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是弗洛姆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借助"自由"概念,弗洛姆完成了社会批判理论与精神分析学说的结合,即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结合。弗洛姆赋予"自由"概念的这种"纽带"功能,是该概念涵有社会理论与精神分析学的双重维度",自由"既是伦理学、政治学中人的本质和权利,又是精神分析学中人的心理"孤独"。在弗洛姆的理论中,"自由"概念的显性是心理学的,但同时又潜含着社会理论的价值蕴意,由于这两个维度的意涵之间缺乏明确的厘定和界说,而使得弗洛姆从"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自由"有明显的理想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陈爱华 《江海学刊》2015,(2):40-46,238
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围绕"道—德形态"的基本问题,弗洛姆揭示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二律背反、理性—人所蕴涵的二律背反;围绕"伦—理形态"的基本问题,他揭示了当代人与自身力量的关系被作为商品的知识所中介,进而导致人与其自身力量的二律背反;围绕"伦理—道德形态"的基本问题,弗洛姆指出,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缺乏设计"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之眼光,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二律背反。如何才能消除或者超越上述的二律背反,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弗洛姆试图从伦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构建基于生产性的人道主义—普遍伦理学。然而,在方法论上,他囿于人本主义伦理学及其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的运思,脱离了现实社会基础,在实践中只能是一种"乌托邦"。  相似文献   

3.
评弗洛姆的社会健全理论伍荣华纵观国内外对于社会问题的研究,西方学者一般都持批判的态度,即指出或评击社会弊病的较多,这方面可见之于萨特和法兰克福学派。而弗洛姆却从哲学的角度,用社会分析和心理分析的方法,对社会伦理与人本伦理作了透彻的分析,不仅指出了人类...  相似文献   

4.
“拯世救人”的乌托邦──评弗洛姆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张伟一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洛姆审视当代社会,发现西方和前苏联在内的整个工业比世界,已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这不是经济危机、政治危机,而是人的危机。这表现在,近一百年来,西方工业社会创造了巨大物质财...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2016,(3)
弗洛姆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通过对资本主义危机的批判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其批判方法的特质通过从个体异化的生存方式考察危机、从个体心理意识的变异解读危机、从个体进行道德革命扬弃危机得以展现。社会心理批判构成了弗洛姆研究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论特色。弗洛姆关注社会个体,侧重于对资本主义危机进行微观解说,微观视角促成了弗洛姆批判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贡献,但他又过分强调微观革命,由此亦决定了其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成海鹰 《学术论坛》2008,31(1):10-13
弗洛姆生活在科学技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二十世纪,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感受使他有足够的洞察力和智慧深刻揭示人的生存处境.他提出人道主义伦理学,旨在建立健全的社会和健全的人格.他看到人的孤独处境.希望藉爱拯救人类.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不同,他认为爱不仅是情感,爱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为了更好地理解爱的艺术,他提出"爱四要素说",即关心、尊重、责任、认识.这四种要素浓厚的伦理学色彩,构成了弗洛姆理论中的爱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7.
人道主义伦理学以人自身的可能性与幸福为旨归,而实现这两者的前提就是人要是"自由"的人。弗洛姆正是以对"逃避自由"的批判为逻辑起点来揭示人对真正自由的渴望,而此种自由的实现又必须依托于"生产性人格"的塑造这条进路,从而构成逻辑完整的伦理体系。以马克思道德理论来反思弗洛姆的伦理体系,则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西方诸种社会思潮中,确乎还没有哪一个流派或学说象存在主义这样对西方现代哲学、伦理学、政治、以及社会实际生活等方面,发生过如此浩大而广泛的影响。它以其独特的人生关注吸引了包括东方、东欧在内的差不多全球人类的注意力,深深渗透于西方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市民群体的生活方式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存在主义是20世纪人类文化现象最突出的象征之一,无疑也是现代西方伦理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系当代西方一位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有关人的问题探索,特别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问题进行研究,写下了许多重要著作,对当代西方世界青年一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本主义伦理学就是他整个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伦理学,正如他本人所说,是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和自由放在中心位置上的一种思想体系;它强调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它所信奉的准则是:一切伦理规范的确立都必须以对人本身的认识为依据。弗洛姆试图恢复人在整个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尊严,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他把对人性的认识看作是确立伦理规范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性作用,这就使得他的许多观点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试图对弗洛姆的伦理思想进行一些考察。  相似文献   

10.
现代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归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环境伦理学一直存在着两大对立的派系: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它们关于环境的价值观念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积极的意义,但又都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而可持续发展观则以其丰富的内涵、新颖的思想包容和超越了这两种对立的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当是现代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弗洛姆修正弗洛伊德理论后提出的两个新概念--"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的分析,阐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人的自我异化的进一步深化.但弗洛姆对此并不悲观失望,他提出了人本主义的伦理学以应对这种情况,这一思想到现在还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兰克福学派秉承西方人道主义的价值立场,立足于当代西方社会现实的变化重构了唯物史观,把理论重心转向了微观政治领域的问题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批判、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和社会批判,提出了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乌托邦理论,从而构成了其理论发展的问题逻辑,形成了其现实性和批判性的理论传统.其理论探索无论是对于我们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还是正确看待当代西方社会的新变化、新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范春燕 《中州学刊》2004,(2):138-140
马尔库赛被西方有些人称为"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从人道主义出发,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思想糅合在一起作为其理论根据,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并在"修正"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有三种主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弗洛姆人本主义:一是现代工业社会和现代人的处境,二是弗洛姆独特的个人经历,三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三者共同形成了弗洛姆人本主义的思想根基与理论风格,弗洛姆人本主义由此构成人本主义发展链条中颇具特色的一环。它以综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有关人的学说为基本模式,批判性地揭示了现代人的处境,力图重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新的和谐。本文试图解读弗洛姆人本主义的理论意义,揭示其理论局限,对其理论得失做出评价。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对弗洛姆入本主义的形成和…  相似文献   

15.
<正> 乔治·爱德华·摩尔(1873—1958),是新实在论和英国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摩尔在哲学上是新实在主义者,在伦理学上则表现为直觉主义。他建立的直觉主义伦理学开创了西方资产阶级伦理学发展的新阶段——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发展的阶段,因而他被推崇为本世纪西方伦理学的开创者。他的伦理思想,直到今天对西方伦理学仍然发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对摩尔伦理学说的几个重要方面作一分析和评述,并就其对我国目前伦理学研究的意义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近年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非常流行。而弗洛伊德的后学弗洛姆的著作,更为流行。我想原因很简单,弗洛伊德注重个人的心理分析,而弗洛姆注重把这种心理分析运用于社会。仅弗洛姆的代表作《爱的艺术》一书,我所见到的译文版本就有五、六种。这本书的确能够代表弗洛姆的风格:深入浅出,论理透辟。但此书所讨论的理论究竟有什么价值,为何有这么大的影响,我想,还得从这本书本身谈起。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新左派理论家在新左派运动形成之初开展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争论。这场争论主要涉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斯大林主义的人道主义危机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问题。此次争论促进了新左派运动内部的理论革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推动了英国新左派运动和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这场争论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在英国进行本土化的一次尝试,它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解偏差。  相似文献   

18.
方幸福 《江汉论坛》2012,(3):119-124
弗洛姆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我已经迷失:他们贪婪的欲望达到极致,但自然的本性、情感和人格却被压抑和扭曲。弗洛姆对现代社会和人的问题的剖析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见到大量表征,文学研究亦可借助于这一理论,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9.
自由是一个崇高而又神奇的字眼。几千年来,人们为追求自由倾注了多少激情,付出了多少血汗。美国心理分析学家和社会学家、新弗洛依德主义的创始人埃里希·弗洛姆分析了现代西方社会的群众心理,在1941年发表了《逃避自由》一书,惊世骇俗地提出了“逃避自由”的命题。该书从初版到1961年期间共再版了二十一次,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被誉为20世纪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现代中国语言学中的人文性研究从理论来源、研究实践、基本特点三方面作了历时性的描述。认为这一时期的汉语人文性在理论上有着中国传统语言学、西方语言学、苏联语言学三方面的来源;在研究实践上主要体现为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论文,专论性的著作是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这一时期的汉语人文性具有以下一些特点:联系的现象主要是社会文化,主要研究领域是文字与词汇,研究活动开展是零星、掺杂着进行的,缺乏独立的学术品格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