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瑞峰、方坚铭、彭万隆诸位教授合撰的<晚唐政治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书以政局变迁为切入点,围绕政治、文人、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政治与文学互动的相关理论,阐述了晚唐政治格局的嬗变对文士政治命运、生存境遇、文学创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晚唐文学风尚的形成及内涵等诸多问题.全书资料翔实,论证精密,披阅之间新意叠出,时惬心目,下文述而论之.  相似文献   

2.
以异质文化为研究背景,针对非裔和华裔在美国社会相似的经历和处境,以非裔文学和华裔文学中代表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类文学集中展现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总结非裔和华裔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影响其文化身份建构的因素,探讨白人主流文化与非裔和华裔本民族文化各自对建构文化身份的影响,提出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双重性文化身份建立的必然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主流价值观反映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以及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青少年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意义重大,而文学素养的养成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词学研究,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是以“显学”著称的。然而,词学研究的重心始终是在宋词,相对来说,晚唐五代词研究要沉寂得多。这种状况,80年以来有了很大改观。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始广泛采用新视角、新方法来研究唐五代词。刘尊明先生的专著《唐五代词的文化观照》(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对唐五代词的繁荣兴盛作出了全面的考察与分析,挖掘出了在唐五代这个特定历史阶段词体文学创作兴盛发展的文化涵。乔力先生的系列论文分别对花间、南唐、中唐文士词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描述,探讨其各自的美学特征,杨海…  相似文献   

5.
在传媒时代,文学书写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学的变身不仅表现在文学与经济、社会、传媒之间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且表现在文学自身审美表达发生重大转换,同时还表现在文学向影视、图像、动漫、广告及新媒体大规模延伸.这种变身与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兴起和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的普及存在密切关系.后现代消费逻辑、文化的经济化、网络带来的文化民主和新的文化生产方式,构成了文学变身的文化背景与媒介动因.在跨媒体环境中,文学在变身的同时,也实现了新的突围.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82-87
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和各语种文学之间的交流史清晰地显示出,对于同一文学的接受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模式。这一现象,在中国学界对俄罗斯文学特别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接受中,体现得特别明显。纵观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对于俄罗斯文学的接受史,不难看出这种接受主要显示为三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三种不同的思路与取向。系统梳理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史,深入考察这三种模式,对于我们总结接受外国文学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异质文化为研究背景,针对非裔和华裔在美国社会相似的经历和处境,以非裔文学和华裔文学中代表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类文学集中展现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总结非裔和华裔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影响其文化身份建构的因素,探讨白人主流文化与非裔和华裔本民族文化各自对建构文化身份的影响,提出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双重性文化身份建立的必然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视角去研究重庆抗战文学,是一个很有前途和意义的学术路子。其理论前提有二:一是辨清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并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层面去建构文化的一套概念系统,使之与文学和诸学科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二是处理好重庆抗战文学的区域性与全国性定位问题,主张在全国性意义上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与盛、中唐社会相比 ,晚唐社会政治更为黑暗 ,晚唐科场更为腐败 ,士大夫精神也日趋萎弱。因而 ,其诗歌中的苦闷非常之多。作为晚唐时代的重要作家 ,温庭筠诗歌就集中展示了晚唐时代的社会生活 ,尤其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愤怒与生不逢时的感叹。  相似文献   

10.
从一种文学现象的探讨到成为跨文明视野下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一部分,文学误读和文学变异的研究越来越指向跨文明对话和融通的时代命题。从文学误读和文学变异产生的深层原因,再到其可能产生的建设性的价值和意义,构成我们进行文学误读和文学变异研究的出发点;而面对误读与变异可能引发的价值失范和文化互信危机,构建多元文化生态,并保持这种文化生态的动态生成性,才是文学误读和文学变异研究的理想出路。  相似文献   

11.
文学场论文论以习性、文化资本、文学场建构了一个社会文学艺术的形成、运行、作用的社会模式和社会学解释,为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提供了一条文学社会学的思路,把文学艺术作为习性、文化资本、文学场的实践性产物,揭示了文学艺术与社会权力的关系,以新的方式阐述了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实践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理解和阅读城市,需要从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开始。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了城市的社会风俗人文信息及其发展变化,而且也是传承和发掘城市优秀文化、塑造和展示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与增强市民认同感、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手段。当前,天津文学创作及研究蓬勃发展,特别是《天津文学史》的出版,首次绘制了天津文学发展流变的全貌,为天津文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从文学与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津味文学与城市民俗文化,地域文学的文化精神、文化意义、文化功能、文化共性、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展开研讨,以期在文学与城市的视野中探索天津文学与城市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并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在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研究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就必须要研究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社会文化的互动,因为文学是社会文化这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学的互动离不开文化的参与.中国本土社会文化不仅积极参与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而且还构成了二者互动交流的主要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后哲学文化时代,逻各斯中心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的终极真理遭到普遍质疑,传统的文学真实观也在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中瓦解.文学真实/真理的拯救之路是告别传统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走上以阐述存在意义为己任的存在论哲学的通途.借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理论,从"此在-生存"、"共在-交往"、"存在-超越"三个层面可以为文学真实的生存之真、交往之真、存在之真找到本体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李少群、乔力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齐鲁文学演变》)一书,以悠久灿烂的齐鲁文学和深厚雄浑的地域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视野和大文学观出发,  相似文献   

16.
苏喜庆 《东南学术》2021,(3):218-226
融媒体正成为媒介文化发展的新场域.文学正在融媒体转型过程中进行着跨媒介化内爆,在融合众多媒体的多元化传播路径中,重新唤醒文学价值的综合效力.同时,文学也发生着跨媒介化变异,其中,显性变异主要是数码化,即由文字符码转化为比特符码,在融媒体介质中自由再生产和传播;隐性变异则主要表现为接受语境与文化消费心理方面的变异,穿刺式阅读、时尚快评等成为新的传播反馈模式.在新媒介语境中,文学语言必然要与虚拟空间中的感性直观和欲望表达相接通,且努力适应这种共生性的空间生态.由此,新媒介文学的持续发酵和再生产效应孕育出了膨胀型的大文化载体.在未来的融媒体+文学新生态中,文学与融媒体的双向度敞开,将引导人类进一步探寻人文与技术生命相融合的、带有命运共同体特征的融媒体精神空间通道.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与发展,都是在文学现代化的另一个维度——市场文化和文学消费的语境中进行的.因此,文学生产与读者消费诉求的关系,作家作品在文化图书市场上的命运,文学的消费价值,成为全面而客观地考察和评价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视角.本文着重以最具有图书出版物特性、与大众读者文学消费最为密切的长篇小说为例,宏观考察各个历史阶段文学消费与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关系,试图敞开一直被意识形态或“纯文学”的文学史所遮蔽的20世纪处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现实关系中的“文学事实”,凸显时代社会的经济体制、传媒出版、大众读者、图书市场对于20世纪文学生存和发展的制约与影响,以期建立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新的评价标准,即在确立文学作品的价值时,将社会的影响和读者的文学消费状况作为评判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8.
1949年以来的回族文学,由于接受语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接受主体经历了从"一体化"到多元化的变迁,接受维度也相应地从回族民俗层面逐渐深入到回族的族群情感内里,呈现出复杂的动态发展趋向。与此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影响误差,使得回族文学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必然的文化过滤这种文化过滤一方面反映出回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可通约性,同时也彰显了回族文学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辉霞 《云梦学刊》2009,30(4):146-148
非语言行为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国家、民族的非语言行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非语言行为有五大特点:普遍性、重要性、真实性、差异性、可控性。文化约束力对非语言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折使得文学理论获得了拓展 ,也遭遇了困惑 ,从而凸现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天然矛盾。这一矛盾来自文学与文化的差别 ,最终通向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的歧异。首先 ,文学传统主要寄寓于文学文本之中 ,表现为文本形态 ;文化传统则主要隐含在日常生活之中 ,表现为实际生活形态。其次 ,古往今来围绕着文学一直表现出建立学科范型的热情 ;文化却不仅不抱这种热情 ,相反地倒是反对生硬地进行学科设定的。再次 ,文学历来是作为象征符号、以象征形态间接参与社会历史 ;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实践活动、以现实形态直接介入社会历史。这种种歧异决定着文学与文化不能相互替代、有所偏废 ,文化将继续存在下去 ,文学也永远不会泯灭。文学研究也不会因文化研究的登堂入室而被废黜、被放逐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文学研究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