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的“不可译性”既有“文化不可译性”与“语言不可译性”之分,也有“相对不可译性”与“绝对不可译性”之别,应该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研究语言的“不可译性”,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异同,也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翻译理论,尤其是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语言的可译性限度,认为语言存在相对不可译性和绝对不可译性,而文化的差异是导致语言不可译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试论文化与语言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吉 《江西社会科学》2002,(12):129-131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阐述语言的不可译性,通过大量的例证,说明翻译在借助语言这一多功能符号体系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之间转换过程中,原语和译语由于文化差异只能做到相对的对等,不能完全绝对等值。  相似文献   

4.
兰晔 《理论界》2006,(8):108-109
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根据卡得福特的理论,不可译性主要有源于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源于文化的不可译性两种。本文主要从语音、词素、词汇、语句和修辞五个方面分析了源于语言的不可译性。认为我们应该承认不可译性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力求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5.
原语和译语就其意义和风格而言只能做到相对的对等 ,无法做到绝对的等值 ,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 ,就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可译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美学功能的角度谈绝对不可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言美学功能的角度探讨绝对不可译性.认为语言的美学功能是语言之间产生绝对不可译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对译者来说其翻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不同民族的语言与文化具有共性与个性,从而形成了翻译的可译性限度。本文根据包惠南先生的分类,从语言与文化的不同层面探讨霍译本《红楼梦》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8.
从以往围绕翻译的可能性展开的讨论来看,持可译性论者认为,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翻译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经验的相似性和人类文化的相通性使人类在思维认识方面产生了许多共性,这些共性决定了翻译的可能性.持不可译性论者则认为,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渊源,不同的原语材料,不同的思维方式,都各自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不同语言在翻译时自然会存在一些不可译性.这主要源于译入语缺乏对等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项的缺省.据此,翻译的可能性就取决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是否存在对等的语言形式和对应的文化元素.然而,实践表明,翻译绝不是通过语词的一一对应就能轻易获得成功的.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对等"的真正性质不是翻译预设的,而是由翻译产生的.一种语言中的一个语词或句段是否与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语词或句段对应,这是一个约定性的问题.如果两者之间具有事先约定,那么"对应"就是运用问题;如果没有事先约定,那么就需要建构约定性.建构两种语言之间的约定性,与运用已经建构好的约定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所有先在的约定性一定是在过去被建构的,而这种建构过程毋庸置疑地从属于翻译.由此可见,要真正回答"翻译何以可能"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就是要追问建构两种语言之间的这种约定性的基础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文化的不朽瑰宝,中国古典诗歌一直以其优美的语言、典雅的风格及丰富的文化意象著称。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之难众所周知,令人望而却步。美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相对比较成熟完善,和译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中西方诗歌在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完美的翻译”是不切实际的,也就是说在翻译实践中,“绝对的对等”是无法实现的。将美学观点引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通过借鉴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从翻译美学角度,提出“美学对等”命题,指出其实质是一种动态对等,即译诗和原诗之间美学效果的对等;通过对宋词《声声慢》叠词翻译的对比分析,集中探讨了中英诗歌翻译中语音层的审美再现,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美学对等”的本质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共性是可译性的理论基础,文化的差异是可译性的认知途径。可译性问题不是一个二分体,而是在文化认知角度下的一个译文确切性问题。因此,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对立统一的。跨文化间的翻译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当前历史文化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认识到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龚颖芬 《南方论刊》2009,(7):100-101
由于文化历史、习俗、思维和环境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和思维习惯有很大的民族特色和差异,从而导致了翻译的跨文化障碍。修辞作为一门语言自身特色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表达手段,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可译的情况。本文例举了部分英汉修辞不可译的例证,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5):242-247
中西语言与思想的差异使得中西之间的哲理思想翻译面临着不可译性,这样翻译必然包含着某种解释,翻译的局限也提醒我们重新认识翻译的意义。从不可译出发,德国汉学家顾彬强调了以目的语为目标的归化翻译,归化翻译强调了误译的合理性,但从将翻译作为更新自身文化的意义来说,顾彬的归化翻译立场就面临着困境。从汉学作为丰富西方思想资源的目的来看,异化翻译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翻译原则进入到汉学家的翻译中,以矫正目前汉学翻译中归化翻译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语言模因的幽默机制产生的翻译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离不开幽默,幽默影响着生活。语言的幽默不仅有利于活跃气氛,缓和矛盾,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在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幽默更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挥着它的影响与魅力。然而,正是因为幽默存在着文化习俗、社会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差异,使得在翻译时不免要损失大部分的精华。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无法将幽默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通过功能翻译理论可以了解到文化因素对幽默翻译的巨大影响,从而揭开语言模因幽默机制下的不可译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语用翻译理论认为:译事(翻译)是一种包括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英汉文化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是导致其翻译可译性限度的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文化差异不仅影响着语言本身的内涵,而且也制约着译者自身的翻译。解读英汉原作者异质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是缩小文化差异中可译性限度的两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常青 《理论界》2012,(9):126-127
由于文化传统、社会风俗、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等诸多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差异,使得翻译的可译性存在一定的限度。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在《巴别塔》一文中,以"Babel"一词的多义性来解构翻译的传统观念,并阐述到"上帝既开始解构通天塔,也开始解构天下会公用的语言;宗谱系统驱散与四方;截断了它的世系;一旬间把翻译这项工作强加与人类,又禁止人类翻译",指出了"不可译"又"必须译"。  相似文献   

16.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差异及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翻译的可译性只是个限度的问题。本文作者在奈达翻译过程论述的基础上把原语文化语境分析和译入语文化语境分析引入到翻译过程中,从而使翻译过程细化,明确化。本文运用大量实例进一步探讨了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它的三个主要功能来实现可译度的提高:制约功能、解释功能以及补充功能。  相似文献   

17.
赵冬生 《中州学刊》2012,(2):199-201
汉英民族不同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和民情风俗造成了其隐喻表达独特的文化负载,从而使隐喻运用的语言风格、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在翻译中容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造成原文内涵在译文中的严重亏损,也造成了汉英隐喻翻译中特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可译限度。建立汉英隐喻的跨文化映射关系是实现汉英隐喻翻译可译性的关键,对等替换、喻体直译、意象转换和结构扩展是实现汉英隐喻跨文化映射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活动,语言之间的共性是可译性的基础,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则是翻译的主要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要克服的实际上就是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在此通过剖析社会文化因素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分析了汉英句法特点及长句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进一步阐述要做好长句翻译必须注重汉英两种语言的跨文化对比,合理地组织语言,以达到更好的译文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词多用对仗、富于节奏感而且意境优美。在英译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常常导致诗词翻译的“不可译”。本文从中国古诗的意美、形美和音美的可译性限度来探讨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20.
陈洁 《中州学刊》2006,(6):175-177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译者不仅要了解译入语文化,而且还要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文化比较也就成为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包蕴着丰富的文化理念,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对其中文化因素的英译处理,可以鲜明地体现出中西观念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