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人们总是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单纯纳入到文化批判的范畴,然而如果能够对文化工业批判这个概念形成的逻辑进行历史性还原,便会发现其意义生成的逻辑在于,社会批判理论与纳粹极权主义批判所进行的创造性融合,正是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又重新回归为一种社会历史性批判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青年卢卡奇批判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科学主义的实证论式的解释模式,形成了以“总体性辩证法”和“实践”为基础,以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意识批判为核心内容,以捍卫人的价值和自由为基本价值趣旨的文化哲学。青年卢卡奇的文化哲学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原则,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超越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普遍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相对主义在 2 0世纪盛行 ,从知识学的内在层面来看 ,它是文化普遍主义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社会学的外在层面来看 ,又与 2 0世纪特定的社会文化危机密切相关。文化相对主义有两个理论误区 :否定文化的共通性 ,反对历史的进步性。在文化认同和建构上 ,必须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普遍主义 ,坚持时代性进步和民族性光大相统一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广告文化批判研究者的身份立场是精英主义的,理论立场是西方文化理论,而在批判的逻辑上则是单一的、先验式的批判思维。此三者与批判对象形成的三大矛盾,即精英主义与大众文化、西方理论与本土语境、批判有余与阐释不足。这些矛盾必须从改变批判研究的方法上得以解决,即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相结合、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元理论内涵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研究方法(逻辑)。作为一种新近兴起的哲学流派,批判实在论为国际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元理论立场。在本体论上,批判实在论持客观分层的社会本体观;在认识论上,持主观的相对主义认识论,但又坚持判断理性主义;在研究方法(逻辑)上,采取多因果的回溯分析法。国际关系中的批判实在论以"突现"理论为基础,重新理解层次分析法、国家和施动者—结构等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核心方法和概念,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相对主义由美国历史学派创始人博厄斯最先提出,经过博厄斯及其门生的阐发,文化相对主义思潮在二战前后达到高潮,影响甚远.文章试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起源、发展,文化相对主义的缺陷两个角度简要评析文化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性作家,她一直处在“争议”的边缘。其主要原因就是她异国的写作风格,而让她成名的主要原因也恰恰如此。如何看待中国式小说创作是评价其文学贡献的重要因素。文化相对主义理论无疑为赛珍珠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文化相对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赛珍珠进行其跨文化写作。对于赛珍珠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及其影响下的跨文化写作的文学价值的肯定,为我们研究跨文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事实逻辑的不足,却存在着丰富的价值逻辑.然而,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有学者“据西释中”,反思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失逻辑理论这一问题.与之不同,张东荪、崔清田和鞠实儿等敏锐地认识到逻辑的文化相对性,从理论上为中国传统逻辑思想的合理性做出了系统辩护.认识和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发展中遇到的逻辑问题,既需要基于文化整体性认识当代文化发展的逻辑要求,解析个体如何做出符合逻辑的选择,也需要正确对待逻辑研究与逻辑应用研究,反思如何以逻辑教育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同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趋势受到文化相对主义的挑战一样,以文化进化主义为基本出发点的比较文学,也在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进化主义的矛盾冲突中发展.由于东方各民族文化生态复杂,文化相对主义的挑战尖锐,要想在东方文化范围内建立一个比较文学"东方学派"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让-雅克·卢梭的写作逻辑可以表述为,以非异化的母性文化作为想象性的本源参照,通过"怀乡症"式的结构性记忆与失忆建构象征秩序(理想之父),从而确立批判主流社会文化的双重依据.本文在对卢梭不同时期的各类文本及其生命经验的整合中具体展现了上述逻辑.  相似文献   

11.
戴锦华的研究领域涉及电影、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她以电影语言、西方文化理论和文化史思想史视野,开创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电影史研究的“电影文化史”研究范式。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她以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当代历史情境为参照,勾勒出女性书写由“地心”到“地表”的浮现之旅以及现代女性话语的形塑过程。戴锦华提出“文化的位置”这一命题,不仅是寻求在新自由主义崛起的时代对于建构潜能的一次尝试,也是对英国文化研究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一次回溯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文化批评并不仅限于文化批判。文化学的文化批评着眼于人类文化,坚持文化主义的理论立场,是与政治诗学的文化批评不同的一种文化批评模式。探讨文化学文化批评的批评立场、问题域、批评特征等问题,有助于澄清对文化批评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批判和文化继承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对阻碍历史发展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想的批判、对鄙俗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批判、关于批判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关系、关于文化思想矛盾的社会历史根源等诸多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与实践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分属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范畴,批评也在话语理论的冲击下走向文化研究,两者并不全然是对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文学批评为文化批评积累了丰富的方法和经验,同时文化批评也可以激活文学批评,从而走向更宽广的批评视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艺术想象与文化想象、文学的价值向度与文化想象、文学批评与文化想象等关系域,提出并阐释了文学批评需要文化想象的理论命题.文中认为文化想象是全球化语境下,以文化为资源的社会性想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想象;在现时态的文学中,想象的多元以及由此而生的价值向度的歧义,呼唤着有意义的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从来就包含着科学的文化想象,当代文学批评要与批评的对象相适应,不仅要对文学中的文化想象予以臧否评价,而且它应当以积极的文化想象为前提去批评,更多地给人以理想和憧憬、给人以信仰和形而上的支持,从而不失其批评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詹姆逊通过对历史主义的困境的考察,分析了四种解决模式的局限,进而提出了一种马克思的结构主义分析模式——马克思主义文化阐释学,从而把过去和未来都并置在当下维度之内,供集体主体去实践,并以乌托邦的诉求对当下提出了"严厉的裁决",从而提供了一个辩证的、历史的检视历史文化的阐释学,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晚期资本主义及其文化的分析提供了历史的批判视域。在这个视域——马克思的辩证的、唯物的历史观——中,对文化的批评(如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将被放置于庞大的社会历史中来透视,并将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如晚期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体系)相勾连,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宏大的叙述——弗莱整体性文化批评观的生成与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交相作用,使诺思洛普*弗莱成为一位文化批评家,弗莱批评理论与荣格、弗雷泽、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新批评等理论有着明显的不同,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作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主导,它的本质特征是由高雅走向世俗,趋向商品化,颠覆了传统价值观,并使得文化问题成为政治问题的一部分,究其原因,主要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科技的非理性应用,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坚持了生产方式批判、生活方式批判和科技批判3个维度的统一,回应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质疑。  相似文献   

19.
批评家: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的结合,是批评家关注的焦点。然而,中国当下的文化批评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异,在这种状况下,必须认识到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差异。中国的文化研究在1990年代的兴起具有本土文化语境与西方理论影响两个方面的原因,但是其中本土现实的挑战是更为根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