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泽东同志把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形象比喻为鱼和水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和原则。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努力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尤…  相似文献   

3.
改善农村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出现恶化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村民自治的不完善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干群关系协调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弱化现象;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新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要改善农村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社会发展;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改善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农村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可以发现,在当前河南农村干部群众关系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当前农村干群关系呈现出几个较为突出的新特点:利益关系日益凸现,管理关系逐渐弱化;党和政府的政策在调节干群关系中的作用增强;农民群众利益的损益成为干群关系好坏的一个重要变量。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优化农村于群关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应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优化农村干群和谐关系为抓手,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必须认真查找与科学分析当前制约农村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创新农村多元化社会管理格局,填补政府角色功能缺失;创新源头治理理念,提高农村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创新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实现政府与村民的良性互动;创新干部教育管理机制,锻造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创新农民素质提升机制,培育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创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机制,提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整体透视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的农村干群矛盾,主要是由于一些农村干部对新时期的农村工作不适应、乡镇干部结构过于膨胀和对农民宣传思想工作弱化以及对农村干部缺乏严密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所致。为此,要寻求治本,就必须从强化服务、建立制度化管理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新时期构筑和谐农村干群关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和处理干群利益矛盾、理顺和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农村干群利益矛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点面结合,综合治理.为此,应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整合党与群众利益;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夯实村民自治之基;完善农民保护立法,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三代领导人对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毛泽东对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探索毛泽东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人民政府虽然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这其中就包括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干部与群众的矛盾。这说明毛泽东已经意识到当时存在着干群矛盾,并把干群矛盾的解决看作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的革命战争,毛泽东深深感受到了农民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他认为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  相似文献   

9.
工业革命发生于美国绝非偶然现象.在前工业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城市化和工业发展均已居于欧洲首位,从而为工业革命奠定雄厚基础.人口因素、圈地运动和农业生产力进步是推动前工业时期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相当紧张,对立情绪有加大之势。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很不协调,有的搞的很紧张。这种状况,严重妨碍了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声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重视。”近几年来,基层干部反映,农村工作既辛苦又难做,突出地表现有“四难”(即征粮难、收税难、抓计划生育难、处理纠纷难)。在解决四大难题中,干部被围攻谩骂、被欧打致伤,甚至被报复杀害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探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入注目的现象.规模较大的回流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探析这一社会现象的背后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体制政策的障碍以及外出劳动力的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扩大城镇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有关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罗嘉司 《理论界》2004,(1):88-89
重新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重新犯罪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当前影响重新犯罪的个体原因和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3.
卢蒙 《理论界》2009,(9):145-146
器乐演奏是时间的艺术,它不同于雕塑和绘画,其作品可以经过不断构思和完善,持久、客观地展示给观众.而器乐演奏的公开性和一次性的特点,常常会给演奏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甚至引起紧张、怯场等心理现象.演奏者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加上良好的演奏技艺,才能达到演奏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4.
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当前中国社会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干群关系面临许多新问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文章认为,在社会转型期改善干群关系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坚决摒弃把人当符号、见事不见人的思维;彻底清除封建专制思想的残余影响;逐步强化民意在选用干部机制中的权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正确处理做大"蛋糕"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实现流动资金良性循环,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多年来,流动资金紧张始终制约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流动资金问题较前有增无减,持续不断地困扰企业。因此全面深入地分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对于搞好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局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试图从表层和实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和分析   首先,当前,企业造成流动资金紧张原因归属为企业之间的拖欠,主要依据就是企业收帐款净额及其流动资金比重不断扩大。总的说来:全社会所有企业帐面“应收帐款”余额之和与所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探析周晓荣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它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发展,传统自给的农业生产已向市场集约型的商品社会化生产转轨,然而农村信用社现有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全面启动市场经济体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且不断地加以创新;生产出各式各样的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但目前农村的消费市场非常不景气;众所周知,中国有九亿人口生长在农村,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将是成功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丁海兰 《南方论刊》2007,6(6):50-52
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风光秀丽,宁静和谐,兴旺发达的景象,是农村、农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本文描述了农村污染的主要种类,并分析了其背后的根源,这对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由反自然性向生态文明的根本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产生犯罪的根源 所谓犯罪根源就是指与犯罪的产生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言,犯罪不是随心所欲产生的,而是社会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而出现的,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决定产生犯罪的是阶级和私有制这两个根源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齐国兴盛原因探析宣兆琦公元前11世纪中叶,姜太公以功首封于齐地营丘(今临淄),建邦立国,从此揭开了齐国历史的第一页。初封之时,齐国的疆域并不大,孟子云:“太公之封于齐地,亦为方百里也。”①且为滨海臼与卤之地,土壤碱化,不宜耕稼,自然人烟稀少。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