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刘再复同志的文章《论文学的主体性》发表后,引起了颇多争议。争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的主观能动性、文艺的规律、文学同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其它领域的关系等方面。本文的着眼点不在于这场论争,而在于探讨文学的主体性主要集中在哪里、主体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施行,改革之风吹响各个领域。在革新的浪潮中,各种各样的文章发表,有各式各样的观点“亮相”。一九八五年第六期和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文学评论》刊载了刘再复同志的《论文学的主体性》。这篇文章已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激发了一场争论。刘再复同志的文章,对于开拓文学研究的思维空间,探索文学观念更新的途径,都是有价值的。不过,读完论文学主体性的文章后,觉得他的文章仍有许多可商榷的余地,因而不揣浅陋,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3.
《文学评论》一九八五年第五期和一九八六年第六期先后分两期刊出了刘再复同志的文章《论文学的主体性》。文章认为,“文学的主体包括作为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和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并认为,在当今的艺术活动中,这三方面的主体已全面削弱或丧失,并对这种主体及其如何复归避行了全面的论述。其后不久,陈涌同志和姚雪垠同志先后在《红旗》上发表文章,对刘再复同志的反映论和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展开了批评和提出了质疑。①陈姚二同志的三篇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我在多次阅读和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人学。自从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喊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他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之后,表现人的命运,刻划人的个性,剖视人的灵魂,日益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任务。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对自身本质的发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至今还远远没有完成。十九世纪以来,与探索人的本质,评估人的价值,抬高人的地位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不断再生相呼应,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勃兴以及它们同人道主义思潮的合流,现实主义对反人道的现实的批判和浪漫主义对人道主义理想的歌颂,共同表现人类通过文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的现代主义潮流,以各种变形或变态的、乃至荒谬的形式暴露人的本性的扭曲和异化,同样曲折地反映  相似文献   

5.
对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的评价,已成为中国新文学评价中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仅从传播方式而言,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海外传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以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新时期电影。张艺谋认为第五代导演的成功与新时期的文学繁荣分不开,正是中国新时期文学成就了新时期电影。实质上,中国新时期文学经历文学现代化洗礼后已逐渐进入成熟期,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然而,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长期处于价值取向的茫然与混乱中,导致无法建立起公正的文学与电影评价系统和体系。只有冷静分析中国新时期电影和文学,才能真正发现新时期电影和文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历来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它的主体性理论同唯心主义和人本主义有着根本的分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在不同的范围和层面上阐述了文学主体性的内涵,提出和解决了创作主体和表现主体、服务主体三者统一的一系列课题,保证了人民大众在文学艺术中的主体地位。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根本漠视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鼓吹文学上的唯心论和唯我主义、非理性主义,反对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企图根本改变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念和文艺观念,诱导社会主义文艺向个人主义、自然主义和颓废主义蜕化和堕落,从而改变其性质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中,自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茅盾的《鲁迅论》、《徐志摩论》、《冰心论》等文章作为“作家论”的开山之后,对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而撰写“作家论”的不乏其人.曾华鹏、范伯群同志则是建国以后在这一方面作出一定成绩的两位作者.除《王鲁彦论》(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外,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四作家论》(以下简称《四论》),是他们研究郁达夫、蒋光赤、谢冰心、叶绍钧四位作家的又一本结集.  相似文献   

8.
刘再复同志《论文学的主体性》等系列文章发表后,在文艺理论界引起了震动。它提出的问题和某些观点,对于改变人们习惯的单一的思维模式,拓展文艺理论的研究空间,乃至改造我们的“国民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诚如许多同志所指出的,刘再复同志的文章显得匆促,有许多不够准确、不够严密的地方,这不仅影响了其立论的科学性,还容易被人误解,引起不必要的笔墨官司。本文拟就刘再复同志忽略了的问题——文学的外部规律与文学的主体性关系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以求得对文学主体性问题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刘再复同志《论文学的主体性》等系列文章发表后,在文艺理论界引起了震动。它提出的问题和某些观点,对于改变人们习惯的单一的思维模式,拓展文艺理论的研究空间,乃至改造我们的“国民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诚如许多同志所指出的,刘再复同志的文章显得匆促,有许多不够准确、不够严密的地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工作过10多年,曾感受到广西作家有种“民族文化情结”.很自然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种对民族风习的刻意追求,除了含有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外,也有“扬长避短”的潜在意识在内。于是,民族风情成了少数民族地区作家追求的生花妙笔,歌坡、踩堂、抛彩球、碰彩蛋成了他们习用的重要素材,甚至连并非叙事文学的诗,也以用两个民族语言的称谓(如勒汉,勒贝,达亨,达配——壮语。侗语的少男、少女)为时髦。不少民族风情带有为描写而描写的倾向,或者成为根据某种主题需要编织的故事中添加的佐料,  相似文献   

11.
辞书的实用性是辞书编写者首要考虑的目标,译学词典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条目检索方便性,条目安排分类性,条目选择专业性和代表性,条目编写系统性和整体性,附录设置相关性、必要性和适量性等。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重点科研项目”名义问世之《中国历代诗话选》(一至四卷)舛误百出,笔者曾与同仁黄益元君撰文批评(见《文学遗产》一九八八年第二期),指出该书选目、题解说明及正文标点等方面部分疏误。该书编选组主持者王大鹏君执笔撰成答辨之文(见《文学遗产》一九八八年第三期),许以摘瑕攻阙之友,表示愿就文献大端继续讨论,以争学术之是非,是以不揣冒昧,复为此文。《诗话选》(简称,  相似文献   

13.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天才.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被他以独特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卡夫卡的世界是一个梦魇般的世界——“一个合乎理性又反常的世界”.“对于一个天真的读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令人不安的奇闻”.而卡夫卡正是借助他作品的荒诞性和象征性,来表现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关系的深刻认识和批判的.卡夫卡作品的基本主题就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个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危机感、异化感以及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无望追求等等,是他的作品经常展示的内容.正如奥斯卡.包姆斯说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地考察,古代传记与现代传记之间存在质的区别,应做严格的辨析。从18世纪后期起,西方社会伴随着对"个人"发现,传记写作与理论认识发生变化,出现以书写"个人神话"为主旨的现代传记,而与历史本位、道德教化的古代传记不同。不论东方西方,古代传记自然属于史学范畴,而书写"个体生命过程及价值"的现代传记则类同于文学。  相似文献   

15.
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刘德军和陆建洪合著的《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一书,是周恩来思想研究中一个可喜成果。本书作者花费了数载的心血,反复研读了周恩来的著作,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参考、吸取了近10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以新的视角开展对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研究工作。本书的最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该书不局限于对某一思想领域的探讨,而是从纵横交叉,史论结合的全方位的角度,对周恩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全书共分13章,论及周恩来关于民主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法制建设、统一战线、人民政协、文化教育建设、文艺、民族、外交、经济建设、科技、国防、改革思想等诸多领域。作者以历史为线索。断面为视野,史论结合为体裁,对周恩来的  相似文献   

16.
张浚最初荐秦桧是尚未认出秦桧是个大奸,不是为了排斥赵鼎;酿成淮西兵变,赵构也有责任,不能完全归咎张浚;诏令岳飞班师,不是由于张浚的奏陈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这一翻译理念入手,指出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对比评论《简·爱》的两个中译本来进一步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论太虚幻境——兼评电视剧《红楼梦》的编导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关于《红楼梦》第四回是否“总纲”的讨论中,我有一个意见没说出来,那就是认为,如果一定要勉强说《红楼梦》有个“总纲”的话,那么前五回——特别是第五回才是“总纲”。因为这一回里太虚幻境中金陵十二钗正副册的歌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对作品主要人物的命运、遭际及作者的评价,都有了最中肯、最扼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19.
《原野》是曹禺继《雷雨》、《日出》之后又一部有影响的剧作。它一出现,就受到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热烈欢迎。因为“这个剧本里有‘戏’,群众看起来过瘾,这个剧本里有生活,顾盼左右,仿佛就在身边,让人看起来恐惧和喜欢”。可是在评论界却基本给予了否定的批评,有的甚至认为:“《原野》,是曹禺最失败的一部作品。”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解放后,而且又有所发展:不但在舞台上很少演出,连剧本也没有再版,很多人都不知  相似文献   

20.
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分析、评价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主题思想。评价《水浒》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要不要从认识作品固有的主题思想开始呢?有人认为一讲固有的主题思想,就会贬低这部名著的思想意义,似乎就不是历史唯物论的分析了。其实,只有弄清作品总的倾向,作品原来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才有可能对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历史的评价,才有可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这份文学遗产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不顾及全篇,不考虑作品的主题思想,只抓住某个方面,抓住片言只语,下这样或那样的判断,那就不符合作品的实际,即是说得再高,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