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是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来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分析框架问题。认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存在着主观性与客观性、真理与价值、问题与主义、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的多重的两极之间的解释张力,这为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如何被诠释的提供了有效的诠释视界。  相似文献   

2.
姜宏波 《理论界》2006,2(12):24-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而“一个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态的相互衔接,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实历史。”〔1〕两者内涵丰富,辩证统一,充满着翔实的哲学意蕴和不可分割的相互统一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一种解释学的实践形态,实践解释学的分析性范畴严整而有序地勾划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部机理.其中,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产生的"效果历史",面对的"理解距离",针对的"应用问题",遵循的"对话逻辑",开展的"视野融合",到最终实现文本意义的"具体化",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客观依据、现实起点、逻辑基础、实现方式和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4.
王淑萍 《河北学刊》2007,27(2):18-21
当前学术界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中,存在简单僵化、任意比附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以及"现实"理解的失误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应为暂缓"结合",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重新定位传统文化、深刻了解当代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再谈所谓"结合、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新文化运动到毛泽东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到内在的中国化的历程.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无不透射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以寻求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为出发点,李大钊坚持"求真"的方法论原则,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的辩证思维、民本思想、义利观和革故鼎新精神,立足工农群众的实际,以发展生产力和走共同富裕道路为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其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问题的思索轨迹.  相似文献   

6.
李建勇 《学术论坛》2006,5(10):9-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三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双向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项崇高而长期的使命.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笔者以为,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着力把握三个方面要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立足点是中国社会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是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要求是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要实现其中国化,直接关系到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之富有,反映了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在中国能否实现真正的中国化,这离不开中国社会历史主体对它的科学解释.鉴于此,文章将立足科学的解释学视野对如何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曾祥云 《社会科学》2021,(10):136-14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偶发事件,也不是空洞口号或抽象符号,而是有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作为理性认识成果的马克思主义,不论从知识形态、认识功能还是思维特征来说,它提供的事实性认识都不能满足现实实践的需要,因而不能直接指导中国实践。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对实践活动发生作用,就要将其转化为中国实践所需要的应用性认识、转化为中国实践目标,并进而转化为中国实践方案,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因此,作为一个认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不辩自明的"公理",它内含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根本遵循,才能科学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正确性;只有从政治性解读回归学理性阐释,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回归正途、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仇小敏 《兰州学刊》2010,(10):2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的新特征,与时俱进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好地发挥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解决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绝不停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
哲学教科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独特产物。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使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历史中获得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认知,而且在于以独特的方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哲学的教科书时代。哲学教科书及其教科书哲学所构造的解释原则,曾经在哲学的普及工作中造就了哲学的辉煌,也曾在自身所固守的知识论逻辑中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形而上学的终极。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视域中再度追问这个问题,就成为当代中华民族构建自身哲学的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程、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开放性。它们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贡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尔勃 《社会科学》2006,2(1):164-171
“文化”、“民族”等语汇的多义性和多向性,往往使得文化批判或民族主义成为左中右各派力量操控利用的权力话语。在实际运用中它们往往变成充满歧误、悖谬的场域。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的出色描述使我们深感此中的吊诡意味。当代种族、宗教、文化冲突愈演愈烈,后殖民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等理论盛行一时映射出现实的深切渴求。广西自古以来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态势由此便突显出现代意味:壮族文化的“重生”、“崇智”、“广纳”的文化根性能否为深陷文化冲突而不能自拔的人们提供某种方剂或示范?在文化边际地带常常形成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态势是否表明其间存在某种类似生态学的“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机制”?这些问题的解答不能仅仅依赖后结构主义的话语理论,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身份视角或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化多元观念。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展望,在衡量民族文化上常常彼此对峙的进化论尺度和形态论尺度都应该被一种更深刻的具有历史意味的哲学人类学尺度所统摄。马克思从“自然人化”出发指明了这种尺度的根基,列宁的“一个民族两种民族文化”的经典论断是对这种尺度的现实运用。只有从人的现实解放这一根本立足点出发,我们才有可能从这种理论的迷团和现实的荆棘中开辟出真正的坦途。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也是其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永葆生机和活力,不断被发展和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已分别产生了四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大理论成果是分别在不同历史条件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主题的产物,但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虽具有不同的实践内容、探讨主题和侧重点,但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都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包含的基本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时当地的实际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要求,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今天理解社会主义的模式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基于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的理论.人道派从哲学人本学维度,提出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生态派从社会学维度,提出生态主义社会主义;分析派和后马克思主义,则分别从经济学与文化学维度,提出了分析的社会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社会主义.各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虽然内容不同,但又具有共同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兴起。20多年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整体成果而言,对文学现象以及不同国家、地区的华文文学,特别是海外著名的华文作家作品乃至流派的各种比较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对海外诗学家的研究却相对不足。目前,学界对国内为人所知的刘若愚、叶维廉、叶嘉莹等海外华人诗学家的研究不太多,因此,对他们的理论、批评等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现象进行研究,总结其经验,对比较诗学、中西文学及文论的研究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加拿大籍华人女学者叶嘉莹是国际知名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  相似文献   

18.
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学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诠释学思想,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界所关注的"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等命题中,而且更直接地体现在他对理解之蔽的形成与诠释学距离之间的密切关系所做的分析之中.他通过对"念虑与表达"、"文本与事理"以及"读者与作者"等诸种诠释学距离的细致分析,深刻地剖析了理解之蔽的形成机制,为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正确处理读者主观性与作者主观性之间的张力,以达成对文本作者原初意图的准确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公共性视野中的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具有历史性、主体间性、生成性、批判性的特点,公共性视野和方法改变了民事、观念的合法性根据,即任何未经批判性讨论的先验设定都是非法的.在公共性的视野中考察普世价值问题,即会发现,不仅任何被揭示的普世价值都可能只是一种存在假象的普世价值观,而且"普世"的"世"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在公共性视野中,普世价值可区分为底线的普世价值、现实发现的普世价值、远未生成的普世价值三个层面.对于不同层面的普世价值,我们应该有不同的态度.而共同的态度就是坚持公共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王振林 《文史哲》2005,4(5):124-128
各种不同流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阐释、改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由于不同的哲学语境与方法论的差异,从而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场域中的哲学改造与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考证与解读,及由之产生的对其著作前后期关系的争执与异见;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否定与改宗;三是基于不同的哲学观,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主题的修正与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