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发展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冯钢50年代末期,随着西方传统政治学的衰落,一批青年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背景中寻求研究政治学问题的新路径。结构功能主义的比较政治学就是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产物,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发展理论。“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西方政治学:形成、演变及最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政治学的研究传统是古希腊的圣哲们所奠定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伴随着社会科学分化的一般趋势,西方政治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框架,完成由传统政治研究向现代政治科学的转变。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及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成为西方政治学的主导范式,它的孕育、兴盛和衰弱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二战”以后,西方政治学研究出现了三种范式或元理论(本体—规范的理论、经验-分析的理论和辩证-批判的理论)共存的局面。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大趋势下,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学出现了政治经济整合研究、政治学现实性增强、政治哲学复兴、由国家焦点向全球视野的转变等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发展的最大贡献,乃是创建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政治学思想”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立足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国情,通过汲取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并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变革实践相结合视域中成就了系列性的政治理论著作,进而又在政治理论著作中呈现出“阶级论—革命论—政党论—国家论”的叙述结构及其“革命话语体系”,全面而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治学思想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推进当今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政治经济学在近代西方曾是社会知识的总汇 ,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学科的分化特别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分离导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衰落。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促使政治经济学的复兴 ,出现了政治学与经济学整合研究的“新政治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又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学 ,它是这两门学科的有机融合 ;它关注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拓展了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范围 ,是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有益补充 ,对这两门学科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理论同实践并重“经师”与“人师”双美——赵宝煦教授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的学术与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学研究迎来了新的春天。赵宝煦教授与同行们一起,响应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学等学科应“赶快补课”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在中国重建政治...  相似文献   

6.
行为主义政治学从萌芽、酝酿、发展直至鼎盛 ,其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行为主义者主张把政治行为作为其研究对象 ,崇尚经验性、实证性研究 ,坚守“价值中立”的信条 ,企图把政治学真正变成“纯科学”──“政治科学” ,贬低传统政治学为政治哲学。虽然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其崭新的研究方法给西方政治学注入一股新鲜活力 ,但由于其内在的缺陷性 ,导致在本世纪80年代走向衰落。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盛衰过程 ,对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释中国政治学的组织建制以政治教育的训练体制为中心,这是中国政治学史研究必须回应的问题。从苏联政治教育传统出发,讨论根据地的干部政治教育实践,可以发现,中国革命的核心是“政才”的训练,这决定着中国政治学的组织建制必须围绕着基础理论层面的知识阐释与革命主体对理论的掌握,此即“政治教育”与“政治训练”的起源。同时,由“以俄为师”的留苏精英通过根据地干部培训学校的嫁接,逐渐形成了中国政治学的组织化建制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比较视角对政治社会化方法论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对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政治学理论及政治社会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从两类政治学方法论来比较政治社会化方法论问题;再次,对以行为主义政治学为理论指导的西方政治社会化方法论的局限性进行剖析,指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为指导的我国政治社会化方法论对前者的扬弃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西方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Behaviouralism)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蓬勃兴起的一种政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其主旨在于取代具有千年历史的西方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既然它对西方政治学已经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就应当用正确的观点来分析和探讨行为主义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0.
行为主义革命与政治发展研究的缘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意在讨论政治发展研究缘起的学科沿革背景。作者分析了传统政治学的理论特征及其危机 ,考察行为主义革命对政治学科变革的贡献和意义 ,指出由此产生的跨学科研究和新理论分析模式最终改变了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旨趣 ,从而为政治发展研究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性资源和理论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数据殖民主义是对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殖民现象的概括性描述,其主要通过利用数字平台和网络设备实现对用户的全方位剥削。在西方左翼学者提出的资本主义批判范式中,数据殖民主义与信息政治学具有某种理论关联性,如二者都把“信息”当作其理论建构的基本要素,在对数字平台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上具有相近的看法,尤其强调建立开放共享平台的重要性,这为二者的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前提。立足信息政治学考察数据殖民主义需要厘清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信息政治学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变革的“元叙事”来夯实自身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数据殖民主义批判也需要从信息政治学中汲取数字时代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养料来拓展自身的理论深度和批判维度。  相似文献   

12.
孔子关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的众多论述,应置于教育政治学的视角之下,重新予以评价。根据教育政治学学科的特定研究范围,上述论述可划定为孔子的“教育政治学思想”。孔子主要论述了教育与政治主体、教育与政治文化、教育民主化问题。孔子的论述虽然还谈不上使教育政治学学科化、体系化和系统化,但为中国教育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政治学领域,“行为主义”既可指称行为主义政治学派,也可以指称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从发展历史来看,行为主义政治学可谓是昙花一现,但它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政府学的影响却极其深刻而广泛,但迄今为止,中国这者还没有系统地对行为主义政治学进行过专门研究,因此,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的角度来说,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尤其是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普兰查斯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家,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政治学方面的代表。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问题所做的结构主义解释,以及声称填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空白”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受到了欧美政治学界的重视和争论,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城市为代表的非国家行为者采取的各种可持续性治理举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学术关注。基于以往分析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的科技社会学视角,政治学视野下城市可持续性转型研究——或城市可持续性转型的政治学——是一种探究全球范围内城市的制度安排或公共权力关系结构与可持续性治理变革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的概念、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这个理论视角的一个主要面向是透视气候治理实验在内的可持续性政策实验进程带来的治理变迁。就此而言,国外特别是西方的城市气候治理实验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特征的政策风格:发端于20世纪最后十年的“市政自愿主义”、开始于20世纪之初的“战略都市主义”和最近兴起的“气候连接性城市”。总体而言,在混合多边主义的国际气候治理格局中,城市气候政策实验既带来治理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制度性挑战。在城市公共行政与环境政治相结合的进路上,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城市可持续性转型研究议程。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发展中所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其中政治问题显得较为重要。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等学科和理论均涉及了发展中的政治问题,但都显得不够,需要建立专门研究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问题的学科:发展政治学。发展政治学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并注意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有关发展的政治研究分为两部分,理论研究和问题研究,又分为综合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三类,发展政治学目前大体上处于“问题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公共选择理论不仅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政治学中的重要理论学派,而且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假说、方法和模式应用于政治领域,对政治过程作出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理论的解释。这一方法论的独特性是其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力量源泉,也是它的虚弱所在。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有助于促进社会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的融合,推动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18.
西方政治学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政治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我们应当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从中吸取现代政治理论的发展成果,但是不应该把它当作普遍原理来定位和讲授。我们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摈弃西方中心论,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现代政治发展的规律,走自己的路,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学。中国的现代政治学,应当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传统、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总结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经验,继承和革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遗产,吸取、借鉴现代政治学说的科学成果,阐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规律和道路。  相似文献   

19.
西方政治学中的传统国家理论可分为契约论视角的公共权力国家观和掠夺论视角的工具主义国家观.行为主义时期的政治学以政治体系和政治共同体研究为主要视角,后行为主义时代随“找回国家”而复兴的国家理论视角有系统主导的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以及历史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国家观等.  相似文献   

20.
新政治经济学指的是研究决策的政治性质怎样影响政策选择,并最终怎样影响经济产出的科学.一般说来,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追寻到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三个领域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政治科学.它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复兴,而是经济学和政治学交叉研究的产物,它代表了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