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就广西参与构建泛北部湾经贸合作的角色定位、基本思路、产业布局、重点领域、合作方式、对策建议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当站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结合广西区域经济的特点,将泛北部湾经济圈建设纳入到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并对泛北部湾经济圈经贸合作动因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最后从广西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圈经贸合作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帆 《社会科学家》2005,(1):170-172
本文分析了广西如何运用后发优势理论,借助我国加入WT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西部大开发、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这些外部条件,实现国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在泛珠三角经济区投融资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国有企业相比 ,其在创造社会财富 ,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因此 ,中小企业理应得到充分发展的一切充分必要条件。然而 ,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解决融资难问题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泛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地位及融资现状 ;然后分析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 ;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要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圈,首要任务是使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企业能够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命脉,因此如何保护好企业的技术创新成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简要阐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产权制度在哪几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进行了保护,明确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金融支持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苏辛 《学术论坛》2007,(1):110-115
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第四个重要沿海经济区域。金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对经济区的发展至关重要,离开一个功能强大的现代金融体系,经济增长将会受阻。文章分析了当前广西金融运行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金融如何支持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滨 《学术论坛》2004,(6):143-146
在中国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的各省区中,历史上惟广西形成了"无东不成市"的格局,其原因有二:一是两广间天然的交通孔道优越,为各省区所不可比拟;二是经济落差最大,使广西成为粤港辐射的优势最大区域。两因相叠,造成了广西全省性"无东不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7.
呼包鄂经济圈中小企业集群培育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经济圈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战略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经济圈中小企业集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呼包鄂经济圈中小企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和规范票据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市场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票据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各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迪琼 《学术论坛》2012,35(1):113-115,123
广西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单一,抵押担保难度大的困难,与广西区外和东盟各国引进外资竞争激烈。文章分析了广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要抓住北部湾开发的契机与泛北部湾经济金融合作的机遇,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广西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体制,提高广西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迈向21世纪的南中国经济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述的南中国经济圈,包括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四省区及香港、澳门、台湾.我们将从南中国经济圈出现的背景分析入手,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南中国经济圈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在分析目前南中国经济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南中国经济圈能否从目前的经贸合作马上向经济一体化过渡的问题.通过对南中国经济圈区域整合和一体化的经济、政治分析,得出在目前一些根本性的障碍得以消除以前,一体化进程将难以起步,因而继续大力发展正常的经贸往来和具体的合作,尤其是加快粤港澳经济的融合,仍将是南中国经济圈在迈向21世纪过程中发展的主导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纪良纲  李钢 《河北学刊》2007,27(6):218-222
随着全球范围的技术东进和中国境内的南资北移,着力增强沿海经济、全力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就成为新时期河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在东北亚经济圈的广阔视野中,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商品流通的作用对于加速河北沿海经济隆起至关重要。以"泛东北亚流通平台"为基准,营建覆盖整个东北亚板块的新型商品流通体系与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河北雄据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动外向型商品流通发展。加速河北沿海经济隆起,不仅形成东北亚经济圈西部的关键一环,而且利用东北亚经济圈的资源集聚和市场拓展,亦可进一步加快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  相似文献   

12.
黄滢 《学术论坛》2012,35(10):155-158,194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中的重要主体,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立足于《中小企业促进法》相关规定,界定了中小企业立法的核心价值,分析了广西中小企业政策法规的定位,结合立法理论基础,提出构建广西中小企业促进型政策法规框架的见解,以推动广西尽快出台地方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改善广西中小企业外部环境,促进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广西特色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泛北部湾合作区域是广西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文化发展战略问题上,广西应发挥自身极具差异性和丰富性文化资源的优势,认清构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文化的基础,重视泛北部湾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大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从而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促进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清代广西城市发展呈现以下地域性特征:沿江走向、因水而兴;四大城市分区鼎立,全省首位性城市缺失;外来商人作用远大于本土商人等。当前,推进广西城市发展应大力推进广西交通建设,构建全方位的便捷交通网络,重视发挥水运特别是“西江航运”的作用;城市发展中应注意发挥四大城市的历史优势,同时建设一个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心城市;应在坚持区域开放与合作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区域社会分工,主动承接来自广东的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开创“泛珠江三角洲”城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制糖工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发展制糖工业有利于促进和带动广西经济发展。然而,加入 WTO将会使广西制糖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世界规则、资金和市场,深化广西制糖工业体制改革、加快制糖工业技术改造及扩大食糖出口,以利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珠江三角经济区的逐步形成,CEPA带来的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市,所有这些都给广西民营企业集群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和估价这些环境因素将有利于广西民营企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快广西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斌 《学术论坛》2006,(7):125-129
积极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建设,是广西近几年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展的工作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面对“中—越‘两廊一圈’”的发展态势,广西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更需拓宽思路,以新的思路和对策推进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前制约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资本断流、融资无门。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把搞好国有中小企业的重点放在“放开搞活”上;要开放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资本市场,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充分拓展一切可利用的融资渠道,使沉淀与分散的资金流动起来,向中小企业聚集;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与监控体系,完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龙裕伟 《学术论坛》2008,31(1):108-112
首次中国一东盟理论专家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三个新经济试验区之一;通过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以使南中国海变成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内湖";泛北部湾合作要建立符合各方利益、开放式的次区域合作模式;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点区城是环北部湾地区;泛北部湾合作要充分突出海上合作;要利用"东西经济走廊",开通中国-东盟运输与旅游"直通车",早日实现运输和通关便利化;以搭乘中国经济增长快车为合作主线之一,把北部湾发展为中国向东盟直接投资(FDI)的跳板来推进泛北部湾合作;动员政府、企业及企业家、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力量广泛参与泛北部湾合作;重点推进"两廊一圈"合作;发挥广西在泛北部湾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联合广东、海南等地区共同推进泛北部湾合作等.  相似文献   

20.
以珠江流域贵州段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个案,分析了贵州境内黔东南、黔南以及黔西南州珠江流域境内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流域(区域)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性、自然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交融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站在珠江全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高度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发珠江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措施.提出建立珠江全流域大旅游开发思路,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基础上,打造"珠江全流域旅游文化走廊",建立"珠江流域旅游走廊"管理协作机构,以及大背景、大范围、大运作的珠江全流域旅游文化走廊开发的营销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