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社科界》2006,(4):21-22
宜宾市社科联《关于开展“十百千万”普及社会科学域,联动系列活动的意见》近日已由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转发至市属各区县委,市委、市级各部门。该项社科普及活动正式开始。开展这样大规模的社科普及活动,在我省既是创举,也是尝试。现将该文刊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川社科界》2006,(5):19-2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转发(宜宾市社科联关于开展“十百千万”普及社会科学城乡联动系列活动的意见)的通知》(宜委办[2006137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四川社科界》2005,(5):32-33
社会科学的宣传普及和咨询服务,是社科联和社科学会的重要任务。泸州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省社科联、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组织和发动社科工作者开展社科普及工作,在社科理论宣传、社科知识普及、社科咨询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4.
《四川社科界》2008,(5):20-23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我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吹响了号角,成都市社科联在省社科联的领导下.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推进我市社科普及工作.深入推进“全国城乡统筹实验区”建设.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我市社科系统全面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建设“百千万”工程行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普及是推广和传播社科知识。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普及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两个不同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研究是发现与揭示真理.普及是推广与传播真理。研究是普及的基础.普及则是研究成果的应用:反过来,普及工作为研究提供需求动力,又促进了研究的开展。可以说,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6.
《四川社科界》2006,(5):17-19
为了进一步普及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推动成都市社科普及工作,成都市社科联在今年三月、四月开展了为期二个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巡讲活动。巡讲活动围绕提高公众的社科水平和素质,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下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活动,不少的区(市)县“四大班子”全体参加,听众踊跃,巡讲活动取得了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四川社科界》2007,(1):18-18
1月25日上午.为深入贯彻中央3号、省委13号、雅安市委1号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文件精神,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春节前“送温暖”惠民行动的通知要求.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基层.由雅安市社科联牵头策划的“各山县茅河乡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示范基地”在茅河乡万山村、香水村挂牌成立。这是市社科联在省社科联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市供销社等单位以“社会科学伴你行——社科知识进万家”为载体.不断开辟人文社会科学普及新阵地.大力普及人文社科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何其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冯治安以及市社科联、市供销社、市防邪办、市科协、市新华书店、市图书馆、名山县委宣传部、名山县移民局、名山县茶业局、名山县科技局和茅河乡乡村社干部群众100余人参加了挂牌仪式。  相似文献   

8.
200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开展了一次“河北省公众社会科学素养问卷调查”的大型调研活动。在石家庄、保定、承德、唐山、邯郸五个城市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4679份,回收率93.6%。开展城市社会科学素养调研在全国尚属首次。调研活动既是做好科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社科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9.
《四川社科界》2008,(5):1-6
同志们: 正当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开展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努力推进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年工作目标之际。我省第一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会议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件精神,总结过去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普及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为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的长效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省社科联党组决定,在宜宾市进行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试点工作,为全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四川社科界》2005,(9):19-25
社会科学普及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最近几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社科联普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加紧探索,正在形成以“社会科学普及周”为龙头,以经常性科普为主线的社科普及活动体系,在人力、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常性科普如何搞,社科普及长效机制如何建立,如何使刚刚起步的社科普及工作迈开大步,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各地社科联在科普工作中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肖乾贵 《四川社科界》2005,(10):35-38,34
在1996-2005年的10年间,自贡市社科联每年以3月的“科技之春”科普月和5月的“科普周”等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为普及社科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科事业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社科普及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康建设,构建和谐自贡,是摆在我们面前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四川社科界》2006,(1):35-37
2005年,德阳市社科普及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社科联的指导下,特别是省社科联科普部的支持和帮助下,以及市级学会的大力配合下,认真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的要求,全面贳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社科联要求和市科普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始终坚持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己任,结合德阳市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开展社会科学普及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开展了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出版不多,社科工作者社科普及读物创作积极性不高。为鼓励促进我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开展社科普及读物的创作出版,满足广大干部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需要,经省社科联党组研究决定,从2005年开始,在我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暂定每年为20个社科普及读物创作立项,从省社科联社科普及经费中划出一笔款项作为课题费,资助立项课题的创作。省社科联于四月下旬向省级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州社科联,省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印发了申报科普立项的通知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申请表》。  相似文献   

15.
《四川社科界》2005,(5):36-36
继3月28日雅安市社科联组织全市社科界在市区羌江南路开展“社会科学伴您行——社科知识进社区”大型社科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之后,5月12日,市社科联又组织社科界在雨城区大兴镇开展了“社会科学伴您行——社科知识进农村”大型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6.
《南方论刊》2004,(3):1-1
提起“科普”,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项普及自然科学的工作。其实,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同样重要的两大知识体系,二者犹如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自然科学普及固然要重视,但也切莫冷落社科知识普及。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宣传,重点对象是广大农村的农民和城市居民。对此,乐山市社科联坚持“以人为本”,以切合群众的适用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大众,面向社会抓好社科知识的普及宣传。  相似文献   

18.
学术科 《南方论刊》2005,(12):72-72,65
以“弘扬人文精神,建设和谐茂名”为主题的“茂名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于年月日至日在茂名市城乡全面展开。茂名市委宣传部、茂名市社科联按照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的部署,积极主动协调全市社科团体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精心组织举办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这次科普周活动共举办各类科普宣传活动项,有个单位和学会团体参加,多人直接参与,发放宣传资料多份,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深刻的影响。科普周活动从市区起动,一直延伸到县(市、区)、镇、村,深入地宣传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  相似文献   

19.
《四川社科界》2005,(12):29-31
今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的要求,把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作为社科联和社科学会的主要职能之一,作为广大社科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社会科学实现其价值的重要途径,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员和组织社科学会、  相似文献   

20.
《四川社科界》2005,(9):26-28
江苏省社科联作为江苏社科界一支重要的领导力量,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借助中央3号文件和江苏省委、省政府13号文件的强劲东风,以更开拓的视野,更积极的姿态认真履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推进社科普及与咨询”的职能,在构建社科资源优化整合的“大社科”工作格局的理念下,不断创新社科普及思路,加强与自然科学普及的融合,探索社科普及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从而进一步丰富“科普”的内涵,扩大社科普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