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商代的养狗是商代家畜饲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狗在商代称犬。1969年至1977年在殷墟西区发掘的939座墓中、就有339座墓中有狗殉葬。据统计,卜辞中用狗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的记载大约有二百余条。商代的方国中,有以犬为名的。狗在当时不仅有专门的“(宀犬)”,而且有“犬侯”、“犬中”、“多犬”,“犬”一类的官员负责其饲养、驯练活动。就是在殷正百辟中也有养狗戏狗之风。在商代,狗肉与马、牛、羊豕、等肉比较是属于上品。仅从甲骨文中的“献”字看,我国商代对狗肉的制作、除了烤作以外、起码还有蒸、煮等做法。  相似文献   

2.
狗肉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嘌呤类和肌呔及钾、钠、氯等化合物。吃了它,可使人产生较高的热能,是体虚畏寒者最好的冬令肉食。《本草纲目》载:狗肉有“强五脏、健肾脾、壮气力、化积痞、治水疮、补五劳七伤”之功效。《普济方》曰:狗阴茎(狗鞭),味酸平无毒。主伤中,丈夫阳痿不起。脑主头风,风痹。”  相似文献   

3.
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的确,在众多肉类食品中,狗肉不失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道佳肴。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此外还含多种维生素及嘌呤类、肌肽等成分。狗肉除能食用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吃狗肉能“安五脏,壮气力,暖腰膝,补五痨七伤,益气补血脉,暖胃补肾,强精实下焦”。  相似文献   

4.
岑仲勉治学领域广泛,成就卓著,而于隋唐史研究用力最勤,创获亦丰。他重视研究有关隋唐两代的重大史事,在"关陇集团"、两税法、牛李党争、府兵制、均田制等问题上均能做到史料翔实、考辨精审,于广征博引中剖析众家之说,然后创辟新解。其《隋唐史》虽为断代之作,但不囿于体例之限,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均贯穿着通识眼光,反映了岑氏论史的卓识。新中国成立后,岑仲勉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努力使之与隋唐史研究相结合,从而使其学术研究臻于新境。发掘与总结岑仲勉隋唐史研究的成就,不仅有利于考察新历史考证学者治学路径的演变,而且对于继承先哲学术遗产、创新隋唐史学科发展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考察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先秦诸子百家、魏晋玄学之风、宋明义理之学,堪称三次大的高潮,而每次大的思潮兴起,大都与官学废置、私学盛行有关。宋代私学之盛状,莫如书院林立,引得大批士人纷纷前往就读,研习儒术。儒学在隋唐时期由于受佛学冲击而曾一度式微,其时虽有韩愈疾呼排佛和重振儒学,但只到宋代才成为一种气候。书院兴盛于官学既废,它在重振儒学、尤其是促使儒学新形态即义理之学的产生和发展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狗肉     
过去不上席的狗肉,如今已成为时尚佳肴。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狗肉味道醇厚,芳香四溢,有的地方叫香肉。寒冬是吃狗肉的好时节,它与羊肉都是冬令进补的佳品。  相似文献   

7.
寒冬吃狗肉     
俗话说:“寒冬至,狗肉肥”。狗肉味道醇厚,芳香四溢,是寒冬进补佳品。狗肉营养价照很高,每l00克含蛋白质14.5克、脂肪23.5克,而且含有钾、钙、磷、钠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医学研究证明,狗肉中含有的少量稀有元素,对治疗心脑缺血性疾病有一定益处。狗肉还可  相似文献   

8.
张春茂 《东岳论丛》2019,40(11):112-119
以三教并举为特征的隋唐时代,佛、道二教彰显出极大的影响力,以致遮蔽了儒学的光芒。历来治隋唐思想史者多以佛学为重点,对此时期儒学的发展有所忽略,研究成果较为欠缺。但是事实上此时期的儒学有其自身特征,且从文中子"三教可一"说到韩昌黎"传道"说,构成了应对佛、道二教的儒学自身发展脉络。外之则与隋唐政治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内之则表明了从经学向子学过渡以及理论化趋向的儒学新形态的萌生。  相似文献   

9.
隋唐公文的革新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公文作为管理公务、临民治事的工具,是与华夏文明同步发展的。公文历秦汉魏晋,至隋唐而成熟。公文虽为应用文字,但在文人的笔下,却不仅使这一文体具有了文学性内涵,而且往往折射着文学思潮和创作风气的走向。一隋朝开国初期,受南北朝骈俪文风的影响,公文领域淫靡之风依然盛行。开皇四年(584),出于政治上的目的,隋文帝下达了改革文风的诏书,由此揭开了隋代公文文体文风改革的序幕。诏令要求,“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强调公文写作实用的目的,力戒浮泛侈靡之风。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隋文帝采用了行政的手段,对于文…  相似文献   

10.
1.狗肉黑豆汤 狗肉500克,黑豆100克。将黑豆、狗肉(切小块)洗净,同放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姜片3—5片,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煎煮至豆熟肉烂。调味,吃肉与豆、饮汤。狗肉性温,能温肾助阳;黑豆味甘性平,能润肾燥,故本方对肾虚引起的耳鸣、耳聋有效。  相似文献   

11.
崤山南道在隋唐之前就是一条比较重要的交通通道。隋唐以后其取代崤山北道成为两京之间最重要的交通通道。隋炀帝和唐高宗时期是崤山南道修建的高潮时期。修建后的崤山南道不仅扩宽了道路,种植了树木,沿途还修建了很多行宫和驿站,景色优美,行人繁盛。安史之乱后,皇帝基本不再巡幸洛阳,但仍有很多士人和官员行经于此,直至唐末。  相似文献   

12.
任士英 《河北学刊》2003,23(1):152-156
流外官在隋唐时期属于国家职官系列,是“官”身,但其中也包含着“吏”的成分。这一成分到赵宋时期逐渐加大,降至明清,则形成了所谓“未入流”的“吏员”阶层,他们在国家行政体制中的政治地位与作用具有共同性。这一阶层自隋唐以后到明清时期的嬗递与演变,蕴涵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深刻内涵,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研究隋唐时期流外官及其相关制度时,既应该注意考察其与吏员之间在政治身份上的渊源,又不能不加区别地把它们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隋唐演义》的成就虽然无法与《红楼梦》相比,但无论是在人物塑造、小说结构还是写法上都对《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隋炀帝和贾宝玉两个人物之间有十分明显的传承关系;唐玄宗梅、杨二妃的对比对钗、黛并置的设计有一定启发;西苑与大观园等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此外,仙人转世的模式、情与政结合的写法以及贯穿其中的感伤情绪等在《红楼梦》中也可以见到其影子。《红楼梦》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新,因而使小说有了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竹简秦汉律与唐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简秦汉律与唐律的比较,尤其是篇目体例与有关诉讼方面一些具体法律条文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法律虽然在从秦汉时期到隋唐时期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从一些具体法律条文到整个律典的篇章体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法律制度所体现的法律精神则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闫春慧 《阴山学刊》2011,(6):61-64,68
隋唐五代时期汉语"洗涤"语义场含有14个场内成员——"沐"、"浴"、"澡"、"盥"、"浣(澣)"、"洒"、"濯"、"溉(摡)"、"洗1"、"涤"、"漱"、"漂"、"汰"、"淘"。义场格局较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为旧词的消亡和原有成员的发展演变,这一时期没有新词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豫西伏牛山的名称由来有因形状、传说、传讹得名之说,后者最为可信。成名时间在魏晋南北朝后期至唐朝初期之间,最有可能在隋代,晚至清末已成为专名。伏牛山地区佛教的发展、传播在山名的确定和专称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敦煌数术文献中的“天医”较早出现于东汉时期的道教典籍与宗教活动中,由于具备疗疾治病的信仰功能,故在魏晋隋唐进一步扩展到医学与占卜数术领域。古代中国“医、巫合流”的文化特质,注定类似“天医”等信仰因子要在占卜巫术与医学间游走,成为古代不同宗教学科所共享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8.
南唐二主久居金陵,他们的诗、词、文用韵可以反映唐五代金陵语音的实际面貌。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唐五代的金陵语音中支脂相混、鱼虞无别,已经很难见到南北朝金陵雅音的孑遗。另外,唐五代的金陵语音中寒山与仙先不混,这与宋代的通语韵系有别,与金元词韵及《中原音韵》所载相似。  相似文献   

19.
韩国河 《文史哲》2003,(4):19-21
《汉书》等文献中多次提到温明、秘器和便房的称谓。学界多认为温明就是考古中发现的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的漆面罩。其实两汉时期温明的内涵有所不同。秘器就是棺木 ,温明秘器应当是第一秘器 ,唐代中晚期以后不见“温明秘器”的叫法 ,大约和开元礼的出台有关。便房的内涵 ,在两汉时期指的是椁室的总称 ;东汉至魏晋时期演变为用于祭祀的空间 (可能在椁内 ,也可能在椁外 ) ,隋唐时期成为墓道的耳室。  相似文献   

20.
论汉魏六朝连珠体的演变与文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文学中的连珠体肇兴于汉,陆机则完善了连珠体的体式,发展为连珠体“理要”的正格;南朝时由于当时文学风尚的影响,连珠体的写作呈现个性化与抒情化的特征,形成了多样化的“别格”。也就是说,连珠体的发展正好与汉魏六朝时期整个文学与文化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故由连珠而论汉魏六朝文学,可以见微知著。隋唐及其后的连珠体无论在体制还是成就上都并没有超出六朝时期,又可见连珠体在汉魏六朝时期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