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励相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监管效率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核心议题。信息不对称、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只有妥善处理好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食品安全目标上的激励冲突,形成他们之间的激励相容机制,才能真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文章首先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相容理论;然后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指明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激励不相容情况突出的问题;并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激励不相容食品安全监管的弊端——当监管政策体制激励不相容、博弈方违规行为收益更大时,无论监管部门如何调节人事结构,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经济理性的博弈方往往仍会采取违法违规的行为,三聚氰胺奶粉这样的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还会不断重演;最后对我国建立激励相容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通过一致性选择"用脚投票"将会倒逼食品生产者生产安全产品,但是消费者个体偏好的差异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其难以达成一致性选择。通过引入社会选择理论与群体决策理论分析由个体决策到群体决策的形成过程发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改变消费者偏好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食品供应链条越来越长、环节越来越多、呈现出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等特点,进一步加大了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食品安全监管必须着眼于整个食品供给链的监管。但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恰恰割断了供应链体系的完整性。文章主要从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特征出发,就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思考,认为食品安全风险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应由传统的直接监管逐渐转向直接监管、安全信息交流与管制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的信息传递机制。由于可追溯体系能有效解决食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协调食品供应链成员间利益与风险,进而从整个食品供给链来管理食品安全,实现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逐步推进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应该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改革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逆向选择、利益博弈与政策执行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政策执行阻滞始终是困扰公共政策研究和实际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文章引入信息经济学中\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渠道的通畅与否。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信贷传导,而在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中,商业银行的微观行为会影响信贷传导的有效性。本文在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行为对信贷传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经历了十二连快的奇迹,主要来自农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地位提高后带来的连锁效应。在农民收入分配中,不平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要高度关注低收入群体。十三五期间,要保证农民收入继续连快和翻番,必须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给农民更多的利益,加大改革力度,向改革要收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去年曝光的"瘦肉精"事件为例,在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联系我国政治文化中的父爱主义和臣民意识,以及现实的成本-收益分析,理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逻辑:政府是唯一的监管者。而缺乏约束的政府无法履行应尽的职能,致使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只有在政府和社会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公民社会才能越发成熟,进而促成多元主体共同监督,食品安全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8.
9.
公司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和公司绩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公司社会责任中的"社会"一词一直不明确,公司到底应该向谁负责也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研究的结合除了明确地界定了公司社会责任外,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司和社会的关系,也帮助公司社会责任实证研究找到了衡量社会责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犯罪经济学视角来看,信息与犯罪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信息影响犯罪行为被发现概率,从而影响犯罪行为发生水平。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看,犯罪行为的产生则源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道德风险。就烟草行业而言,信息不对称包括两个方面:供求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信息不对称。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分析了烟草行业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信息机制,构建了烟草行业违法犯罪行为的系统动力机制模型,并提出了有效预防与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宣传是关系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近几年,在党中央和政府的重视下,食品安全宣传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宣传针对性不强、反馈机制不全、对突发事件反应不快、非正规宣传渠道影响力有时会超过正规渠道等问题。我国应借鉴香港、英国等的经验,健全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建立“中国食品安全信息网”等权威的主流渠道,保证食品安全宣传的必备资金和设备。  相似文献   

12.
交易双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非合作博弈是导致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根源。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机制有助于修正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改善博弈均衡,并促成市场上优胜劣汰机制的生成,进而全面改善产品质量水平。充分实现这种机制,需要保险人切实完善业务管理机制以确保有效把握投保企业的产品质量信息,加强自身信用和偿付能力建设以确保卓越的市场信誉,同时积极推动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与产品责任保险机制的协同发展以更全面地保护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3.
14.
个人对个人在线借贷是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形式,自2005年出现起就得到了快速发展.以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研究个人对个人在线借贷市场中社会资本对交易信任以及出借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借款者的社会资本会显著影响出借者的信任和出借意愿.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社会资本对交易信任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标志的先进信息技术,可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全程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究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的经验,剖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设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构想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随着优化农业经营体系的进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崛起,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多中心供给格局逐渐形成。对标公共行政治理理论中的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的关系,以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建设为案例,研究发现:在政府作为公共治理核心和主导的“元治理”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农民等多元主体的力量,以基层政府为平台,整合多方力量的“政府+”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能够有效促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按照公共服务理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信息属于政府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政府信息(社会管理信息、经济发展信息、市场监管信息等)相比,具有公开必要性更强、公开可能性更高的特点。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构建公共服务供给信息披露体系框架,分析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信息披露的改革路径,对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不仅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有重要影响,还会导致社会公众在消费和投资方面进行“逆向选择”。充分的环境信息披露可以从公众消费和公众投资两个方面间接影响企业的环境决策和环境行为,人口过密企业对环境规制的新人和环境规制有效性的提高。然而,由于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弱质性,我国环境过程中社会公众对政府和企业应有的监督作用未能发挥出来。因此,政府应该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为环境规制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公众基础。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我国环境制度的构成进行概要分析,然后基于环境制度有效的几个基本条件,对我国的环境制度有效性进行考察;其次,从信息不对称和政府行为两个维度来分析其与环境制度有效性的关系,得出我国环境制度有效性不高的结论。据此提出:一方面,消减环境政策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不确定性,增加政府或政策"承诺"的可信任程度,是提高环境制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环境规制的有效性,规制者作为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治代理人,也同样面临着被规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将一次网络交易抽象为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买卖双方博弈行为的分析,得出网络交易纠纷频发的原因。并通过对模型进一步扩展,分析当前网络交易规则存在的缺陷,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提高市场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