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革命现代京剧《八一风暴》,在被王张江姚反党集团压制、监禁十年之久的今天,又重新上演与广大群众见面了。这是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胜利。《八一风暴》取材于南昌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风云变幻的历史面貌。剧中集中描绘了北伐军中我党领导的铁军某师,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在党代表方大来和师长杜震山的带领下,挥师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战斗历程。  相似文献   

2.
《晨报》是20年代初中国早期话剧发展的基地。《晨报副刊》上记载了中国早期话剧的发展状况,反映着中国早期话剧的启蒙追求,展现出早期话剧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牛市不是泡沫,而是新经济的反映。如果你希望欣赏风暴,那就去观看影片《完美风暴》。但请你别相信,经济风暴也将发生  相似文献   

4.
《夜店》是中国话剧史、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本文研究《夜店》的剧本改编,包括艺术内容和形式,以及有关的背景、过程。首先是从高尔基的剧作《底层》到柯灵、师陀的话剧《夜店》的外国剧作中国化;其次是柯灵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影片《夜店》的舞台剧电影化。对《夜店》的剧本改编的艺术性、创造性有深入的、细微的解释,并给予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田汉是最早把工业题材引入话剧创作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作家。从20年代初的《薜亚萝之鬼》到30年代的《扬子江的暴风雨》,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现代工人的血泪人生和在战斗中的成长历程。其中的《梅雨》,不仅继续高扬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还糅合了“社会主义写实主义”风格,堪称30年代左翼话剧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曹禺四幕话剧《雷雨》的第二幕。讲受好这幕话剧,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激发学生对今天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戏剧文学语言艺术的熏陶。 文学是语言艺术,而话剧同其它文学形式的语言相比,义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小说作者塑造人物时可以从多方面来叙述描写,可以写人物的肖象、行动、心理,也可以通过写景物、写别人来衬托,写人物的对话只占小说的很小部分。话剧则不同,话剧的唯一手段就是  相似文献   

7.
话剧《霸王歌行》是一部改编剧、历史题材剧和先锋探索剧。该剧遵循了改编伦理,完成了从小说到话剧的跨文本艺术形态转换;以对历史源文本的想像性阐释,完成了对历史的重构;在舞台呈现和叙事方式.尤其是文化立场和诗性精神方面,又体现出鲜明的先锋性。在话剧艺术日趋边缘化的时代,《霸王歌行》具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营构了较大的艺术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无产阶级文艺百花盛开。在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的热潮中,在纪念毛主席的划时代的光辉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三周年的日子里,延边话剧团继移植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红灯记》之后,又把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移植成朝鲜语话剧,同延边各族广大群众见面,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是延边话剧团的革命文艺工作者用朝鲜语话剧移植革命样板戏的又一次大胆尝试,是为延边话剧舞台谱上了新篇章。朝鲜语话剧《智取威虎山》,对朝鲜族人民学习革命样板戏,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朝鲜语话剧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话剧的定名,在三十年代。在这以前,称为新剧。新剧始于何时?欧阳予倩认为,1907年成立的春阳社第一次演出剧目《黑奴吁天录》,应当“作为话剧在中国的开场”。而上海基督教约翰书院于1898年演出的《官场丑史》,以及1900至1901年南洋公学演出的时事新剧《义和团》、《六君子》,则由于作为话剧形式也还不够完整,因而普遍被认为属于话剧发展的雏形阶段。那么,在1907年以前,是否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话剧(新剧)了呢?著名学者梁漱溟于五四运动前夕曾写给陈独秀一封信,为我们提供了早期话剧运动的一则重要史料。当时,梁漱溟的父亲梁巨川  相似文献   

10.
<正>《雷雨》以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生活内容,出现在三十年代初的文坛,开创了中国话剧创作的新局面,标志着现代话剧走向成熟.《雷雨》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这里仅就《雷雨》研究中对其主要戏剧冲突的分歧,发表管见,求教于前辈与同行.  相似文献   

11.
麦兆辉与庄文强导演的历史故事影片《关云长》,在2011年4月26日上映,刚被《让子弹飞》大火了一把的姜文曾预言:这部影片的票房在17亿往上。看来,这部影片又是中国影片票房  相似文献   

12.
<正> 以往大家对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褒多贬少,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是董楚平在其近作《论平均主义的功过与农民战争的成败》(《历史研究》八○年第一期)、《论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与封建特权主义》(学术月刊八一年第一期)中对此提出质疑,并就如何评价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表述了自己的意见。董文发表后,史学界反响较大。徐祖根和周良霄、张德信住八一年第四期的《历史研究》上,发表题为《试论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平均主义》、《关于农民战争任务和作用的商榷》两篇文章,表示不同意董文中的某些论述。林衍经在《安徽大学学报》上(八一年第一期)发表的《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思想撮论》,也是针对董文中的某些观点而言的。最近董楚平在《史学月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秋海棠》在整个沦陷区引起巨大反响,继《申报》上连载后,被移植为其它剧种,如沪剧、话剧以及越剧,甚至被改编为电影,搬上银幕。如此盛况堪比当年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造成这种连锁反应的原因除了《秋海棠》这部小说本身优秀外,沪剧、话剧、越剧以及电影这几种艺术形式对于《秋海棠》的传播亦是起了一定的推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07年,由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及由革命党人王钟声等组成的“春阳社”,先后在东京和上海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等文明戏,这标志着中国话剧的诞生。从那以后,话剧便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发展起来。作为民国政府的首都,上世纪30年代南京的话剧演出很多,发生过不少轰动时的故事。为纪念“话剧百年”,熟谙南京文史的许亚洲先生特为本刊编写了下文,供读者们分享——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早在二三十年代,他即以风格独特,成就卓著的小说创作扬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主要从事戏剧文学创作。他的代表作《龙须沟》与《茶馆》,是我国话剧艺术的瑰宝,后者还为我国话剧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本文就  相似文献   

16.
贾樟柯在记录影片《海上传奇》中以18位与上海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口述呈现出上海从1930年代到2010年的历史样貌。影片在叙事中运用影像交叠构筑起上海这座城市的聚散离合与颠沛流离命运。影片中对上海日常生活场景以及无名人物的聚焦则是贾樟柯自己的生活经验的投射,反映出他对上海这座城市情感上的疏离。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华语影后秦海璐参加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和《国光帮帮忙》,宣传首次被改编为话剧的《四世同堂》10月30日在台湾的全球首演。但节目播出后,秦海璐的现场表现一度受到网友攻击。  相似文献   

18.
王炳毅 《金陵瞭望》2006,(16):52-53
近日,电视连续剧《陈赓大将》在央视热播,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也曾成功地拍摄了革命历史影片《陈赓大将》和《陈赓蒙难》,在社会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陈赓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军杰出的将领,人们至今缅怀他的业绩。而且,陈赓与南京早就结下了难以磨灭的情缘。现本刊予以独家披露。  相似文献   

19.
我校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组长期举办的经典话剧《雷雨》学生课堂演出实践活动,依托于课堂,又延伸了课堂,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经典,体会剧作中的百味人生。课程组结合现代话剧发展过程中学生演剧的历史,展现学生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兴起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以话剧演出参与中国现代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化责任感,引导当代大学生思考自己与当下文化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历史主义理论认为,文学也是一种文化背景上的“历史”叙事。历史可能是一个事实(fact),但其被文本化(textualization)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权力(power)的规约并发生对历史阐释的多重声音(polyphonic)。比较《风声》、《色·戒》、《骑士的荣誉》、《黑皮书》等4部中外间谍影片对相似事件的不同解读,考辨其“历史”叙事中深层的民族心理与不同的权力意识,具有一定的文学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