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失学未成年人教育被忽视;外出务工家长对留守子女物质生活的过分满足与家庭道德教育严重欠缺的矛盾;家长及社会上的"钱"、"势"观,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长形成冲击;不良的影视、网络、出版物,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混乱;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处罚过轻,满足了未成年人心理上的刺激等的问题。应采取成立专门机构,整合各职能部门,共同打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增加政府投入,建设青少年活动场所;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机制等措施,提高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镇江市留守儿童现状,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近期,我们对全市7个辖市区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3.
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紧紧抓住学校、家庭、社区等各个环节,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织就一张“防护网”。以家庭为依托,突出体现“一颗心”孩子的健康成长,牵动着百万家长的心,涉及百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未来。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家庭能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帮助子女塑造美好的心灵;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就会…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我国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因缺乏完整的家庭关爱和呵护,也由于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偏弱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思想道德、心理障碍等问题。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促其健康成长,需转变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加强亲子沟通与联系,树立良好的家风;加强校园德育,提高教师素质与责任感,建设优良的校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和谐的社会风气,发展社会帮服组织。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亿,其中,农村未成年人超过三分之二。”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本文从农村未成年人结构复杂化、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教育事业面临诸多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出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山西忻州神池县太平庄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出我国农村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但因经济落后、教育投资不到位,导致以“三位一体”为原则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势作用并未能发挥出来,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隐患,其思想道德建设任重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对薄弱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湖南省"十县百村千户"调查资料,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研究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现状。据此,提出应通过重构中国特色的亲权伦理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强化家长责任意识和家庭教育职能,制订约束性政策等来实施家庭教育补偿机制;通过加强社区(村)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建立健全村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体系,以乡规民约的方式推行农村儿童监护人监督制度,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社区成长环境,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等,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来实施社会教育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托幼事业,全面实行农村留守儿童登记制度,建立家长、学校、社会间畅通的联络机制,建立乡(镇)心理咨询辅导站,全面提升初级中学寄宿制规模和管理水平等,通过学校教育的补偿性措施体系构建学校教育补偿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道德示范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道德示范是由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特征,身教的优势,德育的实践性,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等决定的。践行道德示范必须树立家长、教师、领导干部、公众人物等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0.
王剑 《小康生活》2005,(7):12-12
山西省现有未成年人893万,其中农村未成年人达536万人,占到总数的60%。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为切实搞好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山西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省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得到中央文明办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由“核心化”向“空心化”的转变,留守老人问题日益严峻。基于豫东农村调查得知,留守老人面临经济来源拮据、健康状况不良、心理孤独寂寞、安全隐患多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必将影响新农村建设。为此,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扩大“新农合”范围,加强农村医疗设施的软、硬件建设,成立各类留守老人团体或协会,转变养老观念,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与管理,满足留守老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步严峻,受到社会高度重视.文章通过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成长、品行塑造、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共治理理论的思想,提出了从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个层面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系统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教育者认识上的不足、教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不够、教育方法单一、教育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例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强化基层妇联作用,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与卫生保健网络建设等,改善农村“留守妇女”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等“五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发挥好“五老”的优势和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浅析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到城市务工人员不断增长,相对应的农村中的留守未成年人也在不断增多。由于缺少必要的监护,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随之不断增多。例如,留守未成年人的抚养问题、教育问题、监护问题、犯罪问题,等等,并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立足于我国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现状,配之以对我国法律相关规定的分析,适度考量国外相关方面的立法,探索既适合我国国情,同时有利于保护留守未成年人权利的监护制度,以丰富我国的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贵州民族地区特别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留守儿童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认为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心理、安全和学习方面,提出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监护人素质、提供留守儿童与家长交流的条件、加强寄宿制中小学建设等是解决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镇江社会科学》2009,(5):F0003-F0003
镇江市人口学会紧扣“迎华诞、颂国策”中心主题,举行了。人口与发展六十周年”征文活动;利用“5.29”、“7.11”、“9.25”等重大纪念日,组织部分会员组成人口计生宣传服务队,走上街头,为群众开展特色服务活动;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爱心助成长”关爱农村留守女童结对帮扶活动,为留守女童学习、生活等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营造了关爱农村留守女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8.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农村青少年的重要活动场所,能极大地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青少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近年来,广西依靠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思想认识、业务指导、管理、资金来源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加强对少年宫的思想和业务指导,发挥项目学校的主体作用,并争取中央、自治区及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简述安徽省阜阳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父母关爱、隔代教育的畸形关爱、社会不良行为影响,导致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对策:加强学校寄宿管理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强化家庭教育建设.提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建议与构想: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构建家校一体的教育网络;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法》,保障留守未成年人权益;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思想道德建设从未成年人抓起,是人的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紧迫任务。苏州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