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美国的新经济一直是热门话题,作为其象征的纳斯达克指数自然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所在。近来,由于纳指的大起大落,给人们的思想造成极大冲击,使人们对新经济的认识产生了混乱。因此,有必要澄清新经济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一、新经济是全新的经济形态 其实,“新经济”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名词。它泛指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引发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它向人们表明:知识和技术已超过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无形资本投入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诚然,新经济正日益改变着我们对传统经济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2.
经济景气预警分析是通过对景气指标的处理,用构造景气指数方法来描述和预测总体经济增长波动的峰谷点和总体经济发展的景气程度,自本世纪初景气指数的雏形--美国哈佛指数建立以来,这种预测方法受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目前在国外已有广泛应用。美国商务部、日本企划厅定期公布全国景气指数变动情况;欧共体“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均建立了本系统的景气监测指数。美国经济研究局和美国经济循环研究中心已研制出包括美、日、德、法等10多个国家在内的世界经济景气指标,构造国际景气指数;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台湾)也建立了自己的景气指数。我国研制和应用景气指数仍处于初创阶段,1987年3月原国家经委信息中心和吉林大学经研所首次完成了全国经济景气指数的制作。1988年由本文作者文德华主持的四川省工业经济景气指数应用课题通过了省科委组织的课题评审,补充专家评价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4月“首次全国经济景气指数预警方法培训班”在成都举办,为推动这项工作,在更大范围内的开展做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目前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已着手应用研究,部分省市已完成研究。为加强宏观经济短期监测,把握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搞好宏观调控,文德华同志在完成四川省景气指数应用课题基础上,应本刊之约,定期为本刊进行月度的景气预警分析,本刊从这期开始开辟专栏,每月定期刊出四川省宏观经济景气预警分析的月度报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企业景气状况与宏观经济运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磊 《管理世界》2004,(3):14-24
本文对中国人民银行5000户工业企业景气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 ,在全面考察各项景气调查指标的汇总量化指数DI的基础上 ,分别建立了综合反映企业景气状况变动特征的企业景气指数———先行、一致和滞后合成指数 ,并据此分析了企业景气状况与GDP、工业生产、投资、消费和物价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 ,从而为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判断和预测经济形势 ,深入探讨经济周期波动的微观起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并且为企业景气调查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隆国强  董鹏宇 《决策》2001,(7):26-27
今年3月12日,美国新经济具有指标意义的NASDAQ指数从一年前的5048点跌破2000点大关,一年内跌去62%,比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60%的跌幅还大.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增长也显疲态.人们不禁要问:美国经济持续十年的高速增长是否就此终结?美国经济走软会对中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提供一套宏观反映铁路运输市场景气状况的指数系统,作为分析决策的依据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景气指数分析是研究铁路运输市场走势的重要工具。采用数学统计方法把各种运输要素的变动进行计算汇总编制成指数,就成为运营决策的基本依据。我国铁路虽然定期统计各项运输指标,但尚未汇总合成为指数。本文通过对构建景气灯号系统的目的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之后着重分析阐述了景气灯号系统建立的一个根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大凡谈论美国的新经济情况,总会联想到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比尔·盖茨、杨志远等,他们被传媒宣传为创造美国新经济的英雄。另外,发展中国家也不乏有运用新经济理论翻身成富人的。印度企业威普罗公司总裁普雷姆吉成了世界第三富商,其软件公司股票市值达到475亿美元。于是,很多人开始关注新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7.
资本天堂     
华尔街是美国的资本天堂。 美国的“二板市场”即NASDAQ股票市场孵育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一举成为全球知名的顶级公司和一流企业。 美国的“投资天使”在资本舞台的幕前幕后导演着一幕又一幕精彩动人的资本故事……  相似文献   

8.
对人才的渴求反映着社会的进步。但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新经济时代这样渴求人才,将竞争集中体现在人才之上,让人才与财富密切相联。从一定意义上讲,新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新经济时代就是创造性人才表演的舞台。在新经济时代,以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利润的迅速递增。经济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转化的现象表明,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的成败取决于其知识的利用和创造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招揽人才,发达国家一方面加强国内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去“抢人”。据有关资料反映,日本计划在本世纪初使外籍研究人员达到三分之一,美国新经济的兴起是注重人才开发,也是大肆掠夺全球人才的结果。近来,美国在移民方面大大放宽了对高技术人才的限制,从1998年开始,美国每年向11.5万具有数学和电脑技术才能的外国人发放居住证,2000年5月,克林顿总统将这一数字增加到20万人。而与日本和美国相反的是俄罗斯和中国,据俄罗斯内务部统计,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自从1991年3月开始回升以来,持续增长,至今不衰,到2000年2月底,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07个月,打破了20世纪60年代持续增长106个月的纪录,成为战后美国历史上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长时期,而且,这一轮增长仍在继续。美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胀率,因而论者普遍认为美国已进入“新经济”的时代。抓紧研究新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抓住新经济带来的历史机遇,迎接新经济带来的挑战,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能否真正实现伟大的复兴…  相似文献   

11.
当下的新闻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经济指数,令人眼花缭乱。经济指数既包括微观的经济指数,也包括宏观的经济指数。所谓微观的经济指数包括现金流指数、库存指数等,而宏观的经济指数则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货膨胀指数、制造业采购指数等。这些指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的微观变化情况和宏观的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12.
《决策》2000,(11):4-6
美国在二战以后成功地发展了徽电子、电脑和网络,这些就构成了今天美国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回顾美国发展新经济的历史,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企业界和科教界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指数"的概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用来反映事物发展的某种状态与趋势。"指数"能够反映社会趋势、行业走势、企业景气等情况,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显然,"指数"具有"影响"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们的行为。在宏观的层面上,许多部门就是靠制定和公布各种各样的"指数"来影响公众、矫正群体行为的。其实,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领导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判断与行为越来越受到"指数"的影响,越来越  相似文献   

14.
排除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对一国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微软、英特尔、雅虎等风险投资企业都在纳斯达克(NASDAQ)实现了成功退出和再度融资。纳斯达克不仅是美国的创业板市场,也是世界优秀风险投资企业展示自己的舞台。风险资本的退出是进入的先决条件,风险投资企业的高收益是通过风险投资成功退出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尽管新经济是经济学家们眼中的宠儿,但经济学家对新经济的许多观点分歧却很大,争论也是很多。随着美国经济重新陷入衰退和网络泡沫的破灭,经济学家们对新经济的认识也更加分化。在他们的争论中,存在以下四大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技术革新的步伐将支持生产力继续增长至少十年,而且公司尚未能充分利用其现有IT的潜力。并非只有计算机和互联网对生产力的直接影响是重要的。公司更有效的组织其业务的能力也很重要。 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倒退了 0.1%,与2000年上半年超过5%增长相比,这就像对新经济吹来又一阵冷风。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原先大众普遍持有的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达到3%的信念是如此的荒谬可笑。然而,这并不意味新经济完全是无稽之谈。新经济五大把柄 随着Nasdaq高科技股指的暴泻,dotcom公司的纷纷跌倒,Internet巨头(如…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创新活动异常活跃的时期,也是美国柜台交易(OTC)市场由默默无闻的“丑小鸭”,发展为被全球资本市场瞩目的“白天鹅”—NASDAQ的时期。本世纪初,该市场更是在交易量、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市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陈志昂  刘海 《管理评论》2002,(12):61-63
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和新经济泡沫的消散,美国的工商界和学术界对新经济下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7大管理新思想,涉及全球化、管理者作用、网络经济、行为科学、顾客关系、诚信和创新问题。这些思想摆脱了传统思维的束缚,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对提升我国的管理和决策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省房地产行业平稳运行在景气区间,整体呈上升态势。2003年全省房地产年均景气指数水平达115.7,较2001年和2002年年均指数分别上升5.4和4.1。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2005,(8):109-109
今年9月,成功登陆NASDAQ的前程无忧(NASDAQ:JOBS)将在人力资本管理领域继续扬帆出航,举办第五届“《人力资本》论坛”,秉承求真、务实、理性之风格,隆重发布“2005最佳人力资本管理实践”10佳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