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明史·兵志》作为人们研究明代军制时经常征引的基本文献之一,其成文过程亦不容忽视。与整部《明史》的成稿过程一样,该《志》自康熙十八年至乾隆四年,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纂修。其阶段性的成果分别是万斯同《明史·兵志》、王鸿绪《明史稿·兵志》、张廷玉《明史·兵志》。  相似文献   

2.
顾育豹 《中华魂》2008,(3):34-34
1962年,周恩来率陈毅、陶铸在广州召开了戏剧创作会议,为一大批受委屈的作家、艺术家平反,白刃也在其中。被禁锢的话剧《兵临城下》解禁。创作于1959年的话剧《兵临城下》是描写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之时,困守孤城的蒋匪官兵在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人民解放军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122名特种兵的应激状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兵龄长短不同,应激总分、心理应激分和生理应激分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列兵(一年兵)的生理应激分显著高于上等兵(二年兵)和士官(三年及三年以上兵);不同文化程度特种兵的应激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还表明,特种兵的生理应激水平与其训练成绩之间存在着较高的负相关,生理应激水平越高,其训练成绩就越差.  相似文献   

4.
兵毒,因电视剧《士兵突击》引发的大规模中毒现象。兵毒的发作始于2006年12月《士兵突击》在陕西电视台青春频道的首播,此后一年的时间里,在整个中国逐渐蔓延,甚至波及海外。兵毒让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纯粹与美好的内涵,电视剧中的军营被认为只是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5.
在讨论曹魏西晋民屯和军屯租率时,往往有引用晋傅玄奏疏作为依据的。其实,傅玄上疏在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而民屯早已在魏咸熙元年(264)和晋泰始二年(266)由当时政府下诏废止;而且,奏疏中明确指出,屯田的对象是“兵”、“士”、“佃兵”或“兵作”。因此,傅玄疏中讨论的田租率,显然不是指民屯。  相似文献   

6.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仓促撤退,日本关东军占领了沈阳兵工厂。在日本关东军14年的管理下,奉天造兵所成为一座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兵工厂,生产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用于扩大侵略。奉天造兵所的产能极大地适应了日本扩大战争规模的需要,造兵所也彻底沦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奉天造兵所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生产,给中国抗战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清代新疆兵屯的叙述和研究,前人作过不少工作。但是,大部分人只是从兵屯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作用上着眼用力,而对其内部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在经济方面往往是得不偿失,却不大触及,对兵屯向民屯的发展和演变,更很少作深入研究,而这恰恰是兵屯发展的方向和演变的必然归宿,也是清朝在新疆统治能够坚持到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利用军队在新疆屯田(史称“兵屯”,亦称“军屯”),以保证驻军和其它方面对粮食的需要,是我国历代中央政府统治新疆所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早在西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兵地关系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该文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利用所构建的兵地关系协同发展模型对兵地关系作协同性分析。实现兵地关系的协同发展,必须加强兵地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兵地制度化的协调互动机制,积极推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兵团城市与城镇(区)协同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兵地融合经济,努力探索兵地协同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9.
魏晋都督制形成于建安年间,到黄初元年正式确立。关于魏晋都督将军所统之兵,以前史学界存在不同看法,认为都督将军非地方官,故不带地方兵。然而,地方州郡兵应属于中、外军中的“外军”,故都督将军所统之兵含中央驻屯军和地方州郡兵。  相似文献   

10.
我校2012届毕业生共3 511人,毕业生总数较上届增加489人,增幅16.2%。截止2012年12月30日,毕业生就业率达98.2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面向基层就业人数、预征兵人数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就业人数均创历史新高,预征兵网络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位居省属本科院校之首。  相似文献   

11.
伏奕冰 《南都学坛》2011,31(6):135-136
<正>一、兵书(兵家)的起源《汉志》云:"兵家者,盖出于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根据《周礼》的记载,夏官司马,是掌管军政的军官,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沿置。兵家很有可能起源于这一类官员。《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宋子罕之语有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徳也。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可知古人对兵的作用认识很深,国不可一日无兵。二、先秦时期朦胧的兵书(兵家)分类(类别)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陈述了刑徒兵的运用范围,分析了刑徒兵广泛运用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并论述了刑徒兵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胜、吴广起义埋葬了秦王朝,继之而起的是刘邦与项羽争夺全国统治权的角逐。“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刘邦)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①。经过五年(公元前206年——前202年)浴血奋战,兵寡力弱的刘邦居然能消灭劲敌项羽,开创统一的西汉王朝,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由于战争指导双方抱有不同的人才观,执行相反的用人政策,使得汉军能够适应而楚军无法适应这场战争的特点,从而导致刘胜项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兵”字的本义是什么?许慎说:“械也。”何为“械”?段玉裁注曰:“械者,器之总名。器曰兵,用器之人亦曰兵。”(《说文》第三卷上) 后人多承许氏所说,把“兵”的本义释为“兵器”。如《集韵》:“兵,械也。”《玉篇》:“兵,械也。从斤;斤,兵  相似文献   

15.
宋朝军队,分为禁兵、厢兵、乡兵和蕃兵四种。蕃兵即藩兵,意为藩篱之兵,系编组沿边汉化较深的少数民族人民以为防守边境的武装力量。关于宋代蕃兵,似乎很少有人加以探讨。本人不揣学识浅陋,仅就读书所得,对此作一考述,舛误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6.
“大武辟兵”戚为1960年在荆门市车桥战国墓出土的一件铜兵器,因器上铭有“大武辟兵”四字,故名。这件铜戚全长22cm,内长8.3cm,宽5—6.8cm。“大武辟兵”戚的正反两面铸有一个相同的图像,一神人左脚蹬月,右脚踏日,胯下  相似文献   

17.
东汉末季之家兵与世兵制的初步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末季之家兵与宗伍有联系更有区别,二者不可混同.当时的家兵有两种类型,即豪强地主之家兵和统军将领的家兵,他们都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及政治环境下的产物.汉末家兵的数量,开初约三至四万人左右,后来由于统兵将领把国家军队私家化,加之其大量招募和收降,实有家兵远远超过这个数据.对这些家兵给养的经费来源,存在多种情况,或由主人私养,或豪富资助,但主要是靠政府的财政支拨和就地筹措.随着家兵职业化的加固,人身依附关系增强,世兵制也就首先从家兵中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8.
论雍正、乾隆时期汛塘制度在云南的发展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雍正、乾隆时期对兵防的二次调整,云南的汛塘制度有了较大变化:分布于汛塘的绿营兵成为整个绿营兵的主要部分,汛塘、汛塘兵丁都由清初的以云南腹里发达地区为分布中心,向着腹里发达地区、腹里欠发达地区、边疆地区均衡分布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乾隆三十五年后以边疆地区为分布重心的态势。这一变化,标志着清王朝对云南的统治已深入到了边疆和山区,极大地促进了云南,尤其是边疆和山区的经济开发、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灵武市的临河镇,有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堡垒,其建筑体系令人叹为观止,它的名字叫红山堡藏兵洞。红山堡藏兵洞位于刀削斧劈似的大峡谷上,建于明朝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据史书记载,红山堡最多驻军达1251名,设守堡将军一名,领烽堠八墩。红山堡土筑城垣,周约1里有余,仅有东门套着瓮城,瓮城门洞由石砖垒砌,如今依然坚固。而神秘莫测的藏兵洞位于峡谷的两侧,并与长城、城堡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神秘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评价元稹时,“消兵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元稹在《连昌宫词》中有“努力庙谋休用兵”的思想,力主“销兵”,因此后人多把李唐王朝因“消兵”失策招致河北兵败归罪元稹。关于这场“消兵”的千年公案,史书记载云:穆宗乘章武恢复之余,即位之始,两河廓定,四鄙无虞。而倪与段文昌屡献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