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文章对新经济的内涵和特征、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和素质进行论述,提出了在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的内涵和发展 ,探讨新经济的兴起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的划时代的影响和冲击。面对新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促进我国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管理并不是新经济的产物,而是新经济的对立物——传统经济的产物。在传统经济中,企业文化管理的职能是调节人-机矛盾、维护企业的精神境界、促进大企业的规模优势、保持人员的稳定、维护企业的集中性和统一性、继承和发扬企业的传统精神。从传统经济到新经济,人-矛盾变为人-知矛盾,企业的边界开始模糊化,企业的规模开始小型化,企业人员开始加快流动,企业的体制开始分散化和企业必须创新。这些新的变化将给企业文化及其管理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4.
在以高新技术和创新为特点的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理论和方法受到冲击,这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经济时代迫切要求我们探讨适合于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理论。本文从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新趋势和企业文化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应采取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特征和要求,并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该文就新经济及其特征做了一定的说明,重点论述了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的类型及特征,为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由于知识、信息与市场需求的相互影响以使企业作出反应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新经济中知识因素投入经济活动的实现过程。所以,创新是新经济中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技术创新策略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新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同,以经济全球化、竞争链条化和技术网络化为特征。新经济导致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企业生存环境越加复杂和多变。为此,企业已不能单纯依靠降低内部运营成本来获取更大的利润。企业如何与供应商合作,如何选择正确的采购战略尤为重要。新经济时代的采购战略主要有:供应商整合战略、供应商的全面质量管理战略、全球采购战略、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战略、供应商提早参与战略、供应商发展战略、在线逆向拍卖战略、集中采购战略、联合采购战略和电子采购战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资源以及本企业总的发展战略合理选择适宜的采购战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郝建中 《金陵瞭望》2005,(22):32-33
今年7月份以来,结合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笔者对市外经贸局系统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跟踪调查。目前,市外经贸局系统共有9家新经济组织,其中外商独资企业2家.民营股份制企业7家。在企业党组织设置中。有党委1个、党总支和党支部各4个,共有党员420人。通过实践,笔者感到,要做好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必须重视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新经济组织不仅迅速地得到发展和壮大 ,而且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也越来越大。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党组织 ,发挥党员对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的积极作用 ,保证新经济组织的社会主义方向 ,为新经济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充分认识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新经济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时代企业创新发展的风险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新发展的风险及其管理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创新发展能否成功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该文首先从管理学的角度阐述了风险的概念及特征、企业创新风险的概念及时代特点 ,在此基础上 ,又分析了企业创新发展风险的来源 ,研究了新经济时代加强企业创新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要进行战略性改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冲突,存在着新旧企业文化的整合。在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对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坚定“人性化”的国有企业管理理念;形成个性化的国有企业文化,树立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让企业家成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对国有企业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企业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会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前会计假设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现行的会计假设是与"实体企业"经济环境基本适应的,随着虚拟企业的出现,传统会计基本假设的四个方面都将有新的内涵、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集体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一直是国有经济的附庸。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集体企业不仅可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而且应当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 ,集体企业的发展途径又不能简单地模式化 ,而应当依照科学管理原则 ,深入分析其自身的发展战略 ,大胆进行制度创新 ,才能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强企业。  相似文献   

14.
企业衍生研究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区域的经济增长,既可以沿循企业规模扩张的路径,也可以沿循产业簇群式的企业数量扩张的路径。就后一种增长路径而言,新企业生成涌现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经济发展就会越快。探索新企业生成的内在规律,是研究经济增长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路径。对新企业生成过程作一广角透视和理性追踪可以发现:有许多新企业是由现有企业经过裂变、孵化、分孽、分工等复杂衍生过程而来,新企业与老企业之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衍生生成机缘。经济发展演化与企业衍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经济演化的许多奥秘都与企业代际衍生相关。演化经济学应当把企业衍生问题作为自身的一个基本理论视域。只有这样,对经济演化过程的全面客观真实的理解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浅论生产函数中的制度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国有企业拥有最为优越的资源条件,而它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效率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出发无法对此作出满意的解释。国企相对低效率主要归结为较低的制度收益和较高的制度成本,也就是说应当把制度变量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去。生产函数客观上会随着企业外部的社会经济体制和企业内部的制度规则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制度创新带来的效率会更大,应通过改革在国企中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分配是企业的敏感话题 ,因为企业分配政策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企业最具激励功能的就是分配制度。人是企业拥有的最具获利潜力的资产 ,这种潜力是巨大的 ,但是他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取决于企业分配制度的激励程度。所以如何科学设计分配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一系列调研 ,发现企业正趋向于采用一种新的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本文以某企业为例 ,介绍一种岗位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 ,它科学实用且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制度变迁中的政府制度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兴起等因素的出现,成为促使企业制度变迁的内在诱因。随着企业独立自主地位的完善,这些诱因也必然演化为新的制度需求。无论是强制性变迁还是诱致性变迁,政府的制度供给都十分重要。当前政府制度供给的思路,应一方面赋予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规范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保障合理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因素有较为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征、重点和方式方法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业务执行力为核心的人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常态。新常态下人才管理的重心应该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围绕战略业务执行力构建人才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即分流安置企业内的下岗人员和解决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特别是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这个问题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能否进一步深化和职工队伍能否保持稳定的大问题 ,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探讨了一些摆脱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拥有最为优越的资源条件,非国有企业的效率却有着巨大的差异。而从新古典经济学生产函数出发无法对此作出满意的解释。国企相对低效率主要归结为较低的制度收益和较高的制度成本,也就是说应当把制度变量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去。生产函数客观上会随着企业外部的社会经济体制和企业内部的制度规则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制度创新带来的效率会更大,应通过改革在国企中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