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人没有不想富裕安康的,不仅“凡人”想致富,“圣人”也想富有——孔夫子就不打自招地说过,如果能致富,他情愿给人牵马执蹬。但是,人要“安分”,才能无怨无悔,不为失意所苦。这里说的“安分”,一不是像封建时代那样功人安子阶级出身的等级名分,甘于当奴隶、当奴才、作牛马,二不是要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说,我们每个人在作“自我设计”之前,不妨“老鼠爬秤约——自己称自己”,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天分等条件,然后拟定一个比较合理的目标,对自己的致富程度有一个合适的期望值,这样才不致于太失望太苦恼。别说我们…  相似文献   

2.
毕竟,“越穷越光荣”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现实生活中小到柴米油盐,酱醋糖茶,大至时装家电,车骑房产的购置,甚至沾病惹灾,求医问药等等,无论哪一样离开钱都是不行的。财富之重要,清贫的人往往比富翁大款们感受得更为强烈。正因为如此,张琳女士在《社会》(98年第3期)中所流露出的“凡人也想致富”的心情,是很容易理解的,她提出“致富的路究竟在哪里”的问题,也最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和关注。在此,笔者作为一个凡人,也想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凡人来说,到底有无致富的路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问题不在于凡人能不能致富,有无…  相似文献   

3.
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新闻的黄金时代,这一 点已在诸多相关的著述中得到了证明。但是,如 果在所有这些批评之中存在着任何一点好消息, 那么就是总还有一些有着足够充沛的精力和倔强 性格的人对媒体提出批评———尽管记者们也许并 不喜欢,但却应该听到。 《我们的媒体,不是他们的:反对公司媒体的 民主斗争》(Our Media,Not Theirs:The Democratic Struggle Against Corporate Media)①就是一本对媒体 提出有力批评的书,作者罗伯特·麦克切斯尼 (Robert W.McChesney)和约翰·尼科尔斯(John Nichols)是…  相似文献   

4.
本刊正在开展的“凡人致富”专题讨论,引起各界读者、作者的关注。有识之士们的真知灼见熙熙攘攘涌入编辑部,皆为议析一个“宫”字而来。有朋远方至,当为悦乎。说到这个“宫”字,谁人不想,何人不要,套用句广告语,那才叫真正的“挡不住的诱惑”。面对诱惑,想到国人非常崇信的“缘份”二字,梦寐以求的致富、求富,有人是有“缘”有“伊,“缘”之由来多种多样,比如有发“改革财”者,有专门捞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并轨、交叉时的差价,自然也有凭真本事而致富(至少小富)的实例。但是有“缘”而它所占“份”任大不同,这里就不细说…  相似文献   

5.
四月的一晚,我们一行人又一次浩浩荡荡地来到了La Villa.几个朋友一上来就点了一大堆各种品牌的啤酒。不过我们并不是来开什么品酒会的,我们参加的是青岛的一个独立电影展映周,他们点这么多啤酒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今天晚上的电影还是那么乏味无聊的话,这些啤酒全部由你埋单。”我摸了摸口袋里瘪瘪的钱包,心中禁不住生出一种为艺术献身的悲壮情绪,思绪也随之飞回到前几天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相似文献   

6.
朱殊洋 《探求》2000,(5):23-26
如果用理性的目光来观察各国行政机构,我们就会透过熟视无睹的现象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在处理政务时,一些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显得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一问题在中国要比在西方严重得多、普遍得多,其突出表现是经济决策的屡屡失误,以及由此造成的叫人扼腕心碎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从学术上看,无能为力作为定义不是一个道德范畴,无能为力者并不等同于道德水平低下的人,但是无能为力者在经受了多次挫折之后往往会转变为逃避责任的人。一个享受着权利带来的好处而不负担相应责任的人是不可能进入高尚道德的殿堂…  相似文献   

7.
有人也许觉得奇怪,这是一个什么命题?也许对那些根本就不了解国企实际运行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会振振有词,国企改革当然要有人,没人怎么能改革?也正是这些高高在上抓着一些资料就胡乱发一通言论的人,做起文章来最轻松,他们可以不负责任地东摘一些西抄一点,硬凑起一篇文章,这也算是研究成栗?或许只是冲着关系或稿酬而已吧!但是,在国企改革中,确实存在着只见“物”不见“人”的研究倾向:一段时期以来,强调产权的多,在权责上做文章的多,化精力研究政企分开的多,而在“管理科学”方面动脑筋的少。这其实是只强调“硬”件,而忽…  相似文献   

8.
《社会》1998,(3)
编者语日前,编辑部收到一位普通读者的来信,信中她叙述了自己在追求致富道路上的坎坷,同时也充分表达了自己渴望富裕的强烈愿望,可是她终究不明白。凡人致富之路究竟该怎么走?如今,社会的分层已欲加明显,金钱在这之中的作用远远大于权力与社会声望,谁都梦想拥有财富。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还在等待。为之,本刊以此期起推出这项讨论,欢迎读者来稿参与──编辑同志:您们好!就在我思绪繁乱,对人生、社会苦苦求索之时,在别人的荐介下得以接触这一本《社会》,并让我谈出自己的困惑。我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跨进…  相似文献   

9.
滚滚商潮,汹汹物欲,把束缚中国人的“君子偷于义,小人吃于利”的旧观念涤荡得一千二净。在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里,如今的现实:国人不耻于谈钱,不羞于逐利,争做市场经济弄潮儿。钱,对于国人来说太重要了,虽然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或短缺钱是万万不能的。正因为如此,对于今日工薪阶层来说,尽管少数好汉“下海”致富,压根儿不在乎工资那几个于儿,但是其中的大多数还得靠工资那几个子儿支撑生活,应付社交。长工资,他们翘首急盼,情不自禁,或高兴而拍手,或激奋而跺足,或不满而吵闹,或消极而怠工。难怪有人直言:新工资,…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不同性格的学生,也会遇到一些琐碎的令人烦心的意外事情,那些令人头疼的学生,那些总是把犯错当成家常便饭的学生更是大有人在,每每想起都会让我们束手无策,着急上火心生失望,有时甚至会狠狠的批评他们。但是每当下课后,只要他们看见我就依然会亲切的喊声“老师好”,见到他们的笑脸,我也对他们微笑,相信那时的任何一个教师都是幸福的,而我也体会到教师在面对学生时需要的是宽容。  相似文献   

11.
杜伟 《社科纵横》2004,(4):144-14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很多人正在筹备资金,跃跃欲试,投身商海,这些状况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昌盛.但是冷静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这其中有很多人带有或多或少的盲目心态,他们并不十分了解市场,并不了解客户,他们很多人并未受过专业训练,他们有很多人在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销售能力方面还几乎处于空白点,这样使我们不能不对他们将来的投资效果产生怀疑态度,很多实事也证明了我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这些问题的产生,我们认为主要是在创业准备方面的不充分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丹麦人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生活得很质朴也很纯粹,平时追求的不是名利,不是地位和财富,而是生活的点滴享受。可以说,每个丹麦人都是会享受生活的人。丹麦的法定假期很多,尤其在春夏隔三差五就会放假,夏天的阳光让每个丹麦人欣喜若狂,他们尽情地在海滩和绿地上沐浴日光。  相似文献   

13.
麦迪桥边的一幕爱情剧团幕时,竟然牵动了东西两半球许多人的泪腺。于是,人们纷纷赞赏起这一孤独者邂逅的爱情来。当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说起少男少女们看了电影《廊桥遗梦》而痛哭流涕时,笔者开始怀疑现代人的爱情观是否如天空中的的云,极其飘忽不定,因为泪水对《廊桥遗梦》而言似乎太慷慨了。确实,小说的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渲染了这一爱情环境。夕阳、朝霞、旷原、厨房。无一不是茏章在爱情的光环中。然而,情的造就毕竟是由人来完成的,人之心态与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获得的。尽管我们偶而也听到一些一见钟情的故事,可是.为…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父母担心青少年流连街头、集群结党、误入歧途。近年,更令我们担忧的情况是有些青少年不再外出活动了,他们呆在家中,带着空洞的眼神、重复的动作、双手日夜游走于鼠标键盘上。旁人越来越少听到他们的声音,越来越难明了他们的所思所想,看着他们逐渐连学校也不愿回,社交也断绝了……我们无奈地问道,为何单单一部电脑,就足以完全俘虏我们的花样少年?  相似文献   

15.
结婚周年日会很快乐吗?回答 是“不一定”。下面三个危险的结婚周年即使对最相爱的夫妇也可能会是一个不期而遇的困难。 在众多的结婚周年中,第1年、第7年和第12年是充满挑战性的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常常是夫妇们重新评估他们婚姻关系的关键时刻,是婚姻继续还是破裂的里程碑。分别到这三个周年的时候,有些夫妇可能会觉得他们失去了希望和梦想,如果他们不能通过考验的话,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但是,这对那些彼此关心,充满勇气的夫妇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他们将通过考验并且将他们的爱和婚姻带人一个更高的境界。 …  相似文献   

16.
綦琪 《社会工作》2008,(16):34-36
在我们周围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容貌与常人无异。但是,他们不会说话或是只有微弱的语言能力;他们不喜欢也不会与人交流,他们表达喜悦的方式是尖叫,表达亲近的行动可能是拳打脚踢;他们常常偏执于一种习惯不能改变。通常他们被归类为精神病或者弱智。他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称:自闭症患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际、国内自闭症儿童机构的各种服务手法,探寻中国自闭症儿童机构的发展之路,为中国的自闭症机构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为这些遭遇不幸的儿童进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女人,她们很善良,她们很能干,只是一点也不有趣。这倒并不是说,如果做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就会变得非常有意思,一点也不会,那样的人,更多的是让人觉得厌烦。  相似文献   

18.
黄杰 《社会工作》2008,(9):54-54
虽然在此之前关于松堂,听说过很多也想到很多。但是在第一脚踏入松堂的时候,还是感到很震惊,这个地方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一下子感觉到自已以前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它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医院,也不会是因为有了临终关怀而让人恐怖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佚名 《东西南北》2010,(3):70-70
从不吃亏的人,很难有成就,也享受不到吃亏所带来的福利。为了得到,必先付出。不愿付出代价是很多人失败的根源,他们只想用九十博一百,而不是用一百五求一百。人不是天生就会吃亏的,如何吃亏,也讲究悟性。  相似文献   

20.
多少年来,有一个问题一直使心理学家们感到困惑: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才变得十分富有?洛克菲勒、卡内基、麦伦、福特……这些亿万富翁最初只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随波逐流,有些当初甚至地位更低,简直一贫如洗。而后来,他们竟然成了不可一世的巨贾富豪。那么,这些白手致富的人共同的特征究竟有哪些呢?也就展说富豪们究竟是哪一种人?他们成功的秘诀究竟何在?男人成为富豪的机会远远比女人多。目前在美国的女性中,还没有人出身寒微而聚集到一亿美元的财产。那些靠自力发边的大富豪之中没有女性。女权主义者辩称:妇女不能变成大富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