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是新时期德育教育的难点、着力点和热点。加强隐性课程可以改变我国现行德育课程结构的缺憾;加强隐性课程可以改变我国现行德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缺憾;加强隐性课程可以改变我国现行德育课程实施与评价中的缺憾。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的渗透性教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 ,人们纷纷探讨新的方法与模式。近几年人们特别关注用渗透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寓德育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 ,在各方面渗透德育思想。因此 ,我们应从德育渗透性教育的概念、高校实施德育渗透性教育的必要性与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 ,人们纷纷探讨新的方法与模式。近几年人们特别关注用渗透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寓德育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 ,在各方面渗透德育思想。为此 ,我们应明确德育渗透性教育的概念 ,认识高校实施德育渗透性教育的必要性 ,探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加强研究生德育建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研究生主体性;德育与培养结合,树立全新的德育理念;以党建为载体,积极发挥三个方面作用;建立德育长效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健康发展”等全新的德育教育理念、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德育的效果是与教育情境、德育教师、德育内容、德育形式以及被教育者密切相关的。作为德育活动的主动者的德育教师所应具备的思想信念与在实践中建立起的威信,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而教育内容于被教育者接受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亟待解决好德育层次性和目标性的关系、外围教育与内化过程的关系及其现实性。德育形式必须面对变化的被教育者及社会环境,回答时代的挑战,并造成进行利于德育教育的优化环境——德育情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价值观多元化而不断出现的社会负面事件,对高校德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从开辟德育教育新阵地、改变德育理念、提升大学生哲学素养以及创新教育内容等方面不断努力,化解社会负面事件对高校德育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信仰,是大学德育的终极追求。就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精神的德育功用,进而提出以大学精神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是实现德育教育的价值目标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谭向阳 《船山学刊》2006,(3):183-185
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低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德育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这种实效性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因此,寻求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充分发挥德育载体的作用,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接受德育影响,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程爱民 《南方论刊》2012,(12):104-105
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德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结合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际,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试图提出改进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期望能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高校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包容多民族文化传统的德育是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多元文化德育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向,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德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德育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并具体分析了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现代转化和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提倡学校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主张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实现德育教育的方法主要是立志、克己、内省、涵养、主敬、格物致知等。总结朱熹的德育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当代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德育教育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德育低效的原因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忠华 《学术论坛》2005,(1):173-177
造成我国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德育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德育理论对德育实践的指导功能弱化;二是世界上多元文化的初步形成,带来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困惑;三是惟科学主义给人类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四是我国的德育实践存在许多偏差与缺失。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中职生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不失为一条事半功倍的途径。本文以"文以载道"为切入点,从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两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的问题,从而达到"文道统一"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4.
德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之一。传统的德育难以培养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所要求的道德品质,体育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社会性、身心合一的特点为高校的隐性德育开辟了一条实践途径,利用体育活动自然、和谐、愉快的氛围进行德育教育容易为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德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弘扬与尊重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是德育自身运动规律的必然要求。主体性德育遵循德育教育的客观规律,成为现代德育的主题。对主体性德育的内涵进行哲学思考,探讨主体性德育的哲学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德育教育 ,与转型前的德育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这个时期 ,应当抓住时代特点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以适合当前社会的现代化德育思想为指导 ,促进道德主体的人格提升为目标 ,建构以核心价值及健全道德人格培育为重点的德育内容体系 ,使知、情、意、理、行融于一体。同时 ,要借助多学科之智慧、社会多领域之参与 ,为沉闷的德育教育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17.
德育观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核心 ,是关于德育教育的地位、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的思想理论体系。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 :1.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 ;2 .必须确立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 ;3 .必须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作为德育的主教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统一是构成完整高校德育课程的理念。针对我国忽视隐性德育课程的现状,从加强领导、配置教师和强化管理三方面将隐性德育纳入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高校德育教育,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水平和效果,是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隐性德育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教育功能,丰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中的隐性德育内容,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在公关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明确德育目标,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