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化经济理论与契约理论对企业边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与契约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存在归因于交易费用,并将企业视为一系列合约的联结物。而演化经济学则认为,企业是一个适应性的有机体,承栽着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遵循着不同的惯例,因此不存在着代表性的企业,只有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布,选择一个企业作为代表分析是毫无意义的。演化经济学和契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存在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企业边界的解释上,前者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和惯例,后者强调的是交易成本。演化经济学与契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也存在着兼容性,企业内部的知识、技能和惯例是在产权与契约的框架内出现和演进的。  相似文献   

2.
周林彬 《学术研究》2006,(10):64-70
本文分析了我国法律经济学重理论研究轻实务研究的现状及其成因,强调法律经济学实务研究是我国法律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关键。作者从破除注释法学传统、普及法律经济学知识、促进法学专业人士与经济学专业人士合作研究,将研究的重点由法理学转向部门法问题的研究诸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法律经济学实务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银川市城市发展历史的研究,利用区域经济学聚集效应的知识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在不断聚集扩大的进程中,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土地利用之间遵循着一定的经济学规律。  相似文献   

4.
李灵燕  何炼成 《学术研究》2001,26(12):59-62
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理解基础上,结合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从价值角度对知识经济作了考察,分析了知识生产的本质和知识"资本化"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5.
考察经济学知识增长的模式,不得不考察经济学知识的性质。关于经济学知识是先验分析或是后验综合的,还是两者兼有的,始终存在着争论。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未能将经济学中的种种假定特别是基本假设和经验假设予以清晰地区分。基本假设是对经济世界的规范和设定,它给出的是“应当的”或“理想的”经济世界。从基本假设中增殖出具有经验性质的假定,或从模式中发展出扩大的理论,从假设转化到假说,是经济学知识增长的途径。经济知识增长的模式表现为:基本假设→经验假说_1……→经验假说_n……;或为:应当的经济世界→“现实的”经济世界_1……→“现实的”经济世界_n……。  相似文献   

6.
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以完全竞争的均衡分析理解市场 ,认为现实市场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之间的“落差地带” ,都是需要政府干预的领域。现代奥地利学派则将竞争看成是一个发现 (知识 )的动态过程 ,认为被完全竞争范式视为给定或假设的因素 ,恰恰是需要在竞争过程中发现的 ,因此完全竞争实际上意味着没有一切竞争活动 ;在市场过程中 ,知识是分散的、片面的 ,正因为如此 ,市场才彰显其发现和利用知识的重要性和优势 ,这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有着重大的差异。新古典经济学对竞争的理解会导致对政府干预范围的夸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尤其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基础上 ,结合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 ,从价值角度对知识经济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 ,揭示了知识生产的本质和知识“资本化”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8.
合作研发的过程就是一个合作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共享是企业合作研发成功的关键.然而,知识共享过程的困境妨碍了合作企业间知识共享的顺利进行.文章借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合作研发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困境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困境的对策,以促进合作研发企业间的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9.
在有关知识经济的讨论中,很多人认为迄今为止的现代经济学一直忽视对知识问题的研究,而是将其重心放在对资本、劳动等物质要素及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自现代经济学创立之日始,经济学家们就极为重视对知识的研究,其关注的问题有两个:(1)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知识本身是如何积累起来的;(2)探讨知识、知识积累对经济增长、资源配置及制度变迁的影响。本文将从丰富的研究文献中梳理出现代经济学对上述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及基本观点,以期为知识经济学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知识积累速度比…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朝向经济事实本身”的“复杂性理论”,诺思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方法论基础是“知识规则论”。知识与规则的实践互动,“知识—规则”与人口、资源、技术、资本的多层次“解释学循环”,构成诺思理解经济现象的核心框架。从“知识规则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诺思制度经济学的本质、特点、创新之处及其“潜在可驳性”。诺思制度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建构主义的。在哈耶克“自由秩序理论”语境下,建构主义有其“潜在可驳性”。在经济哲学视野中,以经济绩效为目标的诺思制度经济学,可能适用诺思自身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评价——“已经将一个基本矛盾铸入其模型之中”。  相似文献   

11.
金海军 《学术界》2005,(5):93-99
法和经济学既然是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在法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方面缺一不可.<法和经济学>"上海财经版"中译本的译校者也许是经济学专家,但显然不具备法学(尤其英美法学)的知识基础,相关之处,错译频仍.更为严重的是,该书的译校者缺乏基本的翻译素质和态度,导致译文"硬伤"累累.该书是当前不合格翻译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基础上,结合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从价值角度对知识经济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揭示了知识生产的本质和知识“资本化”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学的视角解释“知识失业”的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繁 《南方论刊》2006,(11):60-61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能够上大学就意味着前途无忧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本文概述了现阶段我国知识失业的现状,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知识失业”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更清晰和理性地认识知识失业这一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由知识和创新活动所推动的。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活动日益成为决定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竞争力头等要务的今天,梁正博士的专著《科学、技术与创新经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的出版,可谓正逢其时。知识与创新这一对概念,是最令主流经济学尴尬的范畴,因为它们完全不符合“均质化”分析的要求,由此决定了对其进行理论驾驭所存在的困难。仅就这一点而言,该书所做的工作就是很有意义的,它试图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来解释科学、技术与创新这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最终落脚到知识如何转化为创新这一关键问题上,从多个角度审视了创新活动发生的内在机理,这样的视角,在国内同类工作中是仅见的。总的来看,该书具有以下的特点:视角独特。国内目前有关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主题的著作不可谓不多,但从知识的本质及其独有特点的角度出发,进而揭示知识、学习与创新活动三者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该书将知识,尤其是“经济上有用的知识”的研究作为全书的起点,对知识的内在结构、知识作为一种特殊“产品或要素”的“经济性质”、学习与知识创造之问的关系等经济学以往较少涉及、或较为零散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合。与许多冠名“知识经济学”的著作相比,该书对知识的经济学研究要深入得多,扎实得多。  相似文献   

15.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标榜自己是与伦理学分离的价值中立的"纯科学"。这种分离是受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及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科学与伦理学的分离,是经济学以此为背景,依据自然科学的科学性标准和研究方法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结果。但因其研究的方法论特点,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与伦理学分离的表象下蕴含着特定的伦理预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性与伦理分析统一的理论,运用其方法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伦理预设进行解析,对于正确认识西方主流经济学并非价值中立的实质,以及其伦理预设的非科学性的理论和方法论根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雪魁 《社会科学》2012,(6):127-133
历史地看,现代经济学策动过两场理性主义运动:一是古典理性主义运动,它根源并隶属于苏格兰启蒙哲学传统;二是新古典理性主义运动,它根源并隶属于法国启蒙哲学传统。这说明,现代经济学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曾经分别隶属于两种不相容的理性哲学传统,也就是说,现代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这一核心假设曾经经历了一次"知识论转向":从原生态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传统转向了新古典经济人的完备理性和完备知识传统。对于这次"知识论转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理论后果,哈耶克形象而准确地称其为"一场知识骚乱"。揭示经济人的这个"知识转向史",特别是这场"知识骚乱"的性质,是深入解释现代经济学发展演变逻辑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7.
主流经济学极其注重对规模经济的边际描述,长期忽视对专业化分工的超边际分析,走进了一个缺乏解释和应用能力的"发展陷阱"。但与规模经济理论相比,专业化分工理论能够更为深刻地解释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贸易和知识创新的生成机理。经济增长首先是一个持续演化的专业化分工过程,其次才是规模效应,经济学应高度关注专业化劳动分工的重大经济驱动效应,并将分工分析置于一切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核心位置。这种思想既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和实际应用能力,更能够有效改进发展中国家的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知识生产是重要的现实问题,但当前主流经济学更关注创新,而忽视对知识生产问题的研究。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知识生产活动频繁复杂与知识生产理论落后的矛盾越来越明显。重新聚焦知识生产的理论研究,改变分析范式,成为指导创新实践的必要。经济学对知识生产问题研究的改进应以知识主视角结合跨学科思维开展,并构建统一的分析框架。在“认知产生—方案形成—载体知识化—知识化载体组织—载体实现方案”框架下,生产效率、创新增长等问题得到新的解释:知识生产整体效率来自环节效率的提高,技术多样化通过保证环节不断链以避免技术路径依赖“卡脖子”;认知的产出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而方案的形成则填充内在可能性空间,两者以不同性质的增长共同构成总增长;载体、组织等形态的变化提高知识产出效率但不直接影响认知产出。进一步地,知识生产将沿该过程进一步分工并形成知识生产的三次产业,知识生产的模式也将进一步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方法(methods)一词在西方各种语言中均源于希腊文meta和hodes二字,直译为“追寻路径”,即指追寻某条途径探求知识。这就是说,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籍助于方法而获得。经济学方法,则是以经济科学学科体系为对象,科学地阐明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对象和范围,以及它的逻辑推论过程。经济学方法论则是对经济学方法的讨论,它是要进一步阐明经济学方法的评估标准问题。通常,对某一学科体系进行系统考察而形成的完整方法,也可看作为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前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完善社会保险监管体制、制度和机制的五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