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 中介是不同事物的居间联系环节,中介概念表征着不同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或联系的间接性。中介是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在一事物的内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又可以在两个相关事物之间存在。这个环节联结着运动着的相异的两方,使之具有不可否认的同一性。用这个观点去具体地分析当代美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就可以发现许多居间的环节远没有被我们重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和系统方法及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事物的普遍联系是物质世界、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的特征。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系统性。关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过去人们对它研究得比较多,而对事物联系的系统性则研究比较少。近些年来,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在逐步深入。本人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介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特征,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中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这一地位,是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一、中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客观辩证法告诉我们,现实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而中介与联系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联系和发展的重要机制。具体来说,这是因为: 1、中介普遍地存在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或者说,任何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离不开中介。黑格尔的“科学是圆圈”的思想就指出。“科学圆圈”是由“中介把末尾绕回到圆圈的  相似文献   

4.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转化论,一矛盾向另一矛盾的转化是一个发展过程,遵循着一定的客观程序。这就提出了中介在矛盾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矛盾之间是怎样实现转化的研究课题。 矛盾之间的中间环节和矛盾转化钓过渡环节 辩证法看来一般地说,中介就是事物或范畴之间发生间接联系的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它标志着客观世界不同事物联系的间接性。如经济基础就是作为连接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两端的中介,就是两者联系的间接性的标志。因此,就广义而言,即就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说,中介就是事物间接连接的媒介。就狭义而言,即就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说,中介是指对立两极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由于暂时的均势而形成的特定的过渡阶段或环节。在这个阶段或环节上,对立两极相互融合,矛盾通过这种融合状态实现转化。矛盾转化的中介正是在这种意义下说的,如青春发育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化的过渡阶段,猿人是森林古猿向人转化的过渡阶段,等等。 任何统一物中都包含有许许多多的组成部分或环节,是一个具有多种差别的复杂关系。在诸多差别关系中,对立两极则是矛盾统一体中最本质的差别,即“对立”,的差别。如肯定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学说,中介,本来是其应有之义,是其重要的一个范畴,因为,“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联系的”。(《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103页)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宣传和教学中,讳言中介,有意或无意地把中介范畴遗弃在一边,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今天,人们一再把中介问题提出来讨论,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表明相互渗透的普遍性.它冲破了相邻运动形式之间原有的固定疆界,给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相互渗透所显示出来的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它表明,“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因而中介的意义更加突出了.中介是处于一个事物的两极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起居间联系的作用,它使一切都经过中介联成一体.深入研究中介就可以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在似乎没有联系的地方发现联系.这样,就会产生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由于科学的分化,科学家们深刻的研究了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二十世纪以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科学综合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多的采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的结合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三大知识领域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是当今常见的现象.第一,理论层次上的相互渗透;第二,经验层次上的相互渗透;第三,方法论层次上的相互  相似文献   

7.
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而联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要弄清联系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对各种形式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应该说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本文的中心议题是:直接联系也是有中介的,同时围绕这一中心议题兼谈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关系。一、有没有无中介的联系? 近几年来,哲学界对普遍联系在辩证法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好些同志都谈到了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大家对这两种形式的联系所下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即:直接联系是没有中介的联系,间接联系则是有中介的联系。但是,究竟有没有无中介的联系? 黑格尔是不承认存在着无中介的联系的。他提醒人们注意中介的普遍存在,指出中介  相似文献   

8.
如何理解中介范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坚毅 《东岳论丛》2001,22(5):68-69,74
中介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 ,其内涵十分丰富 :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事物发展的过渡阶段 ,事物质变的转化条件 ,事物相互区分的界碑 ,事物相互作用的传递者 ,事物相互沟通的桥梁 ,等等。尽管如此 ,但不同意“对立面互为中介”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目前,在对中介的研究中,问题主要地不在于人们是否承认它的存在,而在于我们应如何看待它在矛盾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惟有正确地认识中介在矛盾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客观地反映中介之本来面目。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一) 事物的绝对性总是和相对性联系在一起的,凡事物都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用辩证法的这种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矛盾对立,我们就可以逻辑地得出结论:事物的矛盾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任何一个事物(现象)都包含着相互排斥的两个矛盾方面。由于二者在性质上是正相反对的,因而它们之间的界限划分是确定的。对立面存在的普遍性和它们界限划分的确定性表明了矛盾对立的绝对性。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些对立和区别,虽然存在于自然界  相似文献   

10.
认识中介,和一般意义的中介一样,其基本含义都是指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但作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中介,除具有一般中介的普遍本质和特征外,还有自己特殊的本质和特征。本文拟就中介在认识论中的特点、地位、作用和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艺术设计与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它改变着生活中的一切,同时也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变化着,在高校艺术学院中,课程的设置也相应调整,紧跟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但是,有些环节也出现了基础不稳,导致所学连接不上、脱节的情况,文章对基础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苏联教科书哲学是现代版的旧唯物主义,以物料实体为世界本体.它将世界视为自动服从预定规律的分离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由此产生的“原像—镜像”关系将哲学引入了困境.当代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生成论”走出这一困境,开拓了全新的鲜活的物质世界图景.它以开放的“物质过程”作为世界本体,每一事物过程通过他物而存在,由此构成普遍的相互联系,使整个世界成为“物质过程集合体”.它以取代“构成分析”的“过程分析”作为主线,将事物发展视为随机自由趋势与在相互作用中生成的规律的对立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这一思想一脉相承,用发展观取代对事物“定性”的形而上学,用在实践过程中生成的规律取代预定的先验规律,是当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按照我们现在的常识,一个政权有多少军国大事,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千头万绪,首当其冲的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观测天象、制定历法这类事,然而《尚书·尧典》记载的首件政务却是派员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现在有了陶寺城址中“迄今发掘最大的陶寺文化单体建筑”,集观象和祭祀功能于一身,《尧典》的记载似乎容易理解了。据此二者的联系,我们可以推测,华夏文明的早期国家有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以“敬授民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人类的认知心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类属划分、语言及交际活动四个方面说明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具有不确定性和有限性,这种不确定性和有限性导致了客观事物或现象类属划分的模糊性,指称这些模糊范畴的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模糊性;语言和客观事物或现象是通过认知活动产生联系的,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产生模糊反应时,其对应的语言符号必然具有模糊性;由于其独特的语用功能,语言的模糊性成为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模态逻辑研究的模型是一种集合论的结构,由此产生出一个哲学问题:在模型论中所研究的集合论结构,与我们赖以解释这些结构的对象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因为正是凭借这种解释关系,我们才能够理解这种研究如何能够产生出关于模态逻辑原理和推论的真正洞见。对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是由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提供的。模态实在论认为,除了我们生活于...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危机影响背景下,针对新兴技术——物联网的发展热潮,文章着重研究物联网时代到来时,企业经营应当关注的发展方向与策略问题。作者提出了物联网环境下企业经营的特点,分析了如何利用这些特点调整经营发展方式,同时重点讨论了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从而探索变革时期我国企业经营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范炜烽 《兰州学刊》2008,(12):26-28
制度变迁是人们追求自己利益的规则选择,这种机制的发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就是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矛盾的过程,这些矛盾就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条件(动力)。文章通过对政府职能制度变迁发生的条件的系统分析,进而对处于转型期中国政府职能的制度变迁的条件作了深刻的剖析,以期对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伟 《齐鲁学刊》2013,(3):66-69
马克思既坚决反对旧唯物主义抛开主体,直观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又坚决反对唯心主义抛开客体,单纯从主体方面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同,马克思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的革命,并且把这种在思维方式上实现的革命,贯彻到了"现实的个人"中。从"现实的个人"之价值规定性和社会历史规定性出发,马克思在其哲学探索中,构筑了其作为价值批判原则的"理论的理论"和作为实践原则的"实践的理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理论向度之间的关系,既非平行,又非前后"断裂",而是相互渗透和融合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马克思哲学探索中的这两种理论向度,对当下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系统科学理论主张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的研究。医院这一系统与内外部各系统的联系与发展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条件。在社会科学体系中,个体劳动的反馈控制对劳动者生产输出的有效性、连续性、质量控制性起重要的作用。医院管理系统通过改革和创新等途径远离“平衡态”,才能向着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的方向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制度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不具备社会保障功能,但农村土地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不仅如此,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土地和农地制度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我国农村特定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