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代湖湘文化的开山祖王船山学说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正是近、现代企业家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价值核心,这种精神品质也是湖湘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而传统经世致用的思想路线,在湖南这块特殊的思想土壤中,所培育出来的勇于探索、大胆革新、"敢为天下先"等首创精神,凝聚成湖湘文化的鲜明特点.从清朝到现代的一些湘籍企业家身上充分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品质,这对湖南企业家的成长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湖湘文化创新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内陆省份。但千百年积淀的湖湘文化赋予了湖南人一种经世济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使湖南人在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先行一步,从而较快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全面的分析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历史上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创新以及提出了基于湖南实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湖湘文化有层层递进的三种含义,即湖湘地域内自古以来器物文化与观念文化的总和、湖湘自古以来的观念文化、湖湘特定时期的观念文化。基于概念分析,这三个层面的湖湘文化分别与湖南文化产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内在关联。就马克思主义视角而言,湖湘文化对湖南文化产业有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而湖南文化产业也从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主体内容及演进途径等方面推动其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4.
略论湖湘文化对湖南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 ,湖湘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演进和嬗变的过程中 ,湖湘文化的传承与湖南教育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 ,二者相互影响 ,彼此促进。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 ,反过来 ,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本文拟从湖湘文化与湖南教育的关系入手 ,阐析湖湘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揭示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怎样为湖南教育的发展提供文化土壤的 ,并进而探讨在当今社会我们又将怎样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湖湘文化传统来为湖南教育的发展服务。一湖湘文化作为湖南这块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有的区域性…  相似文献   

5.
《湖南教育史》计三大卷,洋洋200万言,堪称湖南教育古往今来的全景式扫描。说到湖南教育,不能不提及湖湘文化。在研究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的因果关系时,我们不必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泥淖,而应着重注意湖南教育的主导作用和这种作用所致的内在规律。一、湖南教育的“先天”优势催促湖湘文化的发展一般地说,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从澧县城头山出土的老城、稻田和谷物,说明湖南先民早在8000多年以前就初步掌握了种植、陨铁锻制和烧陶浇铸的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湖湘文化的雏形———独具特色的荆楚文…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小说创作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的因素,新的意向,新的风范和新的文本都不断地产生出来和变化开去,使湖南文坛显得纷繁驳杂。但是,我发现,其中最足以体现和标示湖湘文化之固有特色和湖南文学的地域个性的东西,仍然顽强而柔韧地保留着,仍然是最令人感到亲切的精神文化价值。而其中的核心元素,就是由来已久并且始终不曾褪色的乡土情结。 一、乡土眷恋 80年代湖南小说创作的令人振奋的“辉煌”是让人怀想的,其在新时期中国文学大格局中的“一枝独秀”,至今仍在过来人的心中温馨着。说实话.这10年来我…  相似文献   

7.
鲁涛 《云梦学刊》2013,(5):74-74
田中阳著《承先启后的历史坐标——湖湘文化精神与“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互动关系研究》一书于2013年8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报刊人的文化精神入手分析,继而深入考察他们所办报刊的作为及其文化成因,从而揭示湖湘文化精神与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传播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咸同时期湖湘士人的古文实践与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曾国藩开创的湘乡文派是建立在湖南固有的"情韵"和"义理"两个文学传统基础之上,也取决于湖南地域独特的地理和风俗.湖南士人事功视野中的天下意识、政治自觉和义贞独立之精神对湖湘古文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宋代湖南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是一个近二十年在研究区域文化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概念.最初比较系统的说法见于朱汉民、陈谷嘉先生的<湖湘学派源流>,随后王兴国等先生的<湖湘文化纵横谈>、王继平等先生的<湘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湖湘文化论集>(上下册)、马积高先生的<湖湘文史丛谈>、周秋光<湖湘文化宏观研究>等跟进讨论.时至今日,虽然对某些具体问题还有争议,但对这样一个名称及其内涵与外延等最基本的问题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湖湘文化"成了学术界公认的名词,它主要指宋代以来,形成于洞庭湖以南地区,即今湖南省区范围之内的区域性文化.它虽然毫无例外地包括雅与俗两个层次、精神与物质两个部分,但其内涵与本质仍然是一种理学型的文化,有着推崇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爱国主义、敢为天下先的奋斗与创新精神、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等特点.①  相似文献   

10.
文学阅读的式微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消费文化的盛行、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的积极介入、图像的大行其道等都对这一现象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如此,这些因素还深刻地改变了文学的创作精神、作品内容、阅读方式、审美心理等.在文学秩序已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高度重视和研究文学新的特质、为文学的返魅创设契机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从2003年提出“故宫学”以来,就在思考“故宫学派”的问题。只要是治中国传统文化之学,采取文献与文物相结合、重实证不空谈、学风严谨、求真求是的治学路径的,都是“故宫学派”采用的治学路子;如果研究的又是关于故宫的学问的话.便是不折不扣的“故宫学派”。  相似文献   

12.
谭东波 《云梦学刊》2004,25(6):51-53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础,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实践源泉。这一科学体系具有专题化的表达方式和辐射式的逻辑结构,是一个与时俱进、朝气开放的发展着的体系,要深刻理解和落实“三个代表”思想,不在于主观思辨,而是重在制度建设。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3.
何轩 《云梦学刊》2011,32(2):106-108
打工文学的精神主题及其审美表达是一个未被充分阐释的话题。优秀的打工文学文本蕴含的对打工现场苦难的超越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最近20年来打工文学健康发展的精神引擎。批评家对打工文学应抱同情之批评、理解之欣赏、厚爱之研究。  相似文献   

14.
谭双泉 《云梦学刊》2001,22(3):8-1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是工业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且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反映.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理论,深受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一贯重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落实"三个代表"的关键是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马若龙 《云梦学刊》2012,33(5):10-17
“国进民退”争议热潮背后隐藏的是以前困扰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至今仍然困扰着部分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认知误区,回顾中国共产党宏观经济政策史和经济思想史的变迁历程,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对“公有”和“非公有”经济成分的内在二元冲突,可以见出中国共产党要以“执政党”的自身定位来重构“革命党”时期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周德义 《云梦学刊》2002,23(3):22-25
数学中的数轴、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为形而下之数 ;哲学中的“三生万物”、“函三为一”、“数成于三”、“道成于三”和“物成于三”等为形而上之数。它们包含着丰富的“一分为三”的思想 ,能够对“一分为三”作出比较全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陈希亮 《云梦学刊》2006,27(2):15-18
冯天瑜先生的新著<新语探源>,从思想文化史的视角切入语言领域,着重探究了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互动间的语汇变迁,极具学术价值.然该书在具体细节上却失之检核,诸如日期、人名、书(报、篇)名之误以及著录不规范等所在多有,实属白圭之玷.本文以例举方式对上述疏误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时间”探讨是西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中国先锋小说的一个关键标志就是它的“无时性”。这种叙事结构有它深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三礼等典籍,结合文本,我们对诗经楚辞中的“皇考”进行了全面而仔细的考辨。周代以来,在宗庙与祭祀上存在两种表述方式,周代还有四祀形式。这在诗经中表现得清楚明显,人们常将两个系统混一,因此引起争论。《楚辞》以灵均代言,《离骚》就是祭祀诗,“皇考”指父亲。  相似文献   

20.
赖换初 《云梦学刊》2001,22(5):26-28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而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以来,就一直坚持不懈地在全党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建设.我们党的建设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框架形成并不断完备的历史,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思想正是我党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