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1995年改革发展对策宁夏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一、1994年经济运行基本态势判断(一)总体判断:1994年是宁夏经济自1991年转入正常运行以来第四个全面匀速发展的年份,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匀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有...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运行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资源战略安全等理论有明确区别。导致国民经济运行安全各种因素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可归纳为四大类:一是主观意识的原因,如社会弱势群体的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适应能力等;二是国民经济运行系统总量不平衡的原因,包括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产品供需不平衡以及资金供需不平衡等;三是各种制度实施滞后的原因,如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制度滞后等;四是各种体制的不合理、不完善,如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社会公共卫生系统不完善。针对这些原因,应从主观意识、国民经济运行系统总量、制度、体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原则和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3.
一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可以有不同的组合状态,各种不同的组合 状态所引起的经济后果是极不相同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国民经济运行正常,经济发展稳定;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国民经济运行不稳,经济增长波动。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通常又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在这种状态下,轻则出现经济萎缩,重则出现经济危机;一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在这种状态下,轻则出现物资供应紧张,重则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与否,是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可观测变量,关系国民经济运行稳定与否,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首先就在于不断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均衡,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4年前三季度,大庆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经济总量继续增加。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拉动社会消费持续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各项存款持续增长,各项贷款略有下降,信贷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及特点(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均有较大提高截至2004年9月末,全市GDP实现971亿元,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23.5亿元,增长17.6%;第二产业840.8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106.7亿元,增长14.3%。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指出:实行“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完全正确的。我认为要顺利推进、实现这两个转变,都有赖于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公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从体制转变本身来说,通过改革,建立新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乃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作;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说,搞好国有企业、公有企业,提高国有经济、公有经济的效益,乃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6.
面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积极促进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应重新审视国防经济建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增加军民技术转移投入,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改革军事采购制度,在国防经济内部引进市场规则和商业竞争规则;建立高度弹性的国防动员制度和军民一体化的国防经济体制,加强国防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肖璐 《江西社会科学》2002,(Z2):174-175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它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社会资本、解决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公有制经济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在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模式时,不少同志深受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本文试图集中评述流行于我国的几种主要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以考察其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选择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运用数学方法建立关于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数量模型,以说明国民经济运行中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一般数量关系;并将1952—1989年山西省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数量模型中各经济变量相应的统计值和估计值列于一表,以说明这段时间内山西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特征。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数量模型为了研究和正确说明山西省1952—1989年间国民经济运行的历史状况,我们首先应建立一个关于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数量模型。  相似文献   

10.
1997年是自治区实施"九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我区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都比较有利。从当前全国的情况看,经过三年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平稳实现"软着陆",新一轮经济周期性增长前景在望。从我区宏观经济运行轨迹看,总体经济运行己进入周期性扩张阶段,景气不断上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针对当前新疆宏观经济运行的环境和条件,下阶段宏观调控取向是:"以稳为主、稳中求进、适时微调",基本稳定目前投资、消费、贷款的增长界限,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11.
2003年福建省宏观经济出现了稳定持续增长的好势头:三次产业持续增长,三大需求增速加快,速度、效益、质量基本统一,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经过十年回落调整,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底部基本盘实,福建经济正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即经济平稳增长期。随着福建省经济增长基础和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持续加强以及国内外经济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预计2004年福建省经济将继续平稳增长。但是在福建省经济发展过程也受到诸多外部环境约束,潜伏着一些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不利因素。推动福建经济平稳增长的对策思路是: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夯实经济长期增长基础;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福建产品竞争能力;推进“土洋结合”战略,充分发挥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源、启程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使埋藏在亿万农民心底的渴望变革的意志开始萌动,久经曲折而艰难运行的我国农村经济重新获得了一次全面振兴的历史机缘。农村经济新体制的框架初步显现;农业获得的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使其担负起维系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乡镇工业的历史性飞跃;农民向着富裕迈进:这一切作为农村改革成就的辉煌标志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然而,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变动是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紧密联系的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贯穿这一过程的一个规范化事实和普遍规律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值总额和总就业量中农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所占比重逐渐上升,服务业所占比重则可能相对稳定;当人均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服务业所占比重则可能呈上升趋势.这就是配第一克拉克定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宏观经济结构剧烈地发生变动,使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和带动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分析和把握产业结构变化的模式、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正确指导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待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高经济增长和高通货膨胀没有内在联系。经济增长和通胀有四种组合状态,“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组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发展方向与未来趋势。构建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寻求高增长和低通胀“双重目标”的结合点,从我国改革15年来的历史轨迹看,年均经济增长率9.3%、物价上涨率6.4%,属最佳结合点。要构建好这一模式,必须遵循四条基本原则和解决五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解决好两大课题,一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真正走出一条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渐进式企业改革效益的问题李新春我国在过去十几年通过经济改革而使得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从制度变迁所选择的路径上来说,主要是由于我国从总体上采取的渐进式改革模式。一、渐进式改革的效益递减尽管渐进式改革带来了明显的改革收益———报酬,但愈来愈多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革经济体制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体制转轨”与“增长转型”同步推进,相辅相成,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的历史时期所有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商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流通部门,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个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行集约经营,努力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是传统的“倾斜战略”所导致的农业劳动效率的极度低下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危机。从1978——1998年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忽视农业不仅农业发展滞后,工业也无法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失去平衡;相反,重视农业,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整个国民经济也将处于良性运行之中。我国的制度安排必须探索和找到一条工农协调稳定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农村改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率先走了一步,冲击了产品经济意识,积累了改革的经验,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农村改革开放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以往的改革,主要是基本上完成了农村微观结构的改革,同时形成了农村市场体系的初步雏型。由于农村经济的运行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20.
广东经济学会最近举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座谈会。到会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弄清这一目的,对于当前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改革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为生产而生产的观点,自觉或不自觉地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因而在两大部类的关系问题上;在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上;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上;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上;在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