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红楼梦》的篇章衔接手段。拟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分别从指称衔接、逻辑衔接和词汇衔接三个方面来探讨《红楼梦》实现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与《红楼梦》相关的人文素养类课程在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红楼梦》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围绕《红楼梦》开发的课程衔接中小学语文教育,形成了贯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红楼梦》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使红楼梦课程成为高校思政课程资源建设的优秀范本;面临时代的选择和现实的挑战,《红楼梦》为创新实践类课程建设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工具,尝试对《红楼梦》中《癞头僧嘲甄士隐诗》的五个英译本进行逻辑语义关系、主位结构和衔接系统的对比分析,以展示在翻译中考虑语篇纯理功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期号页码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分专题自动检索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语言风格差异 初探中国现代诗的发展试论庄子散义的艺术结构试论《红楼梦》中的把字句称文小而其指大,举类迩尔见义远论梁信新作《赤壁之战》 《红楼梦力后四十回的京腔京味儿 一一兼与“杜芷芳说”商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理论体系的一大特色,就是《红楼梦》文化文献集成和学理建树的相结合。另一个特色是对《红楼梦》文化范畴的张力与文学的关系的系统全面的研究。依据对范畴性质的意义的认知,从历史文化语境、文化思维意识和传统文化艺术三个的角度概括文化张力对文学影响的差异。《论稿》中关于《红楼梦》文化范畴对文学的叙事功能的多方面阐释,构成了《论稿》理论体系最重要的内容。该书的文化子范畴,涉及到了历史、习俗、意识、艺术、园林、服饰的方方面面。其囊括的文化范畴之广、之全,不仅是目前《红楼梦》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而且更重要是作者着眼于文化范畴的多样性,去涵盖《红楼梦》文化的个性。胡先生的研究成果对实现《红楼梦》研究第三次转型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的亲属称谓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有着很大的差异。《红楼梦》中包含了繁复的亲属关系称谓,因此本文拟就《红楼梦》作为例子,利用称谓、文化及语用原理对亲属称谓的翻译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既可以用自己的观点、经验解释《红楼梦》,也可以用《红楼梦》的故事、见解来解读自己的经验、观点。我们如果只是谈自己的创作显得狭窄了一点。在这里说明一下,《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其实《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毛泽东主席曾经有一句名言:中国有什么呢?中国有悠久的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众多的人口,另外还有一部《红楼梦》。那么,什么叫《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呢?我今天着重谈的是《红楼梦》里面所表达出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文化现象是《红楼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红楼梦》文化现象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涌现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大量的研究文章,是近30年来红学领域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红楼梦》与中华传统文化总论研究、《红楼梦》与精神文化现象、《红楼梦》与物质文化现象、《红楼梦》与域外物质文明几个方面。这些研究,丰富扩大了《红楼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着力于大背景下整体画面的描绘,注重剧情的连贯性,讲究以故事情节的铺叙取胜,服饰秀雅工整,润泽明丽,涉及人物全面。而以改费派为代表的晚清《红楼梦》绘本和以戴敦邦为代表的当代《红楼梦》绘本则是侧重描绘故事剧情的精采片段,在画面形式和内容上与孙温绘本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思想的关系,内涵丰富,值得花精力加以清理探讨。宗教文学和受宗教影响的文学,都是"宗教与古代文学"这一专题的研究对象。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虽不一致,但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即,在宗教与古代文学发生关系时,我们的研究是聚焦于与文学有关的"宗教"还是聚焦于文学中的"宗教"。从"《红楼梦》与宗教"的角度切入《红楼梦》研究,不难发现,在《红楼梦》与宗教的衔接处,最富魅力的是想象力的世界,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关于"《红楼梦》与宗教",根亮的思考是达到了相当深度的。根亮指出,曹雪芹所说的"色"不仅仅是指男女之间的情色之好,应该是就整个现实人生而言,既包括物质世界又包括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人物繁多,称谓复杂,在众多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对称谓语的影响。本文以杨宪益夫妇所译之《红楼梦》为例,通过其亲属称谓词的翻译比较,来看其译出过程中造成的文化内涵的缺失,并试着探讨其在一定范围内的弥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诸多英译本中,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合译的版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是一部影响较广的完整译本,尽管该译本在保留原著语言风格特色和关注译文读者阅读习惯及感受方面已做得很出色,但有些部分,尤其是既集中体现了曹雪芹善于设伏的笔力,又包含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特色的金陵十二钗判词,译文虽有独到之处,但也反映出翻译的局限性。为此,尝试直接译出原著的影射、暗指之处,以期更好地帮助译文读者对原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为判断杨本《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版本性质,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将杨本前八十回的原有回目与现存十二个主要的《红楼梦》版本回目进行比对,重点分析了杨本独有的十回回目。分析结果表明,杨本的回目与其他版本相比表现出不完善的现象,这或可说明杨本前八十回目有《红楼梦》早期文本的痕迹,杨本前八十回回目应属于一个产生于程本之前的、早期抄本《红楼梦》中的回目。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角度比较《红楼梦》饮食名称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杨宪益和Hawkes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为依据,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对小说中一些典型的饮食名称如六安茶、老君眉、奶子糖梗米粥、饺子、莲叶羹、茄鲞等的翻译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词汇语义必然打上文化烙印,隐含不同文化内涵,所以语言翻译必须是建构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体现在其语言的绘画美、修辞美和节奏韵律美等方面。众多英译本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和霍克斯的译本,译者以非凡的文学功底再现了《红楼梦》原作风采,给读者带来美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长达5万余字的中医药翻译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具有重要的作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观为中医药文化的翻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与研究方法,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在翻译中,二者也是交替使用,有时会合二为一。对比两译本发现霍译本与杨译本都采用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的策略,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文章从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观出发,通过对比杨译本和霍译本的得失为中医药在文学中的翻译找到一套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论《红楼梦》杨译本中语用意义的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学认为世界是由符号组成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看作是各类符号系统中的一个符号。运用社会符号学理论中的翻译标准“意义相符,功能相似”来评析《红楼梦》的杨译本,认为杨宪益夫妇深刻地领悟了原著的语用意义,而且成功地在译文中传递了这一意义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原著中有大量的典故,有些出现在对话中,有些出现在叙述中,还有些出现在诗词中。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的英译本中,对典故的处理独具匠心,分别采用了直译加注释、直译、意译等方法。比较三种方法,以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在保证理解无困难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直译无注释只适用于一部分典故的翻译,而意译则相对损失了较多一些信息,不能充分体现原作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文化背景看《红楼梦》的翻译——以金陵判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对这部文学巨著的翻译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以金陵判词的两种翻译——杨译和霍译为例,试图从历史文化背景这个方面来分析《红楼梦》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及其成因,并提出自己对《红楼梦》翻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介绍了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对《红楼梦》中大量能体现汉民族语言文化特色的社交指示语进行大致的分类,并从它的两个全译本中挑选了典型的译例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语境动态顺应视角探讨其英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