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岳麓山景区解说牌示现状与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说牌示是旅游景区解说服务中最基本、应用最广的一类设施.岳麓山景区目前的解说牌示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仍存在缺乏专业统一的规划、解说设计不够规范、设置不够完善、解说主体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为提高解说系统的有效性,岳麓山景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提高对旅游解说系统认识的基础上,对解说系统进行统一专业规划、定期管理和维护,同时规范解说牌示设计、完善设置、加强解说受众分析.  相似文献   

2.
体验视角下故宫解说牌示优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说牌示作为游客体验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我国旅游目的地在设计解说牌示的过程中多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很少参考游客的体验需求.以故宫为例,通过文献和实证研究,发现故宫解说牌示系统存在的问题.从体验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故宫游客行为特征,利用IPA法分析游客对故宫解说牌示设计相关因素的评价,发现故宫解说牌示亟待优化的3个方面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设计师和游客共创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体验视角下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重要性巳引起学者及管理者的关注,对景区来说,解说系统的研究和构建也越发重要.目前许多景区的解说系统都还不完善,以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说明旅游解说系统的现状,并从人员解说和物品解说两方面分析了云台山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现存的几个问题,最后结合云台山的旅游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合肥市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当前合肥市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的概况,分析合肥市游客特征和当前合肥市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建设状况,提出合肥市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建设的建议:适当设置电子解说系统,提升旅游解说水平;树立大旅游理念,各级部门在建设和规划时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等。  相似文献   

5.
6.
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博物馆的特点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博物馆解说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为我国博物馆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境解说系统规划SMRM模式,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环境资源发展现状为背景,从解说信息的发送者、信息传递媒介、信息接受者三个要素对国家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构建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应以提升游客游憩体验,唤起环保意识为解说目的,在充分考虑游客的旅游行为偏好及使用解说系统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多样化的解说媒介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  相似文献   

8.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实证地,应用单因素方差及样本T检验等分析方法对74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环境解说系统使用行为的群体差异。结果表明:男女群体在易用性认知、情感成分及便利条件等观察变量上差异显著;不同月收入群体对环境解说系统使用收费问题较为敏感;家庭结构中有未成年孩子的群体更倾向于使用解说系统;中青年组比老年组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效能;教育水平为本科的群体表现出强烈的使用环境解说系统的行为意向。研究结论对国内森林公园环境解说系统的建设及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旅游解说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系统。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确定为解说员、解说设施、解说信息、景区管理和解说受众五个一级指标,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了24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运用MATLAB7.5软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旅游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评估模型,且以南京中山陵景区的解说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应由导游解说系统、地质展览馆解说系统、地质遗迹解说牌示系统和地学科普实践系统等四部分构成,并对这四部分构成的特征和建设内容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指出太姥山解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应采取加强地方导游地学科普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尽快开放地质展览馆、加强解说牌示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以及设立解说效果评价制度落实科普教育功能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并流地区同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包括数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这些保护区域之间存在诸多重叠之处,导致管理体制不顺、与当地社区居民冲突不断、保护区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多种保护区域重叠的基础上,分析保护区重叠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重叠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保护区重叠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叠的保护区增加了当地居民负担的成本,并减少了原有的益处,多数情况下,它加剧了保护区的贫困.三江并流区域是我国保护区重叠与极度贫困并存的区域.立法、管理体制、参与贫乏等缺陷导致了更多贫困进而环境损害随之发生.因此,健全保护区立法并引进包括生态补偿、社区共管、惠益分享在内的制度设计是缓解保护区重叠对贫困影响的有效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13.
南极特别保护区管理权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特别保护区是南极条约及其议定书所建立的南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南极特别保护区的管理国依据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审议通过的管理计划在保护区内行使管理权,以实现对特别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通过分析保护区管理权实施的依据及实践,探究潜在的利益博弈,指出在南极“主权冻结”原则持续化的过程中,南极特别保护区内管理权的实施成为相关国家加强在南极实质性存在的有效手段。我国应积极参与到南极特别保护区的设立与管理事务,以切实维护我国在南极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贫困是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之一。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农村,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深入研究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探索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途径,直接关系到我国多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概况、内涵要义、重点方向、活动类型等予以总结评价.结果 显示:①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聚焦于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强调基于自然的旅游和环境价值,重视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始终关注社区参与的方式和贡献.②国内研究团队合作网络呈明显的大分散、小聚集特征,普遍认同生态旅游理念,其概念内涵在中国不断拓展,实践项目内容泛化.③国内研究侧重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发展策略等宏观层面,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解说教育、生态产品设计等紧密结合的实际操作途径及成效方面的研究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强调自然教育,加强社区共建共享,制定正负清单,强化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细化分区分类管控,加强空间用途管制的评估、反馈、纠偏全过程管理;深化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理论基础、规划实践、能力建设等实证应用研究,强化科研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6.
横断山区强烈的地形高差决定了滇西北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自然地理面貌的复杂性,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发展滇西北旅游事业的主题.分析了滇西北国家公园的区位、资源特征,提出了发展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宗教信仰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以云南省西部作为主要研究区域,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对宗教的信仰和认识后,认为青少年信教有门类多、民族特点突出、传播形式多样、调适机制完备等特点;其原因是民族习惯与家庭亲友的影响、宗教文化与教义的吸引、心理需要等,并提出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甘、青、宁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例,对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甘、青、宁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为西北民族地区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东巴绘画是滇西北地区纳西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研究三江流域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珍贵资料,主要包括竹笔画、纸牌画、木牌画和卷轴画这四种类型,《神路图》作为东巴卷轴画的旷世巨作,展现出了原始东巴宗教的古朴美,是纳西族绘画中极具特色的珍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与宗教研究价值。其作为纳西族与周边其他民族文化逐渐融合的产物,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巨大,《神路图》对于了解滇西北纳西族宗教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白、纳西、藏、傈僳、普米、怒、独龙等多个民族世居的滇西北地区为研究中心,试图展现民族间商贸活动与近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生活变迁间的具体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族际经济互动是促进近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生活转型的内在动力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