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依恋自陈关系问卷与UCLA孤独感量表,对山西大同大学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各种依恋类型的人数由多到少分别为:专注型、安全型、恐惧型、放弃型;(2)大学生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3)不同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孤独感无显著影响;(4)大学生孤独感存在依恋类型差异,且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5)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手机成瘾现象。笔者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探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现状:手机成瘾者月话费较高,反应更加敏感,表现出更强的戒断综合症;从外界存在的客观因素(包括手机本身的特点、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等)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包括大学生发展阶段特点、从众心理的影响、自我控制感的缺失、满足某些心理需求等)两个层面分析了手机成瘾的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手机依赖程度、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并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干预。方法:对在校学生进行关于手机依赖程度、交往焦虑和孤独感的问卷调查,对有手机依赖的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一是90.94%的大学生有手机依赖倾向,且手机依赖与焦虑和孤独感有显著的相关性。二是经过干预,10名不同手机依赖程度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焦虑、情绪-社交孤独总分上有所下降。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手机依赖、减少焦虑、降低情绪和社交孤独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4.
孤独感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对其研究也已积累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将来对孤独感的研究应关注其在与网络的使用、干预的实效研究、量表编制等方向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冯强  陶炜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7):245-253
学业倦怠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江西省6所高校共704份问卷调查,基于大学生群体的视角研究手机依赖、自我客体化、学业倦怠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超过50%的大学生属于手机高度依赖;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学业倦怠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客体化与学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客体化会对手机依赖和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产生调节作用。高校应该注重教育管理和学生个体心理疏导,家庭和社会更要形成监管合力,帮助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使其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验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3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旨在探讨理工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以及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理工科大学生中男生网络成瘾程度明显高于女生,网络成瘾在年级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三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大一学生的网络成瘾度最低,大二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和大四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2)理工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与内外向(E)呈负相关;与神经质(N)和精神质(P)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掩饰性(L)呈显著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自我价值感是一个多维度、多水平的心理变量,反映着人们如何认识自己和被别人认识,与心理健康、成就动机、应对方式、归因方式、人际交往等都密切相关。文章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对182名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和157名非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进行测验,以期探索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信赖他人在大学生家庭环境与交往焦虑关系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信赖他人量表及交往焦虑量表(IAS)对2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家庭环境亲密度、情感表达及知识性与信赖他人呈显著负相关;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及娱乐性与交往焦虑呈显著负相关;②信赖他人能够调节家庭环境矛盾性维度与大学生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结论:不良家庭环境因素是导致大学生交往焦虑的危险因素,而中等信赖他人水平则可以降低大学生交往焦虑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魏胜 《社会科学家》2006,(4):203-205
本文拟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及危害分析入手,研究与探讨由于网络成瘾而导致的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进而引出"慎独"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在联系.论述了"慎独"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如何起到抑制作用,并就解决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15,(6):55-61
从海南四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选取240名黎族学生,采用师生关系量表、自我调节家长评定问卷和小学生学校适应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黎族儿童的师生关系和学校适应各指标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城乡差异,女童明显优于男童,城市儿童显著优于乡村儿童;黎族儿童师生关系的消极因素能有效预测其学校投入和学业成绩,自我调节能有效预测其学校孤独感,冲突性的师生关系通过黎族儿童的自我调节影响其学校生活的孤独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类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以往采用国外测量工具对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的方式,自编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人格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用SPSS10.0软件对施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总均分等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与消极情感等呈显著正相关。外向稳定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均分最高。结论:高外向性、低神经质、低精神质、情绪稳定的个体,其主观幸福感较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特质自尊与焦虑的关系。方法:被试为317名大学生,研究工具为特质自尊量表(SLCS)、特质焦虑问卷、Zung焦虑自评量表,统计方法为积差相关、回归分析。结果:特质自尊及自我喜爱、自我能力分维度与特质、ZUNG氏焦虑总分及各分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特质自尊与特质、ZUNG焦虑分别可以解释对方28.0%、32.1%的变异量;自我喜爱与特质、ZUNG焦虑分别可以解释对方27.5、31.1%的变异量;自我能力与特质、ZUNG焦虑分别可以解释对方21.3%、24.8%的变异量。结论:与自我能力相比,自我喜爱可以更好地预测焦虑的发生。自我能力与特质焦虑存在的相关比它与特质焦虑缺失的相关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人际困扰对大学生感戴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GRAT)、人际困扰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组合,对206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自陈试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⑴感戴水平、人际困扰和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相关显著;⑵人际困扰在大学生感戴水平对生活满意度维度的影响中调节效应显著,而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维度的调节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来自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大学境外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境外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FES-CV)为测量工具,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境外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与人格特征的不同维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对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EPQ各维度高分组被试与低分组被试在FES-CV量表某些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境外大学生人格维度中的精神质主要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娱乐性显著相关,其中情感表达、矛盾性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内外向维度主要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控制性显著相关,其中娱乐性、控制性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神经质维度主要与矛盾性、独立性、组织性显著相关,其中组织性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律解释涉及法官、法律职业共同体和当事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法律解释实际上就是法官解释,法官在法律解释中解释法律和事实,并构建裁判规范.法官的解释具有超脱性.法律职业共同体参与法律解释,这种参与具有偏向性.当事人也参与法律解释,这种参与具有自主性和任意性.在法律解释中,法律职业共同体和当事人制约着法官的解释,他们通过法律论证实现法律解释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方法:运用Youg编制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问卷对就诊的130名偏头痛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对于符合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再运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测试评分,同时,选择相同人数的非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对照。结果:130名偏头痛大学生中符合Yong临床诊断≥5分指标的人数为52人,诊断为网络成瘾症。SCL-90自评量表对52名网络成痛大学生测评结果显示因子分≥3分者45人,检出率为86.54%。非IAD大学生中因子分≥3分者12人,检出率为23.08%,经统计学处理,检出率有明显差异(x2=42.28,P<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障碍成正相关,且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合并程度明显高于非网络成瘾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母亲自身的各种因素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采用"失望礼物范式"测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父母后设情绪理念量表》和母亲敏感性测验量表对336对母子进行了测量,探究母亲成人依恋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母亲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能直接负向预测幼儿积极的情绪调节,正向预测幼儿消极的情绪调节;母亲情绪教导理念与敏感性在母亲成人依恋与幼儿的情绪调节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母亲情绪紊乱理念在母亲成人依恋与幼儿消极的情绪调节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母亲情绪教导理念与敏感性在成人依恋与幼儿的情绪调节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共同致力于幼儿的情绪发展,促使母亲提高安全依恋水平,改善情绪教养方式,培养自身对幼儿需求的敏感性,促进幼儿情绪调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编制新的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经过对527名大学生的测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虚拟情感、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职业规划压力和爱情满意度等8个因素构成,其中爱情满意度又由爱情悲伤因子和爱情幸福因子构成.大学生幸福感量表共有43个题项.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适用有一定范围.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之目的,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和自编的大学生自杀倾向量表对26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采用t检验、F检验和LSD多重比较.分析认为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年级和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上有显著差异(F=3.093,p=0.028;F=7.045,p=0.001);生活满意度对自杀倾向性有显著影响(F=3.999,p=0.004).不同的自杀态度显著影响自杀倾向,自杀态度越消极的大学生,其自杀倾向性越强;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满意度都对大学生自杀态度或自杀倾向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编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旨在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主要包括:学习兴趣、知识水平、责任感、包容性、组织协调力、计划性、应变能力等七个维度。通过对约8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证实,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量表可以作为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