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楚歌诗是汉代的主流艺术形式。《吴越春秋》中的楚歌诗并非先秦成诗,而是汉代越地文人赵晔的自创,或自出机杼,或改写史料,是汉代越地楚歌诗的代表。这些楚歌诗既继承了楚歌诗以"悲"为主的情感特征,同时也表现出越文化特色,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强烈、复杂,篇幅增加,语言更为丰富细腻,有明显的文人案头创作痕迹。汉代越地楚歌诗的出现是在汉代大一统社会背景下楚文化风尚及地域文化转向的产物,它反映出越文化在汉代与主流文化逐渐趋同、融合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陈叔宝文学集团创作了大量的写景诗,主要包括宫廷游宴的写景诗、描写庭院和寺院的写景诗,还包括山水诗和描写城市风光的写景诗。在这些诗作中,除了在描写庭院、寺院等写景诗中夹带着普遍的伤感之外,其他则多表现为一种赏玩的态度、愉悦的情绪。这两种相反的情感取向集中反映了这一文学集团对美的极端珍视和冷静之后的深沉的悲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吴均诗歌内容及风格的剖析,揭示吴均的创作乃齐梁文坛的变徵之音。吴均的诗歌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抒写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志向;二是展示怀才不遇的寒士心态;三是描绘山川景物。第一方面的内容对于当时好咏妇人及闺闼事物的士族文人来说,是不屑于涉及的;而寒士位卑才高的心理是养尊处优的士族难以理解的。吴均真实地展示自己,使其创作在齐梁时代颇具特色。在写景诗上,他有意识地融情于景,诗风清新峻拔,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也有所开拓。这些足以表明吴均在南朝文学史上应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跨度近百年的初唐是唐代诗歌的发轫时期,也是送别诗发展的一个关键时间段。初唐时期的送别诗数量虽然有限,但是具有重要的文学、文献和文学史价值。初唐送别诗的创作格局中,主要存在三种体式的诗歌:存在于宫廷环境中的宫廷送别诗,以创作上的集体性和风格上的富丽性为标志;活跃在贵族官僚阶层的送别诗,其中的送人赴任的饯送诗、涉及贬谪的送别诗具有诗风、诗体的转折意义与示范价值;代表文坛新鲜血液的底层文人创作的送别诗,这类诗歌将送别诗拉回到抒情的轨道上,气势激昂,感情热烈,启盛唐之先鞭。送别诗的频繁创作使初唐文坛保持着活力与生命力,也体现了唐朝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南北文化交融的时代特征。初唐送别诗是整个唐诗从宫廷走向江山与塞漠的表征之一,对后来的同主题诗歌创作起到了开创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诗骚传统”作为中国文学精神的价值归属,在时间纵向上贯通整个文学史的发展,在创作横向上覆盖诗、文、词、戏曲、小说等各个文体。“诗骚传统”对花间词精神向度的牵引与塑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花间词人延续“诗骚传统”中雅正观念与瑰丽文辞相统一的创作精神,将“清绝”之质与“侧艳”之辞融合一体,超越传统诗教而释放艺术活力;二是创作层面,花间词人以“诗骚传统”中的现实精神为价值皈依,秉持“比兴寄托”的创作原则,赋予词体特定的时代精神与思想内蕴。对“诗骚传统”与花间词精神向度的探讨,意在说明以“诗骚传统”为内核的中华文学精神不因文体转换发生断裂,而是贯通不同时代并辐射于不同文体,从而使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精神不断绵延升华,使中华文脉得以贯通融汇,彰显出中华文学的本土特色与精神气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型世言》与"三言二拍"体制、来源、语言以及叙事的比较,探寻其在艺术水平上的差异,认为《型世言》的艺术成就在某种程度上要逊色于"三言二拍",体现出较浓的文人参与创作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思妇诗是一个庞大的诗歌群落。这一方面是由于徭役征戍和科考宦游造成大量的夫妻分离,另一方面是由于文人与思妇有某种境遇同构关系,因而使文人大量创作思妇诗,使思妇诗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国文化人伦宗法和礼教本质的影响,思妇诗具有爱情的被动、追求理分之内的情感、乐群意识和文人与思妇双性同体的话语叙述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初唐诗序以四杰与陈子昂为代表,将六朝以来的骈体诗序推向了艺术高峰,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写景整饬流丽、境界开阔;刻画人物肆意铺排、神采飞扬;大量抒发人生感慨,富于文人气息;注重文气,骈偶中融贯散文的流畅自然;诗文交融,使文序具有诗的意境。当然,也存在一些重大的缺陷,如“序重诗轻”、格式雷同、用典僵化等,成为骈体诗序继续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诗(poetry)常被看作是用"节奏创作的美"。但是,诗歌除了是一曲悠扬的乐章外,还是一段抒写记叙情感的艺术文字。写景抒情,记人论事是诗歌的另一特征。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现代叙事诗当中。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素材选取"、"聚焦过程"及"叙事语言"三方面分析罗伊.坎贝尔的著名诗篇《祖鲁女孩》,理解作者的创作源泉,赏析其文学价值,并由此对欣赏叙事诗歌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0.
《豫章行》现存汉唐时期的文人拟作共9首,其流变特点是:主题上所写的时事与古辞"伤别"主题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语言形式上,显示出明显的文人化倾向。这些特点,体现了文人拟乐府创作的基本规律,说明文人拟乐府是介于音乐与文体二者之间的创作行为,在其文化功能上既有音乐文化因素,也有文体意义的性质,六朝许多文人诗歌范式就是在拟乐府的创作机制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农耕文明气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阅读的弊根是把陶渊明放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框架中来审理。其实陶渊明出任的直接原因是贫、饥,上有老下有小,而归隐是由于他生于乡野,官场生活终不适应。在中国古代田园诗人中,唯有他笔下的田园世界呈现"可居而可赏"的境界。他的诗风是农耕气质的伟大象征。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分量和意义堪与屈、李、杜比肩。  相似文献   

12.
从刘勰、钟嵘、萧统这三位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对陶渊明及其诗的态度入手。探讨陶渊明在南北朝时期的诗名。认为陶诗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引起了自上而下的普遍关注,只是囿于复杂的社会原因,使其诗名有所遮蔽。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的归隐一方面有他个人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其政治上的原因,客观现实对他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陶渊明最终的归隐给其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作品由最初的渴望建功立业转向“近自然”,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认为,人与万物同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具有同源性,人与自然生态不可分离。因此,陶渊明的田园回归就是人性与山水自然在生态上的本质呼应,而他的家乡浔阳柴桑则为他回归真性提供了一种可能,使他产生了返朴归真的生态心理,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同时,陶渊明所开创的委运顺化的"新自然"人生观形成了他生命的稳态,多维的生态位也使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和情韵。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是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开拓者 ,平生经历有相似之处 ,因此往往被人们并列起来。实际上 ,因为陶、谢各自的家庭背景和个性很不相同 ,他们的人生境界也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了他们归隐的差异 ,他们的做诗心态与诗风也因此而异。本文探讨了他们之间的诸多差异 ,由此发现他们诗歌不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派中,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是最高成就的代表,堪称三座高峰。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其思想渊源和时代发展的深入论述,梳理出陶、谢、王三家诗歌的发展脉络。从文学和文化学相结合的高度,揭示山水田园诗人傲立于世俗之外的独立人格和心态,挖掘归纳出山水田园诗所特有的一种山水品格——闲雅之风、恬寂之境、空灵之美。山水品格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山水田园文学的高度成熟。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与玄学的关系历来探讨者甚多,但真正要将二者关系梳理清楚又说明白,还需将渊明的田园生活与玄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研究。田园生活及其田园生活理想是陶渊明玄学思想的主要依托和体现,渊明通过这两方面将农村田园与玄学交融渗透、完美融合,从而演绎出了玄学新境界——农玄。渊明以农村田园生活的实际行动回应并且完善了魏晋玄学,更为完整、更为透亮地诠释了玄学的要义。  相似文献   

18.
在处理人与自然及社会关系的诗学命题上,陶、谢的田园山水诗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性质:田园富于人间情味,与人的关系表现为和谐;山水则突出远离人寰的荒野性质,诗人游赏其间凸显出主客关系的紧张。这与其个性化的家园体验有关:陶在躬耕归隐的田园人生中重构价值依据,获得生命的安顿;谢则徘徊在山林与朝廷之间苦苦寻觅精神的归宿,在情理冲突中提炼出山水幽奇之美。正是这种家园体验的差异造成了田园、山水不同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19.
谢翱是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人品诗品俱佳,《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值国家兴亡之际,谢翱尽倾家资,弃笔从戎,投奔文天祥,随文转战各地。宋亡后,谢翱遇名台必哭祭文天祥。其著名的《登西台恸哭记》,是追悼文天祥的感天动地之文,融注着对故宋的坚贞和忠诚。谢翱恸文天祥壮志未酬、为国捐躯,究其根本,则是恸宋朝沦亡、故国不再。他对丈天祥的感情,实质上是对宋室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相似文献   

20.
谢枋得是我国宋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诗歌鉴赏家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诗歌鉴赏主要见诸《诗传注疏》和《注解二泉选唐诗》二书。谢枋得的诗歌鉴赏大体有宣扬忠义爱国思想、抒发个人心中感慨、鉴赏内容有所侧重、鉴赏方式不拘一格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