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将刘再复、王蒙、刘心武和周汝昌4人的红学研究个案作比较,进而探讨《红楼梦》和红学研究的大问题,呼吁对《红楼梦》生命的阅读与灵魂的阅读,提倡红学研究应该将考据、义理、辞章也就是史、哲、文互相结合,是对21世纪第一个10年红学演变一种角度的观照,对未来红学发展方向的企盼。  相似文献   

2.
“红学”——《红楼梦》研究之学,向以“显学”著称。进入20世纪80年代,“红学”更显赫了,出现了大兵团作战,千军万马上“红楼”的奇观。“红学”会接二连三地成立,“红学”书刊一本接一本地出版。然而,这种圈子内的热闹,却与广大读者对其的冷漠形成强烈的反差。“红学”书刊没人爱读,“红学”活动引不起人们的兴趣。这是令人深思的。 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红学” ,与“莎学”、“浮学”一样 ,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与价值。从胡适“红学”范式开始 ,便延续着反 1 2 0回的《红楼梦》的基本思想。“红学”的真正意义 ,应以主题学为骨干 ,涵盖作者学与版本学。曹雪芹是 1 2 0回《红楼梦》的真正作者。高鹗续书说不能成立。王国维的“红学”范式 ,是新红学的创始模式。美学批评学、文艺心理学、史学索隐学、文学考证学等学问为“红学”的研究拓展了无限的空间 ,形成了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繁荣显学文化。《红楼梦》从“真事隐去”说 ,说是南京梦 ;从“假语村言”说 ,即是北京梦。 2 1世纪的红学 ,不是反对《红楼梦》 ,而是支持《红楼梦》的  相似文献   

4.
独树一帜的红学观──评《红楼寻真录》马谦卿甘肃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夏荷同志所著的《红楼寻真录》一书,对一系列的红学问题。提出了自己崭新的看法,真是石破天惊别开蹊径,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一、“甄土隐”的新解释《红楼梦》一开始,就有个人物叫“甄士隐”,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中国六十年红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可以发现社会历史批评派、索隐派、考证派等诸种学派的学术特征以及"泛文化"倾向在红学中的表现,在指认上述批评范式不同程度遮蔽了<红楼梦>审美视线因而其诠释维度有限的同时,也应当肯定它们在红学发展史上曾起过的作用,由此可以对红学的突破契机、发展前景进行期待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研究中的一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缘起1979年,美国的余英时在香港发表文章,提出了《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论和“红学革命”论。余氏的论点是批评和轻视红学研究中的已然存在的各个流派,认为那些都要不得,至少是到了“山穷水尽”、“眼前无路”的地步了,一个“红学革命”应当或已经出现了。两篇文章都不短,但撮其要旨,就是为了倡导这场颇曾动人听闻的“革命”。近些年来,红学界的情况依拙见看来,是貌似繁荣兴旺而实际上新的建树不多,确实需  相似文献   

7.
一、“红学”的内涵:也可说,什么叫“红学”。我们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研究《红楼梦》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研究《红楼梦》,才称其为“红学。”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也是我研究《红楼梦》几十年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刘梦溪在《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上发表的文章《红学五题》中的第五节《马克思主义与红学》,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通常有一种说法,从一九五四年批评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以后,开始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红楼梦》。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因为在一九五四年之前,《红楼梦》研究的主导的观点和方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国内两本“红学史”专著,一本是郭豫适的《红  相似文献   

9.
由新近成立的武汉红学会等20多个单位发起、湖北大学、武汉教育学院和湖北师范学院主办的“首届当代红学研讨会”,1988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湖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16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提交论文110多篇。会议宗旨是对近四十年来当代红学研究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全面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开拓红学研究的新局面。与会代表大都认为无论是旧红学、新红学,都有自己的成就,也存在着很大的偏向与不足。近十年来红学在拨乱反正之后已取得不少成绩,特别是在资料的整理和出版方面进展很  相似文献   

10.
“红学”:一个二百年的混沌岁月二百年前有了本《红楼梦》,二百年间便有了“红学”.“前红学”、“旧红学”、“新红学”、“新新红学”,一路过来自然是热闹非凡,为学术界添了不少学者和著作.做少年时读《红楼梦》,只觉得男男女女风风月月,煞是荡漾灵性,不觉峨尔也做起红楼的文章来,从此算真正知道了“红学”.我一个幼稚的想法是,好端端一部小说,究竟有什么必要又是如何在“红学”里被弄得反反复复、天塌地陷!于是,我直觉的判断是,“红学”一开始是不是就误入了迷途?  相似文献   

11.
红学研究的新视角与新阐释──《跨时代的超越──〈红楼梦〉叙事艺术新论》读后胡邦炜李庆信的红学专著《新论》出版后,即以一册见赠。翻读一过,获益非浅。我认为此书的研究视角和阐释方式,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红学研究领域,象《新论》这样采用“现代化”的全...  相似文献   

12.
由对《红楼梦》的研究而形成的“红学”已历经百年。如今“红学”已发展成为与“敦煌学”、“甲骨文”地位相当的中国三大显学之一。多年来,红学领域争论不已,热点纷呈。《红楼梦》的原型问题就是多年来争论的热点之一。这也很自然,因为搞清作品的原型(模特、蓝本)是...  相似文献   

13.
尽管《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完”、“论不尽”的巨著,但是当你面对那汗牛充栋的“红学”成果时,说不定也会油然而生“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觉[1]。王颖卓的新著《红楼人物新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出版)似乎无法逃避“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宿命,起码在书名上是这样,尽管也已经加上了一个“新”字。但《红楼梦》中的人物不会因为已被“论”过或“新论”过而不能再论。从读者批评角度看,文学文本具有未定性,文学作品的意义是有历史性的,即意义是历史地生成的。“一部作品的艺术特点在初次显现的视野中不可能被立刻感知到……一部作品实际上…  相似文献   

14.
致力于红学研究的开拓与深化——读《红边漫笔》余悦最近,有幸读到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先生的大作《红边漫笔》(华艺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虽是隆冬时节,但在那行云流水般的字里行间,令人又一次感受到新时期红学研究的扑面春风,体悟到作者致力于红学研究开拓与...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年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之后,我又有幸参加几次全国和地方的红学讨论会,亲眼看到我国广大红学研究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研究曹雪芹与《红楼梦》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良好成绩。对近年来红学研究中出现的这种新气象、新形势,我想,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古诗来形容,或许是较为恰当的。故借此为题,作一些简要的回顾,供同志们研究。一、红学的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  相似文献   

16.
红学与美学     
一红学与美学,是两个多少有点儿令人尴尬的学科。红学赫赫扬扬,被视为或自视为与甲骨学、敦煌学鼎足而立的“显学”,同时又有人对它的“合法性”表示怀疑乃至否定:研究《红楼梦》这样一部文学作品和研究别的文学作品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怎么就称起专学来了呢?美学的情形也与此相似,自从现代分析哲学将传统美学宣判为只是面对一些“假问题”而浪费智力的“形而上学”之后,美学家们便有点儿拿不定主意了:是否确实有些什么是需要美学来研究的?前些年美学曾在我国很红火了一阵,几乎也算得是一门“红学”了;即使除去那些因美学这名字悦耳迷人而把它作为装饰品使用的东西,也还有数量可观的美学著述、译作让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围绕着对“红学”的论争,不时有波澜激起。一方面红学文章有增无减,大有“红水”泛滥之势,另一方面非难之声也时而发出。“红学”研究似乎确实存在着某种危机,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呢?然而,危机并非等于死亡,而是酝酿着某种突破。红学中“探伕学”的兴起正是这种突破的一个开始。“探佚学”的产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八十回后原稿迷失,现在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程伟元所续。“探佚学”的任务是要探讨曹  相似文献   

18.
“新红学”创始人之一的俞平伯 ,他的治红经历曲折多、反复大、忏悔深 ,一生中曾经历过三次“发现”大关 ,每次“发现”都是一次自我否定也是一次自我超越。他以自己治红的经验和体会 ,告诫红学界人 :不能再“自毁长城” ,做“反《红楼梦》”的事了。他的三次大“发现”大“超越” ,使他彻底挣脱了“新红学”的羁绊 ,彻底抛弃了脂砚斋和脂伪本 ,成为学人崇敬和学习的楷模 ;他的思想和精神 ,也为新世纪的红学进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蔡义江先生的《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一书(以前简称蔡著),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在2004年10月出版,全书22万字,凝集了他近十年间红学研究的心得。蔡先生是红学名家。二十多年前,他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问世以来,累计已发行上百万册,风行海内外;近年又由中华书局易名《红楼梦诗  相似文献   

20.
在红学史上,从18世纪中叶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到20世纪20年代“新红学”诞生前的《红楼梦》研究,学界统称“旧红学”。由“旧红学”到“新红学”的变革,《红楼梦》“甲戌本”的发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是1927年,胡适偶然购得一部仅残存 16回的《红楼梦》早期稿本过录本,书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为第一回楔子中称此本经“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故称“甲戌本”。这个抄本的发现在学界引起了轰动,之所以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