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品与文品.人格与文格的关系是评论界常涉及的重要问题。二者之间的矛盾与背离的现象.人们常举潘岳为代表论之。对潘岳的人品,人们依据《晋书》本传对潘岳“性轻躁、趋势利”拜尘贾谧等的记载.认为潘岳人品卑劣.因此对他的代表作《秋兴》、《闲居》两赋表现出来的希求归隐、闲居的情怀,常斥之为“失真”的矫情。“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夏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元好问《论诗绝句》)有的研究者则撇开以人论文,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隐逸风气说明潘岳等文人在作品中表达的隐逸思想是有其时代背景可寻,即使未付诸实践,也允许作家在脑中想想,所以在创作这样的作品时也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2.
从《闲居赋》看潘岳思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晋文人潘岳热衷仕途,对权贵甚至拜路尘,但在其作品《闲居赋》中却又高蹈出隐逸情怀,人品与文品看似矛盾。其实,只要我们细读《闲居赋》,仍然能在作品中看到潘岳仕与隐的思想,其文也并非矫饰。然而潘岳的思想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其中还流露着潘岳的安乐思想与审美情趣的雅化意向,只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潘岳《闲居赋》中的思想,才能较好地把握其《闲居赋》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谈《聊斋志异》中的人品与文品的一致性孙树木作家的人品与他的作品的文品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人品决定了文品,是文品的基石。人品高尚,文品则有源泉。否则便是无本之木。古人在评论书法家时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书法家与作家有同样道理。可见为人正直,则...  相似文献   

4.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元好问以诗闻名,然其词亦堪称金元之冠,有《遗山乐府》行世。民国以来,为《遗山乐府》作注的主要有两家:吴庠的《遗山乐府编年小笺注》以及缪钺的《遗山乐府编年小笺注》,两家之注,各具特色,其草创之功实不可没。笔者的《遗山乐府校注》在前人笺注的基础上,对遗山词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作为“二十四友”之一的潘岳,无论人品还是文品都屡遭诟病。本文试图以潘岳的人生经历为参照,通过对其作品的文本分析,探求潘岳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心态变化和创作感受,辨析其复杂、矛盾的情感诉求,力证元好问“心画心声总失真”的批评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6.
主张诗品、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是中国文学批评追求文学理想人格之美的集中反映.从先秦到明清,这种理论经历了"文如其人"理论的滥觞、"言为心声"的理论发展、"魏晋风骨"的审美性位移、"文以载道"理论的深化扩展、"文品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等不同阶段.随着时代精神的变迁和文学观念的更迭,历代文人学士对文品与人品之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品与文品的关系问题,前人早已有定论──"风格即人",文品决定于人品。歌德曾经说过:"在艺术和诗里,人格就是一切"①,在这里,歌德揭示了人品和文品的关系:作家的道德修养是属于人品的问题,而文学作品的好坏属于文品的问题,人品和文品之间尽管有一些复杂的情况,但就其实质来说,二者是一致的。一个作家如果具有高尚的人格,同时又具有创作的能力,他就会把自己高尚的人品渗透在自己的作品里。我国古代 文论总结了古代作家的创作经验,也一直强调"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周易·乾卦》主张"修辞立其诚",刘观看到了过去的优…  相似文献   

8.
元遗山《论诗三十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论诗三十首》置于我国文学批评史的坐标系中,将它与其前、其时、其后之诗论加以比较,较科学地评价其历史地位与理论价值。文章认为:《论诗三十首》对钟嵘《诗品》和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继承有发展,如对陶渊明、谢灵运、王粲、潘岳的评价比《诗品》科学、准确;又特别强调了《戏为六绝句》中并不突出的“别裁伪体亲风雅”,从而抓住了最根本最重要之点,对后世影响极大。《论诗三十首》切中金代文坛时弊,富有现实意义。其后,遗山又克服了《论诗三十首》中存在的一些偏颇与不足,提出了一系列更加成熟的见解,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潘岳人品和文品的关系历来是被后人评价褒贬不一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论述潘岳生前的三条史实来论证其人确实存在“人品和文品”不一致的现象,并分别从人格、思想、社会三个因素深入挖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在创作上,以诗的成项为最高,其词亦可谓一代之寇,有《遗山乐府》传世。余读造山词,每有所获,今录札记两则,以就教于方家。一、《木兰花慢》(赋招魂九辩)词手隼考辨。在《遗山乐府》里,《木兰花慢》调凡九见,其中“赋招魂九辩”一词日:赋招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对零落楼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匆匆,百年世事,意功名,多在黑头公。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淡淡长空。门前花柳又春风,醉眼眩青红。问造物何』心,村萧社鼓,奔走儿童。天东,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梦到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梦窗词提要》的得失辨正,发现《四库全书总目》词集提要的编纂思想自成体系,涵容了汉学考证与宋学思辨之长,即以汉学实证方法考评词集版本与作家身世,以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统观词人的交游网络与人格气节,以历史观念来观照词集的艺术价值与词史定位。在考量词人的人品与文品时,《总目》词集提要秉持“未以其人掩其文”的价值尺度,表现出超迈时代的开明通达的批评立场。   相似文献   

12.
潘岳是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之一,人们历来对其评价是"人品和文品"相分离。那么潘岳"人品和文品"相分离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直接因素:潘岳本人的性格;其二,现实因素: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三,深层次因素:秦汉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以来,形成了文人欲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必须依附帝王或权贵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全元散曲》收遗山十一首。其《人月圆》二首亦词亦曲,属变词为曲之作,《骤雨打新荷》是自制曲,其牌名《小圣乐》及对宋康伯可《大圣乐·初夏》的效仿,也属变宋词为散曲之作;其余《后庭花破子》二首、《喜春来》四首及残套二首皆属为当时俗曲作的歌词,与宋词的渊源关系较少或全无。商道、王恽等同牌散曲更接近原生态的民间俚曲,很有可能比遗山散曲出现得更早些。"变宋词为散曲始于遗山"之说不够妥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美学强调文品与人品的统一,认为文品是人品的投射与镜子。但是,文品与人品在很多情况下难以统一和协调,两者分裂与相互矛盾的情况在古今中外屡见不鲜。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在作者及其作品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环节,即“隐含作者”的形象。“隐含作者”与实际作者有时距离较近,但有时却差距甚大。“隐含作者”的艺术真实性是在读者与作者的双向交流中,不断超越双方的狭隘与局限而得以生成的。这个过程就是作者超越功利自我向审美自我生成的过程。而且,作者的这种超越,要经过内心的搏斗与灵魂的苦痛。因此,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时,既要看到作品对现实生活形貌的超越,又要看到作品对作者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袁守定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精于术数、吏治之法。就其文学思想而言,影响较大的多部文论史著作都没有袁守定之名,但时下已有学者就其对文学相关问题的论断作过专门探讨。相比较而言,袁守定最为人忽略的莫过于其八股文思想,他在《时文蠡测》中对八股文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同八股文的正统地位及教化功能,推崇"清真雅正"的文风,强调八股文的文品与写作者人品,追求自然的篇章结构,批评当时不良的学风。  相似文献   

16.
潘岳父讳,《晋书》作“潘芘”,《水经注》作“潘茈”。据古人取名之习,《晋书》所载当是。潘岳母族,《晋书》未载,据潘岳所作《悲邢生辞》和后人所作《邢峦墓志》《邢伟墓志》可考为曹魏河间邢氏。潘岳与王堪的关系,学界多以为姨表亲,其实当为姑表亲,且王为兄、潘为弟。潘岳与阮赡的关系,学界多以为潘岳为阮赡妻兄,其实亦为姑表亲,且潘为兄、阮为弟。  相似文献   

17.
“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都不是绝对真理,因为直接影响作家艺术风格的是其创作个性,而不是其现实个性。同时,一些伟大作家的风格往往不是单一的、凝固不变的,在许多情况下,文不如其人。所以,如果说作家的个性与其艺术风格,人品与文品有着直接的决定或对应关系,则未免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18.
美国费城的赛珍珠故居以及故居博物馆的陈列物品,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夫人一生在文学创作和社会公益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心的女性,一位文品与人品高度融合、善良与智慧完美统一的伟大作家,"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赛珍珠的文品人品及其人生境界的高度,展现了她永不褪色的"珍珠"般的美丽。  相似文献   

19.
第一名:金瑞锋 当选理由 风格无限,犀利睿智,想象奇特,意境深厚,善性鬼才,人品高于文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史料学角度入手,对《遗山文集》与《归潜志》两书中所记载的金代人物小传、对金代事物的评论、诗歌的史料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在人物传记方面,《归潜志》所记载人数多,但是多为汉族文人,即使非为汉族文人,其入选也是因为其文学素养较高,故身份重复较多;《遗山文集》中人物数量略少,但是身份多样,在宗教人士、女性、由金入元官员等三方面远远超过《归潜志》,其史料价值更大。在对金代事物的评论和诗歌两方面,《遗山文集》涉及到金代历史的各个方面,丰富程度较《归潜志》更大。故《遗山文集》史料价值超过《归潜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