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南朝民歌在艺术上的特色,见仁见智,说法很多。不过,但凡提到这一时期民歌的,大都不会忽略以谐音造成双关作用这一点。确实,在现存五百首民歌中,不论是《吴声》抑或《西曲》,双关妙语都俯拾皆是,谐音双关成了最普遍的现象。当我们读到“明灯照空局,油燃(双关“悠然”)未有棋(双关“期”)”,“雾露隐芙蓉(双关“夫容”),见莲(双关“怜”)未分明”,“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百弄任郎作,唯莫广陵散”(分别以曲名“子夜变”双关男子之变心,以曲名“广陵散”双关聚散之“散”)时,谁也会不知不觉地倾倒在它们独特的艺术魅力面前,深深叹服民歌作者的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2.
PUN,双关?     
双关是英、汉语中都存在的一种修辞现象。但英语中通常译作“双关”的修辞格pun与汉语中的双关却不是完全等值的。二者在定义、分类、修辞功能与语法功能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双关广告语类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关辞格是广告语创作中常用的语言技巧,由于广告奉行“创意至上”的原则,讲究词语的锤炼,因此双关辞格在广告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运用。就其类型而言,不仅有一般为人熟知的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还存在着语法双关,甚至是非语言层面的双关,因而也呈现出某些与其他文体双关语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中外优秀双关广告语鉴赏出发,深入探讨广告语中双关辞格的类型,力求认识其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双关语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语的谐音或一词多义表达双重意义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的语言现象。在英汉双关语转换过程中,有时很难将原语言的各种意义都翻译成目标语,造成一定程度的意义损失或转移。英语中“pun”和汉语中的“双关”本身不完全对等,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都存在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中英文广告中的修辞手段"双关"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采用对比的方法,了解"词义双关"和"谐音双关"在中英文广告中的使用及某些方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双关这一修辞格,蕴含了深刻的语言、文化信息,因而双关翻译不仅仅是意义上的传递,也是文化的传递,近年来,译界已推翻了双关不可译的论断,但也承认“双关本身可能是不可译的,可译的是原语使用双关这一事实。”本文旨在探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文章风格对双关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趣译双关     
趣味是双关语的精神。双关语的功用在于使文章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翻译中对双关语的处理应注意突出其两层含义中的深层含义,以双关译双关是理想目标,前后对照法译双关可作为常用处理方法,对照包括形式上的呈现和语义上的契合。但也可降低难度系数,采用其他方式。首次提出“对照法译双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广告口号的双关修辞及其创作机理.其一,敏于发现,巧于联思,来寻求与广告对象密切相关的语言的双关效果;其二,善于对双头语言进行识别和判断,使其意涵恰切,双关合度;其三,双关语言应通俗明白地表达广告主旨,提倡“谈话对、淡化修辞,忌牵强雕饰;其四,双关广告词当以独具的说辞来攻取人心,忌“套板反应”,东施效颦.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修辞的研究似乎是“红学”园地中未经深垦的一块。拟就此抛几块引玉之砖。本文以“双关”开始,先举实例,后分析其妙用。 一 《红楼梦》里的双关语比比皆是,摘其要分其类如下: 谐音双关。 即利用同音的关系一箭双鹄。例如:  相似文献   

10.
双关是《风》诗中使用较多的修辞方式。其双关类型主要有四种:语音双关、语义双关、语境双关以及混合双关。语音双关也就是所谓谐音双关。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是《风》诗里双关修辞用得最多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释“宣”     
关于"宣"字,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从其词义系统看,它与"大"相关;与之同族的词,意义也都与"大"相关;以它构成的词,意义也与"大"相关。因此,"宣"的本义应是"大房子"。  相似文献   

12.
“更”与特殊成分词基本上是线性连接,不是直接组合。“更”除常规特征外,还具有反逼递进特色。“更” “特殊成分词……”的应用频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女性写作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显得更加色彩纷呈.九十年代的女作家已经不再是一些脆弱的自恋主义者或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她们的作品也呈现出更为强烈的个人化色彩.在真实的社会生活面前,她们已日益学会在现实的物质关系中重新叩问性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信息素养的含义、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入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中的作用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构式语法可以对现代汉语中的一些特殊句子(如“一锅饭吃十个人”)作出新的概括和解释。这类句子例示或详述的是双数量词构式。此构式的形式为 :含数量词的名词短语1 +动词 +含数量词的名词短语2 ,构式义为量供求平衡 ,即可供给量大于或等于需求量 ,供求相抵 ,需求得到满足。局部构式义的激活和表征涉及具体的转喻和隐喻 ,而构式的整体认知运作与容器概念隐喻有关。双数量词构式对进入其内的概念实体有约束和压制作用。构式凌驾于动词原义之上 ,对与构式义相违的动词实行禁入 ,对其他动词有一定的宽容和妥协。运用言语使用理论可对此构式的形成和使用加以解释。引入这一构式有助于解释汉语学界长期讨论的两个问题 :主宾的可易性和施事宾语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也说副词“一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义、语用、句法三方面入手,对大量语料①进行分类、替换、比较等分布分析,可看出“一定”实际上是“一定1”与“一定2”的共同形式。它们虽同为语气副词,但“一定1”侧重于情态意义,而“一定2”的主要作用是传信。从句法上看,能愿动词“要”与“会”可以作为区分“一定1”与“一定2”的形式标志。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出土文物材料与楚辞文本相印证的方法,重点考释屈赋“扬灵”及“灵”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社会学的观点从现代人社会化的理论含义、现代人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等三个方面,对现代人经过社会化科学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健康和谐地成长,成为现代社会所期望的“社会人”作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上博<诗论>的发现,对整个先秦<诗>学批评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一、在从孔门<诗>教到<毛诗序>的流传过程中,上博<诗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上博<诗论>对后世<诗>评具有指导性;三、上博<诗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篇中的语气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作为人际意义的语气在交际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不同的语气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文章从语境暗示、人际关系、连贯性和交际目的等方面阐述了语篇中语气的选择。第一部分阐述语气和语境的关系;第二部分阐述语气如何体现人际关系;第三部分阐述语气如何达到语篇中的连贯性;第四部分阐述语气的选择与交际的目的。其目的在于阐明选择恰当的语气,能实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