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洗钱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复杂的高智商犯罪。而深入系统地研究、借鉴国际社会反洗钱犯罪立法的经验,进一步规范我国刑法洗钱罪的罪名体系;适当扩大洗钱罪的范围,将清洗贪污贿赂的行为纳入其中;增加规定"混合没收"的没收方式,完善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和国际合作,建立国际司法协助,将有利于遏制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2.
洗钱犯罪目前已成为国内危害最大的金融犯罪,针对该情况,我国《刑法》曾两次对洗钱罪进行修改,并制定了《反洗钱法》,与此同时,我国的反洗钱机构也陆续建立和完善。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洗钱罪犯罪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说明我国的反洗钱机制存在重大缺陷。本文将通过对洗钱的方式和基本流程的分析,论述如何预防和控制洗钱行为。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在打击跨境洗钱犯罪方面存在着立案难、侦查难、跨境查证难、国际司法协助难和处理难等问题。为了更有效地打击跨境洗钱犯罪,公安机关应当建立独立的反洗钱机构,建立完善反洗钱协作机制,合理利用侦查谋略和措施,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制定反洗钱法,完善洗钱罪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交流的深入,国内洗钱犯罪日益猖獗。我国现行刑法虽明确规定了洗钱罪,但反洗钱立法却显得相对简单。参考国外立法内容并结合国情,可从刑事立法和金融立法两方面完善我国的洗钱罪立法,具体内容包括:扩大“上游犯型”范围、完善洗钱罪罪名体系、增加“资格刑”处罚单位犯罪以及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社会面临的形形色色贪污贿赂、走私、洗钱等经济犯罪,我国在立法上也逐步开始同世界接轨,先后制定了一些针对洗钱犯罪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但其中也显露出一些局限与不足。本文主要对洗钱罪的立法进行了考察,并对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行为方式、犯罪主体这几个争议颇大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期对反洗钱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洗钱罪方面的刑法规定及其犯罪构成。并针对立法上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一、扩大上游犯罪的范围;二、修改犯罪主观方面的构成条件;三、增加相关罪名。以及其它反洗钱的措施一、加强金融监管;二、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反洗钱司法互助问题应从三个方面予以完善:对于基于洗钱犯罪特征的司法互助问题,两岸应从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性反洗钱组织并加强合作的途径予以解决;对于基于两岸反洗钱法律机制的司法互助问题,两岸应明确洗钱犯罪的刑事管辖权并建立刑事裁判互认及执行机制以服务反洗钱合作;对于基于两岸双边协议的反洗钱司法互助问题,两岸应着重发挥《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作用并在人员遣返、罪犯移管及洗钱罪的调查取证等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洗钱罪是众多经济犯罪和有组织犯罪的派生物,具有对社会的危害性、过程的复杂性、方法手段的专业性、范围的国际性等特点。反洗钱是十分复杂的法治问题,涉及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要加大反洗钱力度,就必须在防治上狠下功夫,从思想、立法、执法、金融防范、国际合作等领域采取措施,要标本兼治,才能构筑符合我国情况的反洗钱体系。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洗钱行为犯罪化的国家。《美国法典》第18编第1956、1957节的规定被视为美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核心。其在洗钱罪主观要素的规定凸显了犯罪对象性质明知的开放性,主观罪过包括“蓄意”和“明知”的多样性,“明知”样态包括“推定明知”和“故意不知”的实用性等特点。与我国《刑法》第191条洗钱罪上游犯罪圈明知规定的封闭性,主观故意规定的单一性,主观要素规定不能涵盖洗钱类型等问题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0.
试论洗钱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洗钱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新型犯罪。所谓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通过提供资金帐户等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非法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有关洗钱罪的几个问题包括: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及其范围,“明知”的内容和程度,关于洗钱罪没收违法收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洗钱罪是公认的国际犯罪。1997年,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洗钱罪,并通过修正案不断完善对其的定罪量刑。2020年,《刑法修正案(十一)》就洗钱罪再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洗钱罪主观方面,《刑法修正案(十一)》虽然删除了“明知”一词,但在对洗钱罪行为人主观方面的考量上,应考虑其对行为对象性质的认识程度,将间接故意包含在主观要件中。在洗钱罪打击范围上,《刑法修正案(十一)》取消了“帮助”“协助”等表述,洗钱行为不再局限于对上游犯罪人的帮助行为,而是将上游犯罪人包含在洗钱罪主体范围内,对司法实践尤其是国际间追逃追赃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也为追究跨境洗钱犯罪行为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关系日益密切,双方加强了各方面的互通与协作,双方对跨区域犯罪亦加大了共同打击力度。鉴于洗钱罪的特殊性,使其必然成为两岸共同打击的重要犯罪。对于该罪,两岸在刑事立法上存在差异。本文在对两岸洗钱罪对比分析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立法完善,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适用分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刑法下的洗钱罪存在缺陷,应该重新界定洗钱犯罪的概念。具体讲,洗钱犯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行为必须体现实行行为的特征;其主体是包括上游犯罪行为人在内的自然人和法人;主观要件既包括故意又包括过失。  相似文献   

14.
我国洗钱罪刑事立法产生于我国签署维也纳公约之后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之中,在1997年之后又历经了两次修改,在《刑法修正案(六)》中达到一个相对完善的境界。洗钱罪上游犯罪从一开始就处在不断扩充的状态下,在列举式、概括式等模式中,我国采取了列举式立法,并与2006年修改后的刑法第312条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掩饰、隐瞒赃物罪建立了衔接。随着2006年末《反洗钱法》的出台,对"洗钱"理解不同,导致了洗钱罪上游犯罪空白罪状刑事立法的思维触角,引入空白罪状的同时并加以反思使得该种洗钱罪上游犯罪刑事立法模式有了更充实的理论底气。  相似文献   

15.
金融机构洗钱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大,流动性和隐蔽性强,国际化、专业化、科技化以及有组织性和独立性等特点。从事洗钱犯罪的金融机构在整个洗钱犯罪中经历了由"从犯"到"主犯"再到受益人的角色演变,对洗钱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有关部门可以从增设禁止性规定,提高洗钱犯罪成本,建立健全金融法律制度和反洗钱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对金融机构洗钱犯罪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6.
防范并打击保险洗钱是目前金融业反洗钱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保险业的反洗钱工作有了法律保障。但由于保险洗钱手段呈现多样化、隐蔽化、专业化等特点,保险业反洗钱工作面临严峻考验,而且外部环境和公司内部因素制约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国保险业反洗钱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建设亟待完善。文章通过界定保险洗钱行为以及存在的洗钱方式来分析目前保险业反洗钱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保险业深入开展反洗钱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