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804-806
《欢乐之家》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成名之作。她在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既遵循了传统的自然主义写作手法,又融入了新的理解。华顿的注意力集中在信仰、爱情等方面,她对社会环境论的处理与众不同。这些为我们在分析作品和探讨自然主义观的表达方式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蒋青林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83-87
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其语言创造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对语言的表达与修辞方式,是女性小说写作成为可能的关键所在。笔者就此分三个阶段阐述了当代女性小说范式的演变:嵌入男性词语世界并力图取得认同;与男性词语世界进行"破开",专注于女性自我的语言建构;回归词语世界本身,重新审视两性的现实与经验世界。梳理当代女性小说范式的递嬗演进,有助于深刻把握当代女性小说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邱敏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83-87
伊迪丝.沃顿写作战争的方式跟一般男性作家和一般女性作家写作战争的典型方式都不同:她总是以一种尽力接近前线而不真正踏上前线的姿态写作战争。这一写作姿态在其战争小说中主要表现为对不适于上战场的男性主人公的塑造、以及对前线与后方之间的中间地带景观的描写。沃顿笔下的中间地带为我们了解一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现实囚笼中的精神自由--从《纯真年代》的人物塑造看伊迪丝·华顿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仲敏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6):66-68
女性意识在<纯真年代>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伊迪丝·华顿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女性梦想最大程度地张显出来.而华顿的启示是男权社会有一定的规则,女性如果超越这一规则,就有可能在精神领域实现一部分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蒋青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51-53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不仅在定义上,而且在“写什么”、“怎么写”和“用什么语言”这些根本性问题上都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它们又在挣扎着突围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个“陷入”和“突破”过程还在反复进行,将来无疑还会继续下去。对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对将来的女性小说创作与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庞晓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发展轨迹,以对女性生存状况和生命经验的书写,赢得了文坛的"半壁江山",成为无法忽略的"亮点"和"热点".诸多文本在对女性意识探寻、表达的过程中,释放着女性解放的能量.不容忽视的是,这种释放的表达,也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与缺憾.追问女性意识表达的趋势,探究女性文学的得失,对女性文学创作乃至女性真正的解放,有着本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青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3):42-45
张承志是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他深刻地体会到主流汉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势压力,于是在他的创作中,主动地亲近了那些被"他者"化、边缘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从地域的选择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成功地实现了为被"他者"化的文明立言的目标,使那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文明重新被发掘。可以说,张承志成就了被"他者"化中的文明,同时"他者"化的文明也成就了张承志。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掀起女权运动的高潮,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兴起,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得女性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女性发展。通过对女权社会主义女性观进行梳理并分析其限制性因素,联系当前我国女性生存和发展的现状,提出今后我国女性发展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女性作用,实现社会发展中的两性和谐。 相似文献
9.
陆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90年代的女性文学 ,避开了性别政治简单分裂的危险 ,融敏锐的性别体悟与宽厚的人间情怀于一体 ,从跨性别外视点与女性内观点“联网”的角度进行自我审视、世俗关怀及对于历史、文化的多重思考和全息化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禹建湘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1):71-77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中国女性主义文论已基本建构完成,但也存在一些理论盲点或不完善之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学者以一种多视角的姿态,开辟了新的女性主义文论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