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翼星编著的《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一书于1992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在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比较中深入阐发和重新评价列宁哲学思想的新著。全书分正篇和附篇,正篇阐述列宁哲学思想,附篇选编了国外学者有关列宁哲学思想的若干评论。这本书从世界观的高度维护了列宁主义及其理论基础,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论证透辟,富于现实意义。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术观点新颖。作者立足于现时代来反思20世纪20年代以来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进程,从广阔的历史背景出发,论述了国际范围内关于列宁哲学思想争论最多的十个课题,揭示了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质,发展进程和理论贡献;列宁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特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作者所论述的十个课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传统课题作出新的阐发,如:列宁主义的实质和列宁哲学思想的特点;怎样评价《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怎样评价列宁对辩证法的贡献?怎样评价从《唯批》到《哲学笔记》的发展?这虽是些老课题,但作者以新的论据作出了有分析、有说服力的回答。例如,列宁主义的实质是什么?西方学者把它归结为单纯的俄国现象,否认其国际性;斯大林则过份强调了国际性的方面,完全忽视了它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时代需要一种哲学、一种精神、一个方向。列宁主义是 2 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的思想对 2 0世纪的社会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然而 ,物换星移 ,随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 ,列宁主义及其哲学思想受到严重的挑战。在 2 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 ,列宁主义的命运究竟如何 ?列宁主义及其哲学思想还有没有现代意义 ?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最近研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翼星编著的《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一书 ,深感该书对澄清思想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坚信…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国际风云变幻,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和暂时困难的情况下,正确评价列宁主义及列宁的哲学思想,回击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列宁主义的挑战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任,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张翼星同志新著《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一书既是研究列宁哲学思想的新收获,新成果,更是一部捍卫列宁主义的力作。该书并分为正编和附编两大部分。正编标题为“列宁哲学思想与当代现实”,它共分十章。该编针对西方学者,特别是西方“列宁学”对列宁哲学思想的歪曲、肢解、诘难,结合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某些理论缺陷,系统地阐发了列宁哲学思想的来源、实质,论述了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和关于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两大构想及其现实意义,还列宁哲学思想的本来面目,涉及、深化了列宁哲学思想研究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附编标题为“国外学者对列宁哲学思想的若干评价”,摘译了西方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以“研究”列宁的名义,对列宁主义进行肆意的歪曲、诬蔑和攻击。这种所谓“学术研究”是资产阶级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严重的思想政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列宁哲学思想进行歪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图否定列宁哲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为此,他们制造了种种谬论,本文在此略加批驳。 一 批判把列宁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起来的谬论。 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列宁的哲学观点“同马克思的观点是不相容的”;Z·A·约尔  相似文献   

5.
列宁主义是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新世纪初提出的哲学问题,特别是两大构想——把唯物辩证法系统化和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最富于生命力的生长点,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必不可少的思想源头和理论根据。 加强对列宁哲学思想和整个列宁主义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6.
重庆出版社近期出版了张翼星先生编著的《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以下简称《命运》)一书。该书分正篇(列宁哲学思想与当代现实)和附篇(国外学者对列宁哲学思想的若干评论)两大部分。正篇由10章构成,前9章的内容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列宁主义总体问题。作者着眼于社会主义实践和意识形态斗争的现实,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估、列宁主义理论贡献和历史遗产的考察,以及对列宁主义的国际性和民族特色的分析,揭示了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质。第二部分是关于列宁哲学  相似文献   

7.
列宁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内容十分丰富和深刻。如同任何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哲学思想一样,列宁哲学思想的产生有它的客观历史根据和理论来源。现在,当我们面临着现代西方哲学家对列宁哲学思想的诘难时,正确阐述它的理论来源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哲学思想与一般职业哲学家的思想有重大区别,而且,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哲学思想,有某些新的特点。西方的某些学者,从西欧中心论出发,囿于传统的观念和偏见,对列宁的哲学思想采取轻视的态度,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论战任务,不顾列宁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和整体性,片面地歪曲  相似文献   

9.
对于列宁的哲学思想,我们必须持发展的观点,看到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续和发展,它本身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怎样评价《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笔记》这两部著作,特别是怎样看待这两部著作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把握列宁哲学思想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国际评论中的一些主要倾向  相似文献   

10.
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列宁的哲学思想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不一致的,反对把列宁看作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所谓的不一致,主要有四点: 一、列宁把物质或物质世界看做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它就是认识的对象,而马克思则把认识对象看做是依存于人的意识的人化自然。二、列宁把辩证法首先看成客观世界的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创造主观辩证法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离开我们已经六十个年头了。列宁不仅率领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列宁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列宁主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马列主义理论宝库中列宁哲学思想这一份珍贵的思想遗产呢?对待马列主义,一要坚持,二要发展,把理论上的坚定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列宁时代观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时代观深刻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学习和领会列宁时代观,可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列宁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深刻认识和理解列宁时代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之后,托洛茨基对列宁进行了恶毒攻击和诋毁。为了保卫列宁和维护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斯大林先后发表了《悼列宁》、《论列宁》、《论列宁主义基础》等著作,精辟地论述了列宁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其国际意义,深刻地总结了列宁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许多新贡献,透彻地阐明了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揭露和批驳了托洛茨基的攻击和诬蔑,捍卫了列宁主义,论证了无产阶级“新式领袖刀最本质的特点,刻划了列宁的光辉形象。四月二十二日是列宁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今天重新学习斯大林《论列宁》等一系列著作,回顾一下伟大导师列宁的崇高品质中几个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这对于教育我们的干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列宁哲学思想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884 - 1904 年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主题的早期阶段;1905 - 1914 年以《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为标志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发展阶段;1914年以后以《哲学笔记》为核心的后期哲学思想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思想发展过程,《哲学笔记》是前两个阶段研究主题的综合与升华。  相似文献   

15.
列宁有关管理的思想和理论,是一个尚未引起人们充分重视,未被人们充分发掘的宝库。研究列宁的管理思想,对于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管理和管理哲学的研究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一、管理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主义的核心问题之一。列宁对国家与革命的问题作了极其深刻、十分精彩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包含  相似文献   

16.
乌拉吉米尔·伊里奇·列宁在一九二三年所写的著名论文“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在列宁主义——苏联共产党和各国共产党与工人党的丰富的胜利武库中,占有光辉的位置。这是伟大列宁的最后的论文,是党与苏维埃国家的奠基者和领袖的政治遗嘱,它们对於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列宁在著述这些论文时,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已在其发展中走过五年的道路。这几年当中,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苏联人民,胜利地结束了反对  相似文献   

17.
西方"列宁学"在列宁主义的历史起点、思想来源和理论本质等问题上提出了各种新奇的观点,并据此对列宁主义展开批判。本文透过这些互不统属的学派和观点的综合考察,依据列宁思想发展的客观进程和思维逻辑来揭示列宁主义的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18.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我们这个时代的旗手,离开我们已经七十年了。然而列宁的事业是永存的,列宁主义仍然在照耀着全世界一切被压迫的民族、被剥削的阶级广大劳苦大众,沿着历史前进的航流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9.
列宁是当代卓越的革命家和政治家,这是人们普遍承认的。但列宁是不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这在国际范围舆论中,却有着明显的分歧和争议。一般地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内部,除了第二国际时期的一般思想家以外,长期以来,对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充分肯定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和专著中,大都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以“哲学家列宁”、“列宁和哲学”为书名的著作曾多次出现,至于论述列宁哲学思想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的专著就更多了。匈牙利的著名思想家卢卡奇,在列宁逝世后立即出版的《列宁》一书中,把列宁看作“一贯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家”法国和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的哲学遗产表现过极大的兴趣,出版过一系列研究列宁哲学思想的著作。法国共产党的著名活动家让·柯尼奥在论述列宁哲学思想时曾经指出:“二十世纪哲学思想发展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可以说,在列宁主义与同时代革命家的思想的关系史中,再也没有象它同卢森堡思想的关系这样生动曲折、丰富多彩了:他们并肩进行了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考茨基中派主义、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斗争,与此同时,他们又在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上展开了争论,甚至互相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些争论和批评引起了西方“列宁学”的极大兴趣,也可以说,在西方“列宁学”对列宁主义与同时代革命家的思想的关系史的研究中,再也没有象对列宁主义同卢森堡思想的关系这样兴致勃勃了:几乎没有一部西方“列宁学”的著作在研究列宁主义的发展史时不研究卢森堡的思想,不研究他们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