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鲁迅的诗,参照他思想发展的进程,大体可以一九二七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鲁诗就其主导倾向而言,前期在艺术风格上属于浪漫主义,后期则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关于后一点,我想大家不会有多大异议。这里我侧重谈谈鲁迅前期诗歌中浪漫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尼采哲学和马克思、克鲁泡特金的学说一起在中国知识界广为传播,一时出现了如鲁迅所说的“大谈尼采”的文化现象,许多新文化战士把尼采哲学作为反封建斗争的一种思想武器。鲁迅在本世纪初年就注意介绍尼采,称许尼采是“个人主义至雄杰者也”,1918年以文言部分地翻译了《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1920年又用白话全译了这篇“序言”,他的前期小说中,或隐或显地回响着尼采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鲁迅一生始终与佛教保持着密切的精神联系,佛教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格心理、精神气度和思维方式,而且还广泛地渗透进他的学术研究和创作中。因此,探讨作为思想家的鲁迅的独特的人格就力时,不能忽视佛教文化对他精神世界尤其是前期思想的深刻而复杂的影响。鲁迅与佛教的关系虽然可以追溯至童年时代,但他真正开始接触佛学却是在留学日本时期。当时他师从章太炎,受其影响,开始对佛学研究予以重视。留日之初,鲁迅和当时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对近代科学和工业文明抱着极大的热情和期望,以为国家振兴在此一举。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鲁迅作品中黑色意象的解读来接近鲁迅特有的艺术世界。黑色在鲁迅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显现了鲁迅作品的色彩特点。黑色经过鲁迅自身内心的深刻感悟,成为鲁迅独特的文学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生里,为祖国和人民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财富和思想财富。这些财富蕴藏在他的全部著作里,包含在他一生的活动中。鲁迅和他的著作,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对于他遗留下来的精神宝藏,我们不能仅是珍若拱璧,而应该去不断地发掘,让这些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鲁迅评论娜拉与塑造子君的形象,体现了他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热切关注。他以易卜生剧作的终点为起点,进一步提出了应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去寻求妇女解放之路。鲁迅的见解是敏锐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究竟何时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学术界,这是一个还有争论的问题。有些研究论文,根据鲁迅在《三闲集·序言》中所说,是创造社“挤”他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才明白了先前的文艺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因此认为鲁迅是一九二八年才开始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并受到影响的。近年来,有同志又根据《新民丛报》曾经提到过马克思的名字,以及《民报》上有  相似文献   

8.
9.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05,(5):217-221
许地山是一位很特别的作家,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戛戛独造之感,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他对意象的别具匠心的选择与营造.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极高的审美价值.按取材的不同,可分为自然意象、社会生活意象、宗教意象等.他在意象的选择上对传统文学意象多有借鉴,又并非一味的因袭,许多意象具有现代性和个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及其后,曾以相当大的精力对国粹主义进行斗争。这一斗争是他对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文化所作的带根本性的批判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他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精神。所谓国粹主义,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问题,“国粹”的概念,是在新旧文化激烈交战中提出的一个被赋予了特殊色彩的概念。中国由于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点很突出,抬出所谓“国粹”,从根本上说,就是抵挡新潮,反对变革,因循守旧的思想的一种反映。诚然,在上一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革命派阵营中也兴起过一阵国粹主义浪潮。当时,以章太炎为首  相似文献   

11.
鲁迅前期的社会改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中,社会改革思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他早年对建立“人国”①的呼唤,前期他对开辟“第三样时代”②的号召,还是后期他为“无阶级社会”③的实现而奋斗,热情渴望中国社会的改革,积极倡导改革,坚决和反改革者斗争,这一思想和行动象一根红线贯穿于鲁迅光辉的、战斗的一生。本文着重对前期鲁迅的社会改革思想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2.
魯迅在第一次国內革命战爭失敗以前,“一向是相信进化論的”,“以为將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按照他自己的分析,在一九二七年春到广东,目睹了国民党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員和革命群众之前,他的思想基本上沒有超过进化論的界限。这已是大家公認的事实。但是,是否因此就可以認为“五四”时代的魯迅,还沒有了解革命斗爭的必要呢?有些人把魯迅自己在前期常說的“国民性”或“国民精神”当作“民族性”的同义語,因此判断魯迅在沒有确立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之前,还不能分清統治者  相似文献   

13.
在近几年的鲁迅研究界,李新宇的文章特别引人注目.我虽然并不研究鲁迅,却也常常关注鲁迅研究的情况,对于李先生的文章,几乎每见必读.所以,看到新出版的<鲁迅的选择>,感觉并不陌生.这本专著集中论述的是知识分子话语、人学思想和启蒙道路等问题.毫无疑问,这都是涉及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问题.李新宇先生的见解是富于启示性的,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他通过对鲁迅的解读,事实上在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定位.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人的思想的变革 ,这是鲁迅及其同时代的思想家和变革家的共识 ,但他们同时也身处于一种尴尬的关系中 ,愚弱的民众作为思想改造的对象并不理解甚至憎恨他们灵魂的“拯救者” ,文化传播者与其民众形成一种难以沟通的隔阂状态。在此境况之中 ,鲁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传播观念 ,包括 :通过推行白话文 ,疏通传播渠道 ,统一传播符号 ,实现传播通俗化 ;通过传播者思想的修正及自我改造 ,确立平等尊重民众的传播态度 ;通过传播方式的大众化 ,改变传而不通的传播现状 ,逐步扩大传播市场的观点。对民众的热诚态度及对民众处境的切实理解是其传播思想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的鲁迅研究界,李新宇的文章特别引人注目。我虽然并不研究鲁迅,却也常常关注鲁迅研究的情况,对于李先生的文章,几乎每见必读。所以,看到新出版的《鲁迅的选择》,感觉并不陌生。这本专著集中论述的是知识分子话语、人学思想和启蒙道路等问题。毫无疑问,这都是涉及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问题。李新宇先生的见解是富于启示性的,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他通过对鲁迅的解读,事实上在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定位。他告诉人们,所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它是在对传统的反叛中确立的,是在对权威的反抗中确立的,同时又…  相似文献   

16.
人类追求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体认感,社会的认同证实了存在的权利."佛"意象是张爱玲作品中唯一一种涉及宗教的艺术表现形式,张爱玲通过文本中"佛"意象的诠释,集中体现了她和她同时代人面对人性压抑和冲撞时,在战争和爱情中如何获得佛教境界的心境澄明和人性如何借"佛"得以安放的心理情结以及隐藏其中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7.
侯文学 《云梦学刊》2008,29(4):40-42,143
屈原作品的太阳意象,主要有两种意蕴:光明与生命;光阴荏苒与人生短暂.前者是屈原对上古神话观念的直接继承:后者是屈原在神话基础上的独特创造.这两种意蕴的太阳意象,尤其是后者,时后世文学创作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18.
鲁迅诗歌的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因为鲁迅诗歌不但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旧体诗和民歌体诗、外国诗式而创作的宝贵文学遗产,是本世纪前三、四十年中国历史进程的艺术概括和伟大史诗;而且也是鲁迅思想的艺术再现,是研究鲁迅思想发展的重要依据。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期所写的诗,是迄今为止所收集的鲁迅诗歌的最早作品。这时期他的其它  相似文献   

19.
"未完成作品"是西方古典主义艺术批评家对法国印象派与中国、日本古代绘画的批评.中国绘画以不求"形似"的再现而以意象化的表现为艺术的旨归,所谓"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意周而笔不周"的"未完成作品",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艺术意义.本文对"意象"观念的发生、类型作了正本清源的梳理,对中国绘画的意象化历程作了阶段分明的回顾,认为20世纪之前东西方艺术分野的标识是"未完成"与"完成"、"意象"与"形象"、"表现"与"再现".从印象派的"未完成作品"到西方现代派绘画的"表现"风靡画坛,东西方艺术从接近到沟通;百年之后,当西方艺术在"异类殊形"的路上越走越远,东方艺术家该如何对待?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郭沫若前期创作文化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是中国文化巨人的鲁迅与郭沫若曾有过“不必要的误会和无聊的纠葛”,人们往往归咎于性格的冲突,这未免简单化。倘若我们将视点转移到他们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和无聊的纠葛”之前,比较一下他们的前期(指一九二七年以前)创作文化场,那么多少可以解释这让人感到遗憾的文化现象,并能够理解他们之所以成为文化巨人的个人的文化因素(包括历史的、社会的、时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