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后现代女权主义的起源入手,分析了传统的女权主义存在的各种不足,指出后现代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同后现代主义的结合,它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多元性、给予每个独立个体充分的发展空间;揭示了后现代女权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困境,表现为后现代女权主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自觉地遵循男性规则以及人们对于女性天生低劣于男性思维的预设准则;阐述了后现代女权主义与解构,指出女性与男性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在探析后现代女权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之上,指明其在我国的当代价值,对于解决我国妇女解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妇女的生存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西方艺术史上相互承接的两个重要艺术流派——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的不同发生背景、创作特点和美学倾向,简要描述了社会文化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型之后的美学状况,着重探讨现代主义美学主体在技术复制和传媒时代所遭遇的分裂和消解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当代社会文化及艺术生存的"反美学"状况,并由此结合后现代文化思潮的相关论点直接讨论了"美学的终结"这个命题,揭示出现代主义之后的美学所面临的存在危机。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作家理查德·鲍尔斯的力作《回声制造者》再现了后现代视阈下人们生存状态的无根和异化现象。鲍尔斯通过对徘徊在记忆与遗忘、情感与淡漠、以及背离故土与回归家园夹缝中的主人公选择困境的描写,展现了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家园以及人与过往文明之间的疏离,最终,他们返璞归真,选择回归家园拥抱承载人类先祖文明的故土,实现了个体身份在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归属,同时,照见后现代社会人们应保有的生存法则与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后人类时代已经来临。这一时代不是一种政治化划分,而是一种文化划分。这一点与后现代相同,但是,后人类不同于后现代,后现代出自对现代性的反拨,是对现代技术发展的反省;而后人类无疑是以新技术为基础的,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的人类生存状况。后人类时代及其文化发展的大潮已经无法阻挡,但就其本身而论,它的面目并不清晰,原因在于,后人类文化状况极其复杂,来源多样,其根脉几乎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难以厘清,因而,如何将之恰当地呈现  相似文献   

5.
是走向全球化,还是选择后现代?这是学界判断人类历史当代方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世界性话题。从意识形态与现代性、后现代性相互关系的分析入手,通过对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以及主体认识论模式终结等讨论的分析,阐释全球化与后现代“妥协”策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冯内古特在小说中坚持生态后现代主义伦理观,深切关心后现代、后工业、晚期资本主义时期人的生存状况与命运,用主张宇宙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应该承认差异、相互包容、和谐共存的生态后现代主义伦理,建立生态社会意识形态,建构拯救人类的大家庭,恢复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强调生活在凝聚性文化中的生态后现代主义精神,目的在于重构一种视人与自然为宇宙组成部分的民主、和谐、生命之间相互关爱的社会.探讨冯内古特小说的后现代伦理对于推动人类不断进步,走向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具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是现代的一部分是汉语学术界近来渐占上风的一种观点,本文作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对历史和文化的误读,其根源在于未能领受到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不同本质,因而或者把文学艺术意义上的现代性等同于作为历史逻辑/世道的现代性,或者对后现代性中尚未充分展开的全新生存逻辑和世界结构视而不见。真正的后现代不是现代的一部分,而是彻底超越了以主体—客体二分法为基本逻辑的现代性的全新时代,从现代到后现代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转折。  相似文献   

8.
国际信息     
当代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流变已是评论界众说纷纭的话题。文章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对传统审美意识的改写与错位,阐释了具有后现代因素的当代中国电影的产生是转型社会在文化和艺术断层上的自然现象,而这类影片由于它的多元化和实验性、个人性和反叛性,就决定其活动位置的边缘性是一种必然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流变已是评论界众说纷纭的话题。文章从文化学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性对传统审美意识的改写与错位,阐释了具有后现代因素的当代中国电影的产生是转型社会在文化和艺术断层上的自然现象,而这类影片由于它的多元化和实验性、个人性和反叛性,就决定其活动位置的边缘性是一种必然的结局。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电影的后现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文化包括两个部分 :后现代性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社会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后现代语境。文章分析了后现代性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各自特点 ,指出后现代性电影是电影游戏 ,后现代主义电影是游戏电影 ,中国电影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消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及其治理是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以小约翰·柯布、菲利普·克莱顿等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学者从有机马克思主义视角进行的创造性探索颇为引人关注,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后现代学者对时代难题做出的最新系统回应。然而,建设性后现代学者对"有机"概念的整体主义、过程主义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它的研究视域,需要从方法论的视角作进一步反思。1  相似文献   

12.
科幻影片作为一种文化形式 ,它以其特有的表征反映人类生存状况 ,以“人”为本位 ,从人与科技、人与自然两个角度 ,在火爆的情节、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蕴涵着对人类文明的深重忧虑 ,表现了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与书面文学一样 ,当代美国科幻影片同样关注人类生存 ,关怀人类普遍生存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后现代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境况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环境使得美学的内容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詹姆逊要绘制一幅全球性的“认知绘图”美学,以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后现代文化的状况和处于这种文化语境中的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他借鉴地图学的意义,为认知领域勾画出以“空间”概念为基本依据的“认知绘图”。“认知绘图”是詹姆逊精心设计的崭新文化政治模式,为当代文化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视角,借此研究后现代时刻奇特怪异的全球性空间。詹姆逊的“认知绘图”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反映模仿说和旧的“再现意识形态”的框架,在新的历史境遇中融入了更多的内容,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美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前的文化图景中,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性以及后现代性文化形态并行不悖,其中,后现代文化因其对于人类自身的欲望与有限性的宽容以及坦然的态度,对青年学生们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在积极的意义上,后现代文化的这种姿态是对个体的更精致的呵护,不过这种呵护往往是以放弃传统的价值、道德为代价。当代美学教育必须设法应对这种局面,使学生在肯定个体的创造性、价值的多元性的同时,认同并维护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视野。  相似文献   

15.
视觉环境的变迁对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绘画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通过绘画发展进程与人类视觉环境的历史变迁过程的比对,发现视觉环境的发展状况在宏观上决定着绘画的发展程度和审美方向;从当代视觉环境的多维形态与绘画的后现代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后现代绘画多元复杂化是视觉环境变迁的必然,最后,提出视觉环境变迁对中国绘画多元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反思现代性角度探讨了后现代科技文明的内涵与特征,并借助于当代西方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与安东尼.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探讨了后现代科技文明对人类深层信仰的影响,并对后现代思潮与风险社会理论等有关现代性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论域的形成与展开,无疑是当代国际学术界的一大重要事件。本文无意于较深地介入这一讨论,而只是想通过对现代性的历史根源,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转型的初步梳理与分析,以阐明发展中国家所应秉持的文化态度,并由此进而彰显我们所应担当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8.
齐格蒙·鲍曼是当今一位思想独特、极富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其丰富著作的核心就是对“流动的”现代性的论述。在鲍曼看来,现代性的标志是稳定性和确定性,而后现代性的特征则是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鲍曼用“流动性”这一隐喻指向后现代社会的状况和人类生存的窘境。鲍曼认为,流动的现代性时期,由物品消费到符号消费的转换是社会消费行为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消费主义对解释流动的现代性的社会控制模式有重要的意义。“流动的”现代性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状况,自身认同的不稳定性仍然是后现代的一个基本问题,安全与自由的矛盾性在后现代时期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从后现代伦理学的视角对后现代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在英国当代小说家克里斯托弗·普瑞斯特的中篇小说《逃兵》中,主人公的战争、艺术、记忆、成长经历及对家园的寻求形成平行结构,作者借助对文学经典的戏仿,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当下及未来人类的前途命运和社会的伦理道德,出自萨特的引语描绘出一幅虚实难辨的混沌世界图景。小说运用平行结构、戏仿、直接引用的后现代伦理互文叙事策略,传达了深刻的后现代伦理思想,表达了后现代伦理需求,书写了一个后现代寓言,彰显了普瑞斯特对社会与人类的责任、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20.
当代是一个所谓后现代的时代.其精神状况主要表现为虚无主义、技术主义和享乐主义.在这样的境遇中,当代艺术也具有虚无主义、技术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特性.关于当代艺术本性的思考是关于它的批判.在批判中,艺术显露其本性.当代艺术的使命是为当代人的生存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