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虎崇拜在土家族与汉族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综合古文献记载、考古材料及流传于民间的习俗等多方面的材料,认为土家族及其先民的白虎崇拜是源自汉族虎信仰的产物,并以此追溯土家族白虎崇拜的渊源,探讨民族的交流与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白虎崇拜的起源可远溯至伏羲。白虎崇拜在土家族的意识形态中占据显要而神圣的位置.深深影响了土家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由此具有了民族凝聚、道德铸造、文化创造和传播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湘、鄂、黔、渝三省一市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家族 ,在生产和生活中特别崇拜牛 ,这是他们崇拜祖先、重视农耕和祈求丰产等农耕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此 ,与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内其他民族对牛的崇拜一样 ,土家族的牛崇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毛古斯舞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古斯作为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文化艺术事象,起源于人类原始的采集、狩猎和农耕文化.从毛古斯表演的场次及蕴涵的文化来看,毛古斯的演化历程可以说就是土家族历史发展与文明进程的缩图,清楚地记录着人类从猿到人转变的进化历程及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反映出土家族的祖神崇拜经历了从女祖崇拜到男祖崇拜,从远祖崇拜到近祖崇拜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很多少数民族都保存着季节性的狩猎经济遗风,并普遍崇拜各种形式的猎神。南方民族猎神崇拜与特殊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又与民族先民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猎神崇拜风俗内涵丰富,猎神崇拜常伴随着一系列相关的仪式,如土家族祭祀梅嫦神的仪式大致有祭坛、摆设、时间、祭品、祭者、祭词、巫术、占卜、禁忌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详细描述了土家族民间信仰中的女神崇拜现象,分析了土家族民间信仰中女神所发挥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土家族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巴土家族神崇拜的演变与历史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的族神崇拜随其族群迁徙的历程、社会历史的转型而几经演变,经历了由向王天子崇拜到白帝天王崇拜而后土王崇拜的交接更替。不同的族神崇拜产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地域文化,表现出巴、土家文化统一而多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文化,是一种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民族文化形态或区域文化形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山地属性是土家族文化的自然基础和地理特征;刚柔相济是土家族文化的性格特征;泛神崇拜是土家族文化的宗教信仰特征;家族本位是土家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伦理特征;封闭保守是土家族文化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9.
铜仁地区土家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土家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多神崇拜和地域性的宗教文化特色,以及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形式。铜仁地区处于贵州的东北部,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地,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松桃、德江、沿河、印江、思南、石阡等县。他们的民间文化与宗教祭祀是紧密相连的,许多文艺是通过宗教活动所表现的。从其特点来看,铜仁土家族的宗教文化未能形成固定化的宗教模式,而是以原始宗教为主的多神宗教,即除了祖宗崇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敬白虎”和“赶白虎”辩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家族民间同时存在着"敬白虎"与"赶白虎"表面看来相悖的行为,若透过表面现象就会发现,土家族"敬"的是图腾白虎,"赶"的是汉文化中的"四象"白虎。土家族对图腾白虎神的崇拜是全民性的,并无地域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湖北利川鱼木寨及其周边地区有大量的墓葬石刻遗存,在这些墓碑石刻建筑艺术中,一方面,反映出土家族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多元化特点。另一方面,它的形成既是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艺术沉淀融合的结果,又反映出土家族一种独特的原始崇拜体象;在今天,发掘和研究土家族的碑刻艺术,对于丰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对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王崇拜与祭祀之风,土司时代曾经遍及湘西土司区及周边地区,是当地最为普遍且重要的祭祀活动。清代改土归流后,田家洞长官司后裔用文字建立家族谱系,重建符合正统身份的祖先记忆,家户层面的土王崇拜被转化为神龛祭祖的形式,公共祭祀层面的土王崇拜也出现了家族化的趋势,土王神被赋予社神、五谷神和田氏祖先等多重角色。土王祭祀活动的变迁,折射出清代湘西土司区社会在国家力量直接渗透之下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是民间社会主动操控地方文化和权力资源,对国家正统文化和意识形态借用和创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祭祖民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农耕社会,延续于现代社会,盛行于大江南北。从这一点上来说,祭祖民俗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受地理环境、历史传承、人文传统及诸多因素的制约,各地祭祖民俗在具有许多相似特质的情况下,又有许多差异。本文以山西晋北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村庄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与周围村庄春节祭祖民俗的比较来探讨这一特殊祭祖民俗的起源。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巫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共同创作和传承的带有巫术性质的民间歌谣。乌江流域土家族巫歌不仅是一种最原始音乐的象征,而且对土家族文化具有一定的习惯法功能,其中所包含的敬神祭祖的传统习惯法规则、和谐自然的生态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公平观念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但也要摒弃民族宗法的陈规陋习等不良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5.
鄂西土家族“跳丧舞“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跳丧舞"是土家族先民古老而奇特的丧葬习俗,是一种建构在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之间的文化心理的行为形式,它以其古朴的气息传达出原始群体强烈的生命意识。本文从宗教与哲学的角度对其产生背景、发展源流、表现形态加以分析,试图揭示出这种民俗事象背后的原始宗教特征与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族丧歌和巴人土家丧歌的起源、演化和发展都受到原始宗教、民间信仰和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汉族丧歌在西汉时由于官方的介入,纳入了仪礼的范畴,因而进入上层社会,由于大量的文人参与,致使产生了很大变化;巴人土家族由于长期信仰民间巫术、白虎崇拜习俗而使土家丧歌变化较慢,相对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少数民族,历史的涤荡和土家族先民世世代代的创造与传承,孕育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长阳作为土家先民巴人的发祥地,其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艺术、婚丧习俗、饮食文化等无不成为土家民族民间文化中最为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中国虹信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虹信仰是一个世界性的民俗文化事象,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虹不仅屡屡以龙蛇、美人及女神衣饰、天弓、神桥等形象出现,而且形成了诸多有关虹的预兆与禁忌。本文依据大量文献资料和民族志材料,参照域外虹信仰研究成果,运用民俗学、宗教学理论,较详尽地梳理和分析中国虹信仰中的虹形象、虹预兆和虹禁忌。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民歌记录了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故事和心路历程,是土家语和土家族音乐的高度融合,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及民间习俗传承。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巴入时代,就表现出土家族先祖对精神文化的强烈要求,土家族民歌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又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最佳途径,土家人用勤劳与智慧创作出形式多样的土家民歌,是最朴实和最富有感染力的民族瑰宝,土家族民歌有着比其它艺术形式更为丰富的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