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淼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176-182
胡适与宋春舫作为《新青年》的同人,其不同的戏剧观给"五四戏剧论争"带来了"不和谐"的声音,而这也凸显了《新青年》同人内部始终呈现为一种分裂的状态。胡适对《新青年》1918年第五卷第四号(戏剧改良号)上刊登的宋春舫《近世名戏百种目》的删改从文献的角度印证了这种裂隙的存在,尽管胡适在尽力弥合宋春舫与陈独秀、钱玄同等人的裂痕,但是"五四"退潮之后,不同的思潮将他们导向了不同的理论取向。胡适以社会变革为主要诉求大力倡导社会问题剧、取较激进的全面学习西方戏剧,宋春舫则始终坚持戏剧的本体特质,提倡新剧、保留旧剧,从世界文学发展的脉络寻求中国戏剧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2.
刘海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6-49
近代学者对清代学术的研究首推章太炎,但是真正开始关注清代学术称谓问题的则是刘师培,他的《近代汉学变迁论》对汉学释名,开启了近代学者对清代学术称谓的大讨论。胡适、柳诒徵、傅斯年、钱穆等学者纷纷阐释汉学、考据学、朴学之名来称呼清代学术的不合适性。而梁启超以清学来代称清代学术被后来诸多学者所采纳,并且为我们今天讨论清代学术称谓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蔡志栋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6):139-145
自由是现代性的核心观念之一。辛亥革命的理论先导章太炎在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话中阐释其自由观,以"无待"来理解形上自由,在"一字千金"的《齐物论释》中,通过"我"之成立及其可破,在确立形上平等的同时也确立了形上自由;在认识论领域,通过和《荀子》、《庄子》、佛学等的对话,章太炎对认识上的自由的获得机制本身、人的认识能力、真理、科学规律等问题,都提出了独到的看法,然而其佛学的立场又有将真实的认识论问题的讨论归结为虚幻的心灵构造的嫌疑;在伦理学领域,章氏讨论了自由人格的培养问题,其核心就在于通过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思想,从中挖掘出"依自不依他"的原则,并试图复活传统道德条目以应对现代处境。 相似文献
4.
龚文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2-95
胡适在童年时代阅读了大量的传统经典、史书、小说等,对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传统经典和史书中,胡适接受了传统的自然主义宇宙观、实用经验理性、怀疑精神,并以之破除鬼神迷信;从阅读小说中,胡适接受了白话文训练,为以白话文批判文言文和文学革命准备了经验基础。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二元对立,传统是复杂的、多元的,它在胡适身上显现出两重性。胡适既承继传统,但又批判传统,以一种传统批判另一种传统。胡适并不将传统视为走向现代的障碍,而从传统中获取现代性资源,使传统成为步入现代的一座思想桥梁。 相似文献
5.
胡小英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戏剧语言的灵魂全在于对话 ,而戏剧对话提炼于现实生活 (具有现实性 ) ,又具有诗的特性 (具有诗性 )。因此 ,对戏剧对话的翻译 ,主要是对原剧语言的现实性与诗性的移植过程。通过对一些译例的分析和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戏剧对话的“现实性”的两个层面和诗性的三个层面在翻译中如何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儒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二三十年代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 ,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文学史思维模式 ,其中胡适以文学随时代变迁的进化的观念为新文学寻找立身的根据 ,梁实秋以人性为标准并从共时的角度反思新文学的缺失 ,周作人则试用历史循环说来追溯新文学的源流。其后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也全面介入对新文学的评论。多种文学史观的初步建构并彼此形成互动互涉的对话关系 ,深刻地影响到后来的文学史写作 ,逐步推进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日本筑波大学图书馆藏《吴轿燕马录》《燕辽游记》等日本人来华游记,为我们再现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日学人交流的历史现场提供了鲜活素材。诸桥辙次、内野台岭带领的青年访华团先后与胡适、柯劭忞等著名学人的访谈记录,内容涵盖经史文学,旁涉时事政治,同时还涉及了柯劭忞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等学人经历。这些近代中日学术交流特有的对谈资料,展现了新学精英胡适与旧学耆老柯劭忞的形象,揭示出鲜为人知的中日学人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史实。 相似文献
8.
胡义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5):79-84
“五四”以来,《西游记》研究失误的方法论原因,首先在于“五四”后盛行的“疑古”思潮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易》理”、“丹学”和道教等不求甚解(即“轻古”)乃至一概否定的研究模式。作为一位日本学者,太田辰夫没有读懂第一回对《西游记》最终定稿人阎希言真实身份的所有隐喻暗示,“《易》理”难倒了日本的“中国通”。由于对“丹学《易》理”和《道藏》等典籍的熟悉程度不够,所依托的西方形式逻辑思维习惯与中国“丹学《易》理”要求的八卦象征、《易经》用典等思维习惯大不相同,所以,美国学者蒲安迪对《西游记》第一回中一些关键性“密码”的破译就不到位,也未能破译阎希言。国内外华裔《西游记》研究者难以破译的首要原因,则在于专业视野太狭窄,不太了解茅山明代道教史。 相似文献
9.
张耀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易学总体上持大化观念,西式进化论在其思维框架下,不过是无限运程中之一环节而已。《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言已完整描绘出中国人特有之大化观:天下万物生于有着眼于进化,有生于无着眼于循环。《庄子》描述的大化历程以种有几为起点,以万物皆入于机为终点。《列子》描述的第一阶段自太易到太始再到太素最终达于浑沦,可以进化论释读之;第二阶段自一到七再到九最终复变为一,只能以循环论释读之。《淮南子》的所谓生物进化观,实际只视生物进化为天地循环之一环节、一阶段:生物进化之前,已有三个阶段之天地进化;生物进化之后,亦应还有三个阶段之天地退化;然后一切归零,重新开始。墨子、韩非子、王充,均持大化思维。晚唐无名氏之哲学著作《无能子》认为不把进化论置于天地未分,混沌一炁以及天地既位,阴阳炁交之宇宙背景上来定位,就是讲不通的;其自然而虫之,不自然而人之命题的提出,不是为了高扬进化论,而是为了贬抑进化论,不是为了倡导不自然,而是为了倡导自然。晚清以降学者对进化论之质疑,则至少有严复以易化西、章太炎俱分进化、宗教界驳生物进化论、科技史学界之争论等尝试,从另一侧面证明中土思想家所讲就是大化论。 相似文献
10.
王志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3):18-21
《学者闻一多》在展示闻一多的研究领域、成果和方法时 ,述评结合 ,从“真、善、美”全视镜探进 ,在思辩的过程中体验对象的鲜活性 ,以感性的描述呈现理性的感悟 ,而以理性的思考介入感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丁柏铨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2-69
近若干年来,中国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但中国新闻学者与西方新闻学者之间的学术对话,却依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障碍。对话何以艰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西方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客观存在且西强我弱。然而对话仍然可以也应该进行。对话何以可能?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中西方新闻学者共同认同的观点有增加的趋势。对话如何有效进行?这有赖于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而中国新闻学者把符合本国国情的新闻理论与实践对外进行宣示,并将理讲通、讲顺、讲透,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南京晓庄学院的邵建先生始终把自己定义为“边缘人”。其实。他可是国内颇有名气的人文学者及时评作家,在“一南一北”的《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亮相频频,口碑颇著。今年以来,邵氏新著《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二十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1月版)甫一问世.就受到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近水楼台先得月. 相似文献
13.
卢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0-24
2015年3月2-14日,我在美国北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简写为UNT)做访问学者。刚到达该校的第二天,该校环境哲学中心主任哈格罗夫(Eugene C.Hargrove)教授领着我和另一位中国学者(南开大学的薛富兴教授)在校园内转了两个多小时,走了好几个部门,拿到了UNT的带有我们头像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就标志我的正式的访问学者身份。北德州大学的排名并不靠前,但它的爵士乐专业是全美最好的,从而也应是全球最好的。我之所以特地去那儿,因为那儿的环境哲学是最有名的,我所特别敬仰的哈格 相似文献
14.
方汉文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1世纪前十年,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文明文化研究高潮迭起,扛鼎之作接连不断。上世纪末期才起步但成果丰硕的中国学者以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为研究中心,陆续推出了《比较文化学》、《东方文化史》、 相似文献
15.
除旧布新、西学东渐是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西方文化是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同时印度文化也是当时中国文化向外学习的重要源泉之一.民国报刊主要介绍印度戏剧知识和印度经典剧作家;随着译介《沙恭达罗》等剧作的活动展开,并有了中印戏剧经典比较研究的成果.《沙恭达罗》在中国的成功上演,为戏剧跨文化接受塑造了成功的典范,反映出了文学间的互证、互识、互补. 相似文献
16.
赵轶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28-34
皮尔逊教授从文化传统差异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史学研究中对"客体”的过度偏重,以及西方学者更注重主观参与与历史客观的结合的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念及其利弊得失.中方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皮尔逊教授观点的同时,还指出了道德评价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认为历史研究既要主观地从多种角度去考察,又不能淡化原始文献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7.
尚辉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4,(10):10-13
马书林用水墨写意京剧人物,追寻的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中国传统艺术,大多不是再现性的,不仅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还原,而且还要疏离真实。就京剧艺术而言,唱腔和脸谱都提示了演员与观众和剧中角色之间的距离,这种审美距离才是中国京剧艺术的灵魂。这和西方戏剧不同,幻觉主义的真实不仅要求演员和角色之间连一根针也不能插入,而且要求观众也要入戏,忘了自己身在剧场,完全融入剧情的生活现场。 相似文献
18.
方蒙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162-165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一个思想家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人物,而割裂地研究往往会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对于胡适的学术研究,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后来对其研究逐步实事求是,学者们从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方面对胡适的学术思想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对胡适的学术研究,应在分类探讨的基础上逐步综合和全面地看待他,才能得出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评价.本文尝试把历史和文学(主要是戏剧)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胡适早期的政治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