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毕业生“啃老族”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已经习得较丰富的知识,有一技之长并获得被社会公认的学历文凭,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害怕进入激烈的就业市场转而退出就业或处于游动就业状态,部分或全部依赖父母,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此乃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畸形现象,对于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毕业生自己都是十分有害的。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研究这类群体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其产生的根源和危害,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这一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老龄化问题研究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啃老族”的存在与继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更使得老龄化问题“雪上加霜”,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啃老族”未来生活,急需采取相应的对策和举措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总工会9月3曰发布的《上海职工劳动就业状况分析及趋势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上海的失业者中,有38.5%为35岁以下青年,这些处于就业黄金年龄段的年轻人因没有工作,经济上不得不依靠父母,成为“啃老族”。  相似文献   

4.
一些年轻人心高气傲,对工作期望值高、价值观出位,在择业上“高不成、低不就”。这种“就业压力”催生的新一代“啃老族”成了一种社会新现象。  相似文献   

5.
王改玲 《职业》2011,(14):32-33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中国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巨大就业压力,尽管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实际就业需求却呈逐年下滑趋势。当大量的劳动力面对相对有限的就业岗位时,必然引发激烈的就业竞争。  相似文献   

6.
百合网投放的一则"逼婚"广告遭到公开抵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父母逼婚"现象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父母逼婚"现象的产生有文化层面的因素,也有制度层面的因素,是父母对子女婚姻的理想预期与现实中子女婚姻实践存在出入而出现的。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发现,"父母逼婚"现象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代际之间关于婚姻问题的一种冲突,是一种"中国式的婚姻焦虑"。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变迁的过程。而这一社会变迁的主要特征就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它是决定社会利益结构与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最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分层还没有形成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形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公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的考察调研,笔者发现,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普遍关心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在毕业生的诚信就业上.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这是一个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逐渐深入,大学生就业难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经常出现一种恐惧感,产生心烦、失眠、焦虑、吃不下饭,容易发火;在人际关系上也出现与亲戚朋友很少说话甚至与父母亲不愿意交流……凡此种种,我们将这些现象称之为大学生"就业综合症",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透视高校“急嫁族”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前,一些高等院校中出现了"急嫁族",这种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个人、教育、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急嫁族"出现的原因,并从改变认知偏差、保持合理成就动机、保持心理弹性三个方面分析"急嫁族"的自我调适策略,使其能正确认知、具有自我价值感,进而增强社会适应性,从而积极应对就业压力,获得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佛系”就业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主要矛盾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物质生活提高的前提下,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在解决自我同一性的危机过程中,大学毕业生面对压力竞争显现的“内卷化”的自我保护。大学毕业生“佛系”就业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就业相差甚远,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维度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2.
杜利人 《老年世界》2008,(20):14-16
所谓的“啃”老,也就是吃老、靠老。说到“啃”老,传统的方式多指物质和经济上的,比如大额的结婚费用由老人支付,等等。而今,“啃”老已不再单纯指经济上的,它已延伸至学术与专业、求职与工作乃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最近—段时间,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议题的探讨相当活跃。然而,都不免要正视这样一个怪圈:社会管理越是加强,社会问题越是增多。社会管理似乎陷入一种不断内卷、越加复杂却停滞发展的局面,这一现象可称之为社会管理中的“内卷化”现象。“内卷化”(Involution)一词源自拉丁语Involutum,意为“转或卷起来”。  相似文献   

14.
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压力。众多毕业生及其家庭对此已深有感触,一些专家学者也为之忧虑。但时至今日,仍有人在坚持扩招,并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出一整套看法。其论点可大体归纳为:一、“大学生待业事属平常”。持此论者认为,我国扩招前就有大学毕业生待业现象,发达国家也不乏待业者,因此,现在有大学生待业也不足为怪。对这一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15.
张茗丽 《职业》2012,(12):27-28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结构转型期。2008年,广东省实施"双转移"战略,使珠三角企业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先进的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在竞争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技工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毕业生深受用工单位欢迎。但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技校毕业生迫切希望能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然而,想在职场脱颖而出也非易事。除了专业素质、学历水平等常规条件外,社会资本在学生谋职及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笔者将以技校毕业生谋职为切入点,根据工作情况以及比较有代表性的个案访谈,探讨社会资本对技校生谋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寒梅 《职业时空》2008,4(4):115-116
2007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495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增幅达19.9%,已超过当年新增就业岗位计划的50%以上,虽然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同时,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常常遭遇"性别歧视"。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的专题调查也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的经历。可见,"性别歧视"已成为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首要障碍,很多德才兼备,学有所长的女大学生因此失去公平竞争和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徐迅  方雅静 《职业》2008,(33):67-68
<正>对多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表明,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派遣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大部分,同时还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合同就业、灵活就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工作,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收入,这也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就业"。但近年来,出现了"NEET",即非被雇佣、非继续深造、非接受相关培训的现象,以及部分毕业生仅仅因为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出国、  相似文献   

18.
陈成  逄博 《职业》2012,(8):72
大学生就业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一些文化、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高校中,不少大学生甚至有毕业即失业的悲观情绪。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目前,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以前的旧观念上:只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8,(36):7-7
<正>眼下正是2009届大学毕业生招聘求职双选会最集中的"季节"。"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自从十年前开始高校扩招,几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是"严峻的",但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无疑将面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的总和。个体的道德修养不仅体现在他的文明举止上,而且是整个社会和谐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文章从个体道德失范视角出发分析了霸座这一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且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