断词”是指介于起词与表词之间的“为”“是”“非”“即”“乃”诸字。它是一种句子成分 ,而不是一种词类。它同起词、表词一起构成“起词 断词 表词”句式 ,可以把“断词”看作是与表词相对的“坐动”即谓语动词。“断辞”同断词的意思完全相同。“决辞”有 5种意义 ,其中只有一种意义与断词相同。“决词”少见 ,其意义较为含糊。  相似文献   

16.
夏日炎炎,街头飘来忽去满目彩裙,搅起阵阵凉爽,凉你凉我亦凉他。“夏日是女人的。”一男性公民感而慨之:“单这裙子,就能摇曳出许多种美。” 我哑然失笑。 禅宗有句偈语:“左一布袋,右一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亦庄亦  相似文献   

17.
“互文”是文言文中常遇到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修辞方法。所以称它“互文”,就是句子中两个词的词义互补补充,把各举一边而省略的部分前后互相补充,构成一句完整意思的话。譬如《木兰辞》中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象这样的句子,如不懂得这里有一种互文现象,就会把它讲成“将军身经百战,全都战死了,而壮士出征十年(或多年)终于活着回来了”。这就必然酿成笑话。如果懂得:“将军……壮士……”句中有“互文”现象,就会这样正确地解释:“有的将军、战士身经百战而壮烈牺牲了,有的将军、壮士出征多年终于凯旋而归了。”这样讲解,于情合,于理顺。由此可见,我们读古文掌握了文言文中的“互文”现象,便能文从字顺,把文章理解得合理。  相似文献   

18.
在拙稿《超越,小说的重要品性》(载《芙蓉》1988年第2期),笔者对小说的超越作了初步的论析,但自感接触实际较多,而理论上的界说不甚精确,特再撰此稿,以作补充。我们所讲的“超越”是借用康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康德哲学中,“此岸”指经验界限之内,“彼岸”指经验界限之外,“超越”指越出经验界限之外,因此“超越”又叫做“超验”。康德认为,感觉以外的物质世界(自在之物)是客观存在的,它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感觉;但我们通过感觉只能认识它的现象,不能认识它的本来面貌(自在之物)。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有一条原则的界限,一条鸿沟。  相似文献   

19.
方块汉字基本上属于表意文字,它是以独立的符号来记录语言,来代表和表达各个不同概念的,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形,代表同一概念,同一音节,往往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和结构,这些代表同一概念和音节的不同书写形式和结构,我们就称之为“异体字”.异体字从来就存在,我们从现在见到的汉字最早形体——“甲骨文”、“金文”中,就发现有大量异体字.甲骨文中有的异体字,如“羊”字竟多达四十多种书写方式,由于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须臾或缺  相似文献   

20.
去年10月30日上午,笔者路经广州火车站,见一位50多岁的断足老头,脸孔扭曲,涎着口水,拦住过路人要钱。在其旁边不远处,有一名满脸横向的壮汉相随。如果被拦者不给钱,残疾老头就缠住不放。这时,那位大壮汉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保护残疾人的名义,挥拳咆哮,向人强硬索要,直到行人掏出钱来,才免遭拳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