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以新的面目出现的美化资本主义粗俗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充满虚构的形而上学思想。其肤浅和荒谬表现在对于黑格尔哲学的无知和曲解,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粗俗,以及脱离现实和自相矛盾。因而,遭到各种社会政治理论学派的批判。作为对立观点的,享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从相反的方向,表达了与福山同样的维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地位的愿望。要摆脱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理论困境,必须从对立统一的辩证方法入手,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相互宽容,相互借鉴,和平共处的途径,而不是寻求霸权的征服和冲突。  相似文献   

2.
桑塔格提出反对阐释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艺术内容说的一次彻底反叛,传统内容说中人为的二元对立和内容的凌驾之势源于内容至上的价值论。桑塔格反对的阐释是一种把形式置之度外,对文本没有虔敬之意的概念的符码阐释,对她来说就是对艺术的过度阐释。反对传统内容说是对本质主义进行抵制的反本质主义。  相似文献   

3.
“大哲学”视野中的现代中国的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中国的哲学包括中国传统哲学以及现代中国学术界对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属于跨学科、跨专业的“大哲学”。“大哲学”是与“纯哲学”相对照的一个概念。从历史上看,西方哲学呈现出危机和发展的一盈一缩的现象,实际上是“纯哲学”与“大哲学”的交替。所谓的哲学危机是纯哲学危机和“大哲学”凸显的时期,而走出危机之后的哲学发展是“纯哲学”发展和“大哲学”淡出的时期。现在的哲学处在危机时期,现代中国的哲学应当自觉地发展“大哲学”,提倡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推进东西方比较哲学,使现代中国的哲学走向世界,朝着世界哲学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4.
预防和解决“一把手”腐败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课题,必须多管齐下。要对“一把手”科学赋权,防止权利过分集中;要对决策权力、程序进行界定,以实现决策科学化;要对“一把手”进行独立考核,准确衡量其业绩;要建立全面的监督机制,形成多重权力制约;要建立弹劾制度,强化责任追究。此外,还应对“一把手”进行专门培训,甚至可以考虑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5.
“举三反一”是针对“举一反三”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其意在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接触、拥有大量言语作品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养成语感。这原本是正确的 ,但由此而否定“举一反三”则显然有失偏颇。从推理形式、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等方面看 ,“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既有区别又联系密切 ,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不能扬此抑彼 ,随意抬高一面而贬低另一面。要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 ,必须克服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举一反三”僵硬化、功利化、理科化倾向和“举三反一”表面化、无序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1958年史学界掀起了"拔白旗、插红旗"所谓的"史学革命","厚今薄古"、"打破王朝体系"、"打倒帝王将相"、"以论带史"等口号大为流行.1961年在中央调整工作方针的大背景下,由教育部、宣传部组织,翦伯赞、郑天挺等具体负责,调集全国史学专家,编修高校的历史教材.在教材的编写原则中,贯彻翦伯赞等宣传的历史主义思想,清理"史学革命"的影响.作为负责人,翦老和郑老等都相当负责,重视史料、讲求客观、给帝王将相应的历史地位.近五年时间里,最终完成了<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等五十余种历史教材,是"文革"前中国史学界一次难得的合作,并取得了可贵的颇有建设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攻击鲁迅的文章中,选择一些“损着别人的牙眼”的典型言论,集中放在一起,加以简要分析,谈出自己的看法,看那些攻讦鲁迅的言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面目,看读者对此有什么样的感想。  相似文献   

8.
对腐败"零容忍",就是对任何腐败行为都不能容忍的态度。当前,纵容腐败的封建统治影响、对腐败认同的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倒金字塔"式的腐败影响,造成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反腐斗争面临困境,反腐败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对腐败"零容忍",实现政治清明的社会环境,就必须要构建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以"零容忍"为基础构建廉政文化,抑制腐败认同心理,自上而下不折不扣加大廉政制度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我国行贿犯罪的刑事立法应当与之协调并趋于完善,但也要充分考虑国内立法现实和国情。笔者不主张完全按照《公约》的规定设置新的罪名,而是首先要在我国刑法中现有的行贿罪名范围内进行构成要件及法定刑的补充和修改,以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在此观念基础上,笔者建议将我国刑法中行贿犯罪的主观方面修改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通过不正当程序获取利益”;在客观方面补充行贿方式为“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扩大贿赂范围为“不正当好处”、正确评价数额的作用;增设罚金刑和资格刑;制定专门的《预防腐败法》,构建行贿犯罪预防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台湾岛内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遏制“台独”蔓延已成为当前我对台工作的核心任务。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面对台海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如何做好反“独”促统工作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日本侵华之后,立即就在中国东北地区实施奴化教育,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耻辱的一页。“满铁”打着公司 的幌子,背地里却主导着对东北地区的奴化教育,给整个中华民族造成了不可愈合的创伤。因此有必要从客观历史的角度出 发,分析伪满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特别是“满铁”在我国东北沦陷区实施奴化教育的罪恶行径,论述奴化教育对东北地区的 恶劣影响,并唤醒年轻一代,牢记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 怀,将自身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为谱写“中国梦”的美好篇章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反“和平演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论述了邓小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快人民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知道"的语境敏感性:质疑与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境主义者认为,"知道"是语境敏感的,"知道"的语境敏感性表现为"知道"是省略的、含糊的、等级的、标识的、对比的.认知语境主义的反对者试图借错误理论异议、等级性异议和澄清技术异议来反对认知语境主义,其实这些反对意见都是站不住脚的.知识是语境敏感的,知识的结构是CKap,其含义是:a在语境C下知道p.  相似文献   

14.
对奸淫不满14周岁幼女的行为如何确定罪名的争议由来已久,有的认为应定强奸罪,有的认为应定奸淫幼女罪.后一段时间,在学界和实务界对奸淫幼女的行为应定奸淫幼女罪似乎已成定论,但问题远没有解决.例如,强奸罪与奸淫幼女罪是什么关系?既有强奸妇女的行为又有奸淫幼女的行为如何定罪?如果两个罪名都定,那么是一罪还是数罪?使用暴力、胁迫等强行手段强奸幼女如何准确表述罪名,是否定强奸幼女罪等.  相似文献   

15.
论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的“驭夷”方略,变得袅弱无力。在中国近代的外交实践中,李鸿章将传统的制夷之策与近代国际关系中的实力思想、均势思想结合起来,产生了新形势下的“以夷制夷”外交策略,但最终这一策略还是归于失败,失败尽管屈辱,却也使中国逐渐登上国际舞台,中国外交的现代化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6.
“乙肝歧视案”引起了人们对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合宪性的普遍关注。宪法作为根本法,其最高法律效力应贯穿整个法律体系,尤其应包括数量多、等级低、透明度差的规范性文件。我国一方面应加强对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审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审查机制;另一方面亟待建立宪法诉讼机制,以使被侵犯的宪法权利得到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17.
非"明代前期通俗小说创作空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前期通俗小说创作空白论” ,是建立在通俗小说都得到妥善保存的“假设”之上的 ,它完全没有考虑通俗小说大量湮没的事实 ,因而是完全不合事理的。如若没有郑振铎、马隅卿、傅惜华、孙楷第等老一辈学者的抢救“引进” ,可能今天面对的“空白”就会是整个明代。从遗存文献史料的字里行间 ,仍透露出明代前期小说的种种信息 ,不仅能够证明稗官小说的大量存在 ,有些作品的内容亦可窥知一二。而现存多数的历史小说 ,都有它更早的“原本”。“明代前期空白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逻辑教科书把类比推理说成是“由个别推个别”的推理.这既有悖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又违背了亚里士多德有关类比推理(例证)的论述的原意.中国古代墨家、荀子提出了“异类不比”、“以类行”、“以类度类”、“类不悖,虽久同理”的“类推”思想,认为类比推理要在两个同类的对象之间进行,以“类”(一般)为中介,由此及彼,由他物推此物(个别推个别).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中关于“例证”(类比推理)思想的本质是它是一种有别于归纳和演绎的连用式.  相似文献   

19.
《谏逐客书》是秦代李斯的传世名篇。文章用例典型,引例集中,类比恰当,材料组合技巧娴熟精到,气势磅礴,力透纸背。全篇充满了理性的力量,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强劲中富含韧性和美感。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挂名作者"的种类、表现形式、所引发的种种问题,提出了防止"挂名现象"的措施.得出"挂名作者"破坏了学术论文的严肃性、纯洁性,引发了许多问题,为学术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非禁止不可;只要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职称评定等部门改变某些评定方式,编辑部制订严格的审核制度,对已确定是"挂名"者予以相应的惩处,"挂名现象"是可以逐渐减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