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可以找到以“省”字分析字形的现象有164处,其中的95处省形现象为不合理的.通过对这些字的归纳分析,发现这些字并非许慎所谓的省形,而是应该分析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复体字”[1].另外还有一些字虽应是省形但许析形有误.本文就按这六大方面对《说文》中的疑误省形现象作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省声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说文解字》原文的省声字总共326个。笔者总结前贤时达对省声的认识,并系统分析这些省声字,认为许慎的省声字存在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两类。不合理的省声字存在4个问题:把象形字当成省声字,把会意字当成省声字,把完整形声字当成省声字,把从甲字省声误解为从乙字省声。许慎提出的省声理论是正确的,只是在具体实践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而出现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3.
在许慎《说文解字》中,以省形来分析字形多半是有问题的。从古文字材料出发,可以看到有47个字是因为形体上的变化而导致的误判。通过归纳分析被释字与所省字古文字形、小篆字形的关系,发现这种误判可以分为古文字形、小篆字形上均有联系不必为省形,古文字形无关、小篆讹为相近,古文字形、小篆字形都无关三个方面。另外还有一些字小篆字形讹为他字,字形说解则更是牵强附会了。从古文字形材料入手,可以对这些误判的字形作更为清晰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反形字作为《说文解字》一书中的一类特殊字体,许慎认为是由某一字体的反形构成的,在意义方面也与原字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后世学者对此有所讨论,但不够全面。笔者从反形字形体的分类、反形字与原字古音的远近、字义的差异三个方面,对反形字进行了具体分析,反形字与原字之间在音、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联系是主要方面。笔者并对反形字字形的历史演变及历史作用进行了考察,《说文》中的篆体反形字大多是从早期的字形继承和分化而来,是在字体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读若"是<说文解字>的一大条例,但传统上大都对它的性质认识不清,一般当作注音术语,偶然说明文字通假现象.本文分析了<说文>中的一些读若字,发现"读若"的作用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五种说明同源字,说明异体字,说明古今字,说明通假字,说明被释字读音.所以文章认为"读若"是文字训诂兼注音术语.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中的省声字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省声”指的是形声字构形时由于一些原因担任声旁的形体被省略掉一部分的一种现象。对声符字的形体进行省减的办法主要有:(1)合并声符与意符相同的部分:(2)省去声符字的重复部分:(3)省去声符字的一个部分,将形符补于同一位置,构成省声字。汉字中确实是存在省声字的,但《说文》中有些省声字讲得不对,不对得大致有六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与《石棚山M52原始图画文字的破译》为姊妹篇.前文已释读了石栅山M52直腹罐上的7个字“织,豆,田.窑,窑,豆,窑”.从而破译为一篇原始祭文;又释读了M20彩陶钵上的1个字“亚”.这8个原始陶文的年代,早于夏代约两个世纪,早于殷商武丁时期的甲骨文约有千年.本文专门讨论其造字的象形之法,归纳为“双边对称省形法”、“独有特征标志法”、“结构原理示意法”。这三种方法均被后来的金文、甲骨文所继承发展.这些事实说明,赤峰原始陶文是汉字的源头.在考论过程中,又释读了商代铜器“子”觚上的字为“窑”,是的异体字,因此甲骨文的字也应读作“窑”.并且认为,石栅山M52“豆”字下部的△形符号(小河沿文化豆座上△形镂孔的如实再现)所包含的观念是对高高在上的鬼神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8.
“省”字和“眚”字从秦代小篆起就是两个形体“■”“■”,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小篆的形体训释说:“省,视也。从眉省从■”。“眚,目病生翳也。从目生声”到现代仍是两个不相干的字,但在古文字中它们却是一个形体。《甲骨文编》的编者就说道:“■,眚,卜辞用为省字。按眚省古通用”。金文中它的写法基本仍是那样,高明先生《古文字类编》和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古文字字形表》都收在“省”字下。郭沫若先生在《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中认为是“眚”字借作“省”字。如《大盂鼎》铭文有这个字,写作“■”,郭老就隶定为“省”字,唐兰先生的《金文讲义》  相似文献   

9.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百科性字典,是汉字理论集大成的书.著者许慎不仅给传统的“六书”下了定义,从而开创了汉字理论的新纪元;而且首次发现、总结了“省声”,“省形”说.对汉字结构作了补充说明,并把它们总结为造字法,付诸分析《说文》部分汉字结构的实践.例如:  相似文献   

10.
汉字,今天我们也叫它“文字”。但是,在汉代人们却认为“文”与“字”是有区别的。当时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将其致力于四十余年的文字学专著,名之为《说文解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不仅说明在许慎看来,“文”与“字”是不同的,而且也反映了当时汉代人的文字观点。许慎在其《说文解字·叙》中说道: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寖(jin)多也。  相似文献   

11.
“臨”字有金文、小篆形体,它的产生年代最迟也在周代。许慎《说文解字》云:“臨,监临也。从卧,品声。”林义光《文源》云:“从臣(转注)。臣,屈伏也。临下必屈其体。品,众物也。……(?),即品之变体”。今按:许慎以为“臨”字的本义是临下,即从上往下看。从卧,品声,是个形声字。此以小篆形体立说。古文“臣”与“目”同为眼睛形。卧字从人从目。觉时目张,卧时则目合。闭目寝卧,哪有“临下”之义可言?林氏是研究金文的专家,他认为临字是个象形会意字。从臣,臣有屈伏义。从品,品为众物,屈体临视众物。林氏肢解金文字形,维护“临下”之陈说,“臨”本不从品,强说“品之变体”,更谬。笔者认为金文“臨”宇从人从目,目下有行行泪水,或曰从(?)省,是个象形表意字,象人哭泣时从眼睛里淌下泪水之形。请参见图一。  相似文献   

12.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将作者所能见到的9,353个汉字按照“六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初步建立起汉语言文字学的科学体系。其中有326个汉字(包括“或体”和“新附”),被许慎明确标注为“从某、某省声”。这类省声字,约占《说文》总字数的3.5%。对于这部分省声字,前修时贤多所论列,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分析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或限于材料和研究方法,未能切中肯綮,或偏执一隅,未得窥其全豹,以致于有关这些省声字的不少问题,迄今并无定论。本文试图将“省声”这一汉语言文字的历史现象放到汉字结构体系中去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郭锡良等人编著的《古代汉语》第一册词义分析举例(二)中,作者对“構”的分析中沿用了许慎以及朱骏声对“冓”的解释:“许慎说‘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朱骏声解释为‘以木相架也’,并认为‘構’当为‘冓’的或体”(《古代汉语》第362页)。我认为这种解释是欠妥的。朱骏声的时代,甲骨文还没有被人们发现,那时人们对汉字研究的主要根据是许慎《说文解字》以及其中的9353个小篆(并有少量古文)。而许慎由于材料的局限,对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颁”通“斑”这一注释说明现行字、词典和古籍注本对“×通×”、“×同×”这一术语的使用很不规范,从而混淆或模糊了汉字发展的历史。应当明确其真实含义,规范使用这一训诂术语,才能说明由于汉字形音义孳乳演变而导致的字与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个”形刻划符号广泛见于各地出土的史前新石器时代遗物上,但关于其涵义的释读却是见仁见智。本文从历史文献特别是考古发掘出土的遗迹现象出发,并把颇有代表性的良渚文化作为切入点,认为:“个”形刻划符号是先秦时期特别是史前新石器时代建筑物的象形或会意。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个”形刻划符号所代表的建筑物,还是当时某些重要人物所具有的较高社会地位的表示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中的省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省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省减声符,它的全部意思是将声符字省减部分笔画,然后去充当省声字的声符。对声符字的形体进行省减的方法主要有(1)将声符字与省声字的意符相同的部分进行合并,(2)省去声符字重复的部分,(3)用省声字的形符去置换声符字的形符。作者还提出了省声字的声符兼有表意功能,即省声字中也有形声兼会意结构的形声字。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对“亦声”现象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其一,“亦声”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二,在本质上,“亦声”说揭示了整字所从的某一构件具有示源功能.其三,在归属上,“亦声”字是属于形声字一类的.其四,“亦声”现象丰富和发展了“六书”学说,是汉字形音义互求法的肇端.对于“亦声”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和问题深入求证:首先,在文字演进过程中,亦声字在记录语言中的价值何在,后来的走势又如何;其次,在文字学史中,许慎是如何提出“亦声”说的,后人的理解又是如何演变的,如何催生“右文”说的等等.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中从“介”字得声的字共有17个,这些字在语音上都具有相同或相近之处,在意义上也具有相通的地方。从古文字来看“介”字的意义有多种可能,并非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那样“畫也。从八从人。人各有介。古拜切”,它可能有小义、铠甲义、大义、间义等多种内涵。把从介得声的字进行梳理归纳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介”字的本义和更好地使用“从介得声”的字。在归类的过程中主要依据“右文说”的理论,归类之后进行比较发现“介”字具有反义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方块汉字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字,它除了记音外,还有形义的内容,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通常一个字是一个大方方,大方方里还有两个或更多的小方方。用传统文字学的术语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许慎的《说文解字》正是以五百四十部,统率篆文九千字,起到了“以简驭繁”的作用。这种部首,特别是其中被称作“初文”的文  相似文献   

20.
一千八百年前,东汉许慎写了一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这是我国第一部有严整体例的古文字字典。《说文》以小篆为主体,以“六书”为理论,在分析字形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说解体例,“省声”就是许慎提出来的一种“字例之条”,它对我们认识省声字的来龙去脉,以及认识这一部分字的简化规律,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