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俄国自我未来主义的领袖伊戈尔·谢维里亚宁十月革命前的大量诗歌的分析研究后指出,谢维里亚宁的诗歌创作的最突出的特征是:以出色的诗歌艺术展示膨胀的自我。他的“未来主义诗歌”就像是一部个人的颂歌,其重要主题之一便是对自我的歌颂,宏扬自我乃至自我崇拜,他一再表现自我歌颂自我,突出自我,只是出于一种自我崇拜———赞扬自己的天赋,品味自我膨胀的感受。同时谢维里亚宁又是一个单纯幼稚的诗人,一个儿童式的人物,他的诗歌总是显得天真浪漫,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和险恶的人世,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直至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一个时期内,俄国文坛上,现代主义的各种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包括未来主义)相当流行。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在不同场合,对未来主义曾发表过多次评论,构成了整个列宁文艺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 列宁关于未来主义(更确切地说,是俄国未来主义)的论述大体上可分为二个部分:一是对未来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一个文艺流派的基本态度和总的看法,二是对未来主义文艺作品的具体评论。当然,这两部分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俄国意象派是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四大流派之一 ,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突出特点是承续了西欧意象派 ,并加以发展 ,形成了其诗歌“形象第一”的特点 :只重意象而否定内容 ;强调意象的独特性 ;诗写得更长 ,意象的跳跃更大 ,反映生活的面更广。  相似文献   

4.
俄国象征主义是俄国现代主义的先声,是其白银时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力的流派。它独特的诗学视角和鲜明的语言特色,引发了俄国诗歌的又一次复兴和繁荣,成为俄罗斯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表现在神话化、音乐性、暗示性、法术性和层次性5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俄国象征主义是俄国现代主义的先声,是其白银时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力的流派。它独特的诗学视角和鲜明的语言特色,引发了俄国诗歌的又一次复兴和繁荣,成为俄罗斯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表现在神话化、音乐性、暗示性、法术性和层次性5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文化氛围下,中国新诗的多向发展走向了黄金时代,产生了不同风格的诗流派:1.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新月派”:2.着重抒内心感受,强调情与智、自然律动和心灵律动相结合的“象征派”;3.借鉴外国现代诗,又结合自己民族传统而创造了诗的散文美的“现代派”;4.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而要求诗歌为现实政治服务的革命诗歌。  相似文献   

7.
丸叶诗派一向被认为是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但在实际研究中.唯有现代主义的艺术探索和审美特征被不断强调。事实上,无论是从九叶诗派的诗学主张还是从其创作实践来看,作为一个诗歌流派,其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不应被忽视。在自我与世界之间思索的自觉使九叶诗派追求的现实主义获得了更为阔大和深邃的内涵.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刘克庄以“吟咏情性”为诗歌本质,但受先秦儒家诗教观念和宋代理学思潮的影响,他的诗歌观念存在着重性轻情的严重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世教说”为核心,把有益世教作为诗歌的基本职能;虽然不完全排斥诗歌抒写个人情怀,但主张加以儒家道德礼教的限制和约束;主张以诗歌颂美时政,反对讽刺现实和抒写个人的穷愁牢骚。这一切使得他的“情性说”没能突破传统思想的牢笼,给他的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以极大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不断创新中追求不朽--马雅可夫斯基未来主义诗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俄国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早期 (未来主义时期 )大量的诗歌创作的分析研究后 ,指出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诗歌体现了作者追求创新与不朽的伟大创作气魄。马雅可夫斯基未来主义时期的诗歌创作主要是抒情短诗和五部长诗。其不断追求创新与不朽的特点与作者的性格有关 ,他精力旺盛 ,渴望创新 ,同时又特别希望在当代生活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这些体现在他诗歌创作中 ,便表现为竭力追求创新与不朽 ,这一总体特征在其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均有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运动派”是二次大战后英国最重要的诗人流派,他们的诗学观念影响很大,争议也多,本文论述了其中三个紧密联系的方面:以平凡为美的美学观;主张因循传统格律的形式观;强调情感和理智相结合的本体观。作者认为,这也是他们有意识地反对浪漫派和现代派而力图恢复和发展英国诗歌传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俄国著名诗人亚力山大·亚力山德罗维奇·勃洛克一生创作的诗歌的深入分析研究,得出一个响亮的结论:勃洛克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先锋精神与公民意识的交织与融合,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较之纯象征主义的神秘、虚幻多了一份明朗、厚实,而较之纯公民诗,则又多了一份含蓄与韵外之致。勃洛克诗歌的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向往彼岸与关注现实的并存与融合;第二,沉入自我心灵和思考知识分子与公民的命运相互交织融合;第三,革命与道德的交织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魏晋六朝时期绘画凭借与《周易》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并从"象"的维度发现了自身的个性价值,这种独特价值在于绘画之视觉形象的存在方式是圣贤体道的重要途径。绘画在寻求独立美学价值的过程中找到了彰显自身存在的经学化价值和"自治"领地,使其与诗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成为可能。另外,诗因为其语言载体"言不尽意"的固有缺陷,构成了需要绘画性介入其中的召唤结构,这就意味着绘画为诗设立规定性、绘画性为诗所效法不可避免。诗开始自觉地以绘画的视觉性为范,走上了诗的"象"化历程。于是,诗与绘画在艺术行为中开始相互凝视、互为补充。诗画互补观念也由过去的绘画"诗化"的单向过程,进入诗画互为标准的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宝卷与道教     
道教最根本的特点是把深奥的哲理与炼养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 ,明清时代民间宗教的宝卷深受这种特点的影响 ,逐渐成为道教影响下层民众的中介物之一 ;道教与民间宗教在炼养思想上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4.
齐梁宫体诗向来以靡艳著称 ,被斥之为“色情文学”。从道德角度看 ,这种判断固然有道理 ,但作为一种文学现象 ,我们还须从文艺的角度去审视它。它的价值在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学自身的本位回归。宫体诗在写实技巧、描绘修辞、音韵格律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为后来唐代诗歌的繁荣起到了投石问路的作用。另外 ,宫体诗产生的背景也值得我们注意。魏晋南北朝这一特殊时期所孕育出的宫体诗无论从文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分析都包含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湖北诗歌形成了特征较为明显的基本品格,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失。古楚文化的浸染和农业文明的积淀,一方面铸就了新时期湖北诗歌现实主义情结、忧患意识、理性色彩、荆楚风情等基本品格,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新时期湖北诗歌创新意识不强、创作手法单一、诗歌精品匮乏等缺失。在今后的创作中如何保持优点、克服不足,这是湖北诗歌界和理论界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明初诗学批评家高棅编选的《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的唐诗选本,也是以评选结合方式来体现自己诗学批评思想的重要的诗论著作。尤其是其唐诗分期理论,在广泛吸收唐末以来唐诗分期学说的基础上,正式确定了四唐分期说,显示了唐诗分期的批评史意义,对明代唐诗学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诗歌阅读作为一种艺术欣赏,其行为目的,行为方式等均有别于其他文本的阅读。诗歌阅读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审美享受;在行为方式上,诗歌阅读呈现出明显的来回往复的行为特征;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发挥视听感受和想象,从而使作品的潜在要素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俄汉语祈使范畴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祈使是俄汉语共同使用的语法范畴。俄汉语祈使范畴的语义基本相同,但语用功能相差较大。汉语是分析语,俄语属于综合语,富于形态变化;汉语动词无体的区别,俄语动词则分为完成体动词、未完成体动词和兼体动词。体是俄语动词的核心语法范畴,与态、时、式、人称等其他语法范畴相比,体处于特殊地位。在祈使句中动词体的不同,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同。另外,动词祈使式的人称还受到亲疏关系、年龄、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