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杰 《国际人才交流》2007,(12):F0002-F0002
10月29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与以色列驻华使馆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庆祝以色列外交部国际合作中心(以下简称马沙夫MASHAV)开展国际合作五十周年暨与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合作十五周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和来北京参加2007中以建交15周年活动的以色列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齐皮·利夫尼女土分别在纪念仪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利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有关专家编写的一份报告,记述了中以两国正式建交之前的科技交流活动,其中专门介绍了几位以色列入的在华经历和所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1982年中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说来巧得很,我们采访叶乐谋参赞的当天正是中以两国建交15周年的纪念日.叶乐谋参赞介绍说,15年来两国在许多方面都有交流合作,合作的重点在农业、公共卫生和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国约有60%的人口从事农业活动,中国近年还推广实施了新农村政策,使以色列和中国的农业合作进一步扩大、加深.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为中国与牙买加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中牙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中说,建交50年来,中牙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人民友谊日益加深。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蓝山咖啡、朗姆酒、香草蛋糕、时装秀……在2023年2月9日举办的中牙建交50周年招待会上,中国和牙买加两国人民以亲密的“邻居”关系再次向世界展现了飘香四溢的“友谊风味”,在招待会温馨的文化体验氛围中,中牙两国青年也进行了一场心与心的交流,彼此的友谊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和美国英语学会合作15周年,美国英语学会是一个非官方、非盈利的民间组织,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迪玛斯,该学会主席是温德林先生(KENNETHP.WENDLING)。1982年国家外国专家局与美国英语学会建立了合作关系,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双方的友好关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在过去的15年中,英语学会先后向我国的高等院校选派了40O0多名教师,他们中绝大多数能够遵守中国的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态度认真,同中国教师和学生友好相处…  相似文献   

6.
自中以建交以来,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与以色列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集团等,在农业、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开始了广泛的人才交流合作,成果斐然。1996年以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与以色列外交部国际合作中心(MASHAV)开始合作,在派遣人员赴以培训和邀请专家来华交流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经过9年的合作,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派遣了4个西部地区“县长班”、10个专业团组,约350余人赴以色列培训学习,以色列主办单位是外交部MASHAV机构,承办单位是农业部CINADCO机构。在单人培训项目上,根据MA…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07,(5):48-48
2007年3月21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市五洲宾馆举行了2007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合作备忘录签宇仪式。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分别代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政府在“2007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合作备忘录”上签字。合作备忘录的签订标志着继“文博会”、“高交会”之后又一国家级、国际性的盛会在深圳召开,标志着2007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正9月1日上午,"广发国际人才交流专项基金"合作与捐赠签字仪式在北京王府学校举行。这是国内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用于教育卫生领域国际英才交流与培育的专项基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陆明,北京法政集团董事长王广发,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主任苏光明、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陈化北等出席签字仪式。北京法政集团以及北京王府学校师生和社会人士等1300余人参加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9.
《国际人才交流》2011,(10):52-52
2011年9月15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北京举行了推广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认证新一轮合作的签字仪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12年的合作已步入更为成熟、稳定的发展新阶段。在新协议中,双方以推广美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其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认证为工作的主体和目标,为中国培养更多国际...  相似文献   

10.
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是国家外国专家局直属事业单位,专门为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训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与国外机构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1.
11月5日至9日,“2008中国-以色列农业合作周”在陕西杨凌成功举行,成为第15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的最大亮点之一,为科技兴农搭建了绚丽的舞台。合作周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以色列农业与乡村发展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陕西省外国专家局、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以色列驻华使馆农业处具体承办。在合作周期间,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以后,中法关系的历史上有过关系良好的蜜月期,当然也经历过比较波折的时期。2009年1月27日,是中法建交45周年,但也是在这一年,中法关系出现了很多的困难。本文试就新中国成立后中法关系的发展做一简要概述,同时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6月15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与吉林大学共建"吉林大学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吉林大学举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和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签署《国家外国专家局与吉林大学关于共建"吉林大学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并为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7日,"功勋外教"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今年是国家外国专家局成立六十周年。为纪念国家外国专家局建局60周年,《国际人才交流》杂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精心组织了"十大功勋外教"评选。"十大功勋外教"获得者分别是:为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奉献半个多世纪的北外教授伊莎白·柯鲁克;执教50余年、培养出30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吴雪莉;中国高校最早引进的MBA课程外籍教师之一,"厦门市荣誉市民"、厦门大学教授潘威廉;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才交流》2011,(4):52-52
德国科隆市经促局是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德国办事处在德国最友好的合作伙伴,也是对科隆与中国交流帮助最大的政府机构,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合作时间已久,为长期促进中德两国间人才交流合作付出了大量努力。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东,有一个大部分疆域被森林和湖泊覆盖的美丽国家,这就是芬兰。早在新中国诞生的次年,即1950年,芬兰共和国就欣然承认了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年恰好迎来了中芬两国建交50周年。回顾两国半个世纪的友好历程,展望未来彼此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充满活力的合作前景,令人备感欢欣鼓舞。在两国建交纪念日——10月28日,笔者走访了芬兰驻华大使鹿特宁先生。 芬兰驻华大使馆座落在北京光华路一座新建高楼的26层。因事先已有约定,进入使馆落座不久,大使便满面笑容地走了过来。鹿特宁大使,…  相似文献   

17.
李海  钟逸  王泱  王欣 《国际人才交流》2008,(7):I0004-I0004
200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拟于11月28日在深圳举行,这是这一国家级人才交流盛会连续第二年在深圳举行。2008年6月4日.大会组委会在鹏城召开第一次组委会会议。图①为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右)会见赴深圳参加组委会会议的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左)一行。刘玉浦书记表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既是一个招揽国际人才的平台,也提供了深圳与兄弟省市交流学习的良好机会.希望大会长期落户深圳,相信这必将对深圳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图②为大会组委会主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右).大会组委会主任、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左)分别代表国家外专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200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合作备忘录”。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08,(7):54-55
200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拟于11月28日在深圳举行,这是这一国家级人才交流盛会连续第二年在深圳举行。6月4日,大会组委会在鹏城召开第一次组委会会议,大会组委会主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和大会组委会主任、深圳市长许宗衡分别代表国家外专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200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合作备忘录”.宣告大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在中国人还对PMP非常陌生的情况下,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合作推出了PMP在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考试.这一年,有316名中国考生参加了考试,通过者为8 8人,通过率27.8%.  相似文献   

20.
2000年,在中国人还对PMP非常陌生的情况下,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合作推出了PMP在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考试.这一年,有316名中国考生参加了考试,通过者为8 8人,通过率2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