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生文  靳静  孔庆利 《职业》2016,(8):12-13
虽然孝顺,但作为儿子,谢连喜对母亲有愧疚的. "我们姊妹四人轮流在母亲家里住,照顾母亲.母亲特别喜欢这个儿子.有一次,母亲想他了,给他打电话说'家里没吃的东西了'.母亲不直接说你来吧,我想你了,只是借口说没吃的东西了,心想这样儿子一定会来."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作业     
驱车从千里之外的省城赶回老家,杨帆直奔县人民医院。“我母亲得了什么病?严重吗?”他急切地问主治大夫。大夫看看他说“:胃癌晚期。老人的时间不多了……”杨帆顿时泪如泉涌。出了诊室,杨帆立即用手机通知副手,从今天起由他全权负责公司事务。杨帆要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陪伴在母亲身边。父亲早逝,为拉扯他们兄妹四个长大,母亲受尽了千辛万苦。母亲的腹痛是从两年前开始的,杨帆兄妹曾多次要带母亲到省城医院检查,每次母亲都说“:不就是肚子痛吗,检查个啥,吃点药就好了,妈可没那么娇气!”母亲总是这样,生怕拖累儿女,生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杨…  相似文献   

3.
与爱同在     
只要有爱,生命就是不朽的大哥因病去世那年,母亲已经70岁,为了不让体弱的母亲过度悲伤,我们兄妹几人商量后决定向母亲隐瞒这个噩耗。由于大哥生前住在外地,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与母亲团聚,相信母亲是不会察觉的。  相似文献   

4.
鸿雁 《当代老年》2006,(3):23-23
父母一直是住在农村,母亲已经70岁了,人还很精神,能说会道,也很能干,是我们家当家的。再加上母亲烧得一手好菜,家务活干得一流,我们兄妹七个,都希望母亲能跟自己过。  相似文献   

5.
竞孝     
刘吾福 《老年人》2007,(1):29-29
我们兄妹5人全都住在城里。我是个退休教师,3个弟弟经商,也把户口迁到了城里,妹妹则找了个城里老公.好多年前就到了城里。父母养育了我们5兄妹,吃了不少苦,为了感恩.我们几个做儿女的总是隔三岔五地回老家看望两位老人,要不就将父母接到城里来住一段时间。但在乡下住惯的两位老人,总说在城里住不惯,  相似文献   

6.
身体一向硬朗的母亲,忽然病倒了,需要做一个小手术,然后住院观察几天.父亲在外地出差还没赶回来,只有他这个当儿子的在医院陪护. 母亲是个家庭主妇,操劳了一辈子的她,不愿意吃医院的饭菜,说是太贵,滋味又差.反正医院离家很近,他干脆在家里做饭,然后再带到医院去,母亲还是喜欢家常饭菜的味道,哪怕是一碗温热的小米粥,她也喝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7.
改变     
这一次.我真不知道自己的祸是否闯大了,母亲当时什么也没说,今天一大早,就离开小妹家,独自坐车回乡下老家去了。小妹很委屈,不懂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母亲性格温和,是极不容易生气的人。但是,我心里有数.是我把母亲得罪了。母亲快七十岁了,和父亲住在乡下小镇,每一次到县城.我都觉得母亲老了一回,方惊觉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母亲喜欢吸烟,除此别无嗜好,但烟瘾极大,每天要吸一、两包,对身体的害处可想而知,看她骨瘦如柴的样子,我们兄妹几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以往的经验说明,谁也不敢劝,劝也没有用。  相似文献   

8.
张振杰 《老人世界》2014,(12):51-51
老辈人说:“吃豆赛吃肉。”记得我小的时候,每当家里吃豆腐,父亲就会说:“鱼生火肉生痰,豆腐豆芽保平安。豆子就是地里长出来的肉。”他招呼我们兄妹六个多吃豆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家庭比较穷,再加上那个时候买肉凭票,所以很少吃肉。我记得那个时候的豆腐一毛钱就可以买一大块,够全家吃一顿了。  相似文献   

9.
回家     
焦晓辉 《老年世界》2014,(13):21-21
他去敬老院看母亲。护工正在给母亲喂饭,母亲无精打采地吃了一口,朝前挥了一下手,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不吃!不要吃!不好吃!”护工手里的碗应声落地,地板上狼藉一片。护工叹口气回头拿簸箕,他正推门进来。护工告诉他,老太太这几天心情不好,不吃不喝,还总爱发脾气。他知道,母亲想他了。因为出差,他已有大半个月没来看母亲了。母亲看见他,立即安静下来,朝他招手,脸上笑意盈盈。他打开带给母亲的杂粮粥,蹲在母亲的轮椅旁一勺勺地喂她。母亲张大着嘴,像个听话的孩子,一口口认真地吃,不一会就把整碗粥吃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10.
继母的温暖     
说实话,最开始,我不喜欢你。其实,也不是不喜欢你。而是不喜欢你占据我家那个位置。我执拗地以为,那是属于我母亲的位置,她活着是她的位置,她过世了,这个位置依然不容“侵犯”。  相似文献   

11.
中秋节.田桂金带着礼物去看父亲母亲。父母在一个矿,她嫁到了另一个矿.两矿之间相距四十多里。山里的路七拐八拐,她吃过早饭从那个矿搭上汽车.来到这个矿已经快晌午了。她备的礼物是两瓶白酒和两斤月饼。父亲喜欢喝酒.下井那会儿喜欢喝,退休之后还是舍不了酒。  相似文献   

12.
<正>一时兴起,出去透透气。但终究,我们还是要回家的。1一顿饭吃了快两个小时,李皓似乎还不尽兴,他跟怡婷说:"江汉关附近有不少酒吧和咖啡馆,要不我们换个场子继续?"李皓跟怡婷谈话投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赌气。出门前因为他洗脸毛巾没晾平展,妻子晓芸没完没了地唠叨着,从浴室的凌乱说到卧室的邋遢,再说到孩子的教养方式。晓芸先是说李皓,但说着说着就扯到婆媳关系上,颇有些指桑骂槐之意。母亲帮李皓把毛巾晾好,想不到这个举动竟挑起晓芸更深的怨恨,说了几句难  相似文献   

13.
中午,几个女人聚餐,不知怎的,话题扯到了母子关系。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个在我童年记忆中一直严肃的母亲,很委屈地跟女友说:“小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出妈妈喜欢我,她老是那么严肃,从来没有跟我开过玩笑,更没有亲过我。“女友安慰我:“那时的母亲好像都  相似文献   

14.
雨薇刚从国外回来,她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希望我能帮她解开心头的郁结。在宾馆大厅,美丽的雨薇紧握手中的茶杯,平静地诉说了她与自己母亲不堪回首的爱恨情仇。我听后喟然长叹,又感到一阵惊恐。一幅"依偎图"竟惹得母亲大动肝火我母亲黄宪梅是中南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她天生丽质,再加上保养打扮得当,40多岁了风韵犹存。我是独生女儿,继承了母亲的美丽,从小就是母亲的掌上明珠。我爸爸是个小公务员,在我母亲眼里没什么份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给母亲开车的司机王鹏程渐渐成了母亲最信赖的人。王鹏程是个身高1.80米、长得很帅气的小伙子,每次见到他,我都忍不住多看他几眼。1997年8月,我考上了北京某外国语学院。寒假我回家的时候,妈妈总叫王鹏程过来吃饭。这时我才知道王鹏程已成了妈妈的干儿子,于是我们俩就成了干兄妹。1999年9月下旬,我们那个城市发生了一起抢劫银行的案子。干哥哥王鹏程开着  相似文献   

15.
“你们听着,我给老爸老妈打个电话,看他们怎么说.”江波说着,拿出手机拨了出去,因为开着免提键,我们都能听到话筒那边苍老的声音:“波儿,你在哪儿,没上班呀,怎么有空打电话?” “公司放假,我在外面玩呢.你们在哪儿,最近身体怎么样?吃过午饭了吗?”江波问道.“我和老头子身体好着呢!巧了,我们也在外面玩,在公园里呢,你听听这里多热闹!我们吃饭了,在小饭馆点了两个菜,你爸还喝了一点儿小酒呢!”母亲爽朗地笑着,话筒那边的背景果然很热闹,有人不停地吆喝着什么,有高亢的声音.这时,父亲也凑到话筒边说:“你在外面吃好点儿,甭惦记家里!”  相似文献   

16.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17.
16岁的小菜贩 "妈,我的钱被人偷走了,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什么礼物也没买,对不起……"风尘仆仆从武汉赶回的他对母亲说.接着,他下厨给母亲做了一碗长寿面:"妈,趁热吃."母亲一面说"好吃",一面深情地望着他. 他叫高汉明--湖北省云梦县下辛店镇的一个贫困农家孩子,兄妹六个,他排行老三,初中毕业后因家穷辍学,却梦想当诗人.1987年春的一天,父亲从门后拿出一杆秤,抖了抖上面的灰尘,说:"明娃,村里有好几个在武汉贩菜发了财,你也去干这个吧."  相似文献   

18.
张彩虹 《老年人》2006,(4):32-32
我敢说,丈母娘与女婿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不信,就看看我母亲对我丈夫的那份亲热劲吧。还在我待字闺中的时候,凡是上我家来相亲的人,母亲都会喜滋滋地迎进门,然后端上做好的鸡蛋汤招待人家。要知道,那个年代穷,能吃碗鸡蛋汤可就是享受了最高的礼遇。不过,人家吃了鸡蛋汤就如吃下定心丸,以为这个女婿当定了。为此,我对母亲近乎乱点鸳鸯谱的热情非常生气,母亲只好托人给提亲的传话“:那碗鸡蛋汤与我女儿无关。”直到有一天,我把男朋友带回家,母亲才放心地去“做与女儿有关”的鸡蛋汤。我结婚后,丈夫简直成了我娘家的宝贝。每次登门,母亲都是…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婚事     
邱晓冬 《老年世界》2006,(19):11-11
28年前,父亲得了肺癌,抛下母亲及我们兄妹7人,撒手人寰。 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白天在责任田里忙农活,晚上在家里忙家务,那时大哥在部队服役,二哥、我及弟妹们全还在上学。母亲倾注了全部心血,一人独自拉扯我们长大成人。那年,母亲刚刚40岁。后来曾有一位邻村小学离异的王老师有意与母亲再组家庭.但母亲怕贫困的家庭委屈了王老师,又怕影响我们兄妹的感情.同时,更担心乡亲们的闲言碎语。王老师来我们家几次后.母亲便坚决不准他再来.把自己的感情埋藏在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秘密     
我不能接受母亲有了情人这个事实. 而事实上,母亲的确是有了情人. 我亲眼看到母亲上了那个男人的黑色宝马车,看到那个男人低下头来为母亲系安全带,我看到母亲笑如春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