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莲生 《报林》2018,(1):13-14
一个现象:消息被边缘化了从历年中国新闻奖的评定结果看,消息这个新闻家族中的'始祖',在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的当下遭遇了尴尬。以2017年中国新闻奖为例,参评文字消息作品66件,有21件作品获奖,获奖比例31.8%;而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参评作品108件,有29件作品获奖,获奖比例仅26.9%。显然,通讯作品的数量大大超过消息作品的数量。然而评委们普遍认为,消息作品薄弱,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不多。即便两篇一等奖获奖消息,美中也有缺憾。  相似文献   

2.
章学锋 《唐都学刊》2014,(5):122-125
在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精品意识的新闻人,在新闻实践中对通讯报道的文本进行文学尝试,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引发全国关注。据此,提出新闻美文的概念,分析了原因和启示,揭示了新闻美文下一步的趋势,认为新闻美文的时代业已到来。  相似文献   

3.
刘英才 《报林》2018,(2):16-17
'明年你还参加吗?'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结束后,一名同行的记者问。还没等我答话,他就微笑着说:'我还参加.'活动还没结束,记者们就开始憧憬下次活动,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听说有记者年年参加、乐此不疲,活动有什么独特魅力?活动不仅仅在记者中产生反响,而且在新闻院校影响甚广,活动为何有这样的积极影响?2017年下半年,我参加了第四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幸运地成为13名'最佳选手'之一,参加了央视中国记者节晚会并参加全国巡讲。  相似文献   

4.
'新春走基层'活动组织开展多年,是新闻战线的重要品牌、是深化拓展'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抓手。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是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开展的,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中宣部2018年'新春走基层'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暨春运宣传启动仪式上,各大媒体编辑记者齐聚中国铁路总公司,响应号召,把“新春走基层”作为宣传战线大学习大调研的重要内容和成果的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5.
何婷 《报林》2018,(2):18-18
'妈妈,拜拜.'儿子放下玩具,认真跟我告别,我走进电梯,他进了家门。这是我2017年的最后一个夜班。这个夜班不太忙,于是,我的脑海里又闪现出一周前刚结束的'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巡讲活动,还有这半年来一次次的比赛选拔,依然觉得像是做梦一样。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我免费参加了千金难买的中国顶级新闻业务培训班。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6.
尤雅文 《学术交流》2005,(6):175-177
社会责任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提高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是社会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某些舆论导向出现偏差,使新闻作品呈现泛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都是着眼市场占有率、弱化社会责任所致。鉴于此,新闻工作者必须践行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赋予新闻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培养受众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以促进大众文化品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天津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从事摄影30余年。其新闻摄影图片和艺术图片多次在全国和天津市的报刊上发表。摄影作品多次参加  相似文献   

8.
读者常常批评我们的新闻作品可读性差,缺乏人情味。近年来这些老毛病有所改进,但并未根除。有什么办法能使新闻作品多一点情趣?我们就此作以如下探讨。  一、新闻作品要多点人情味19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人情味新闻。后来《纽约太阳报》的主编达那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了。按照达那的解释,人情味新闻“是指一些无论从人或事来看,都并不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的悲喜剧”。人情味新闻的出现把新闻的报道对象从名流、要员扩展到普通人中间。它在写法上,要求从人的角度写新闻,突出人的活动、人的作用和人的思想感情,活画出人间生活情趣,使新闻受…  相似文献   

9.
王自堃 《报林》2018,(1):48-49
本文回顾了作者随'向阳红09'船赴西北印度洋报道'蛟龙号'2017试验性应用航次的采访经历,分享了海上科技新闻的写作心得。在这次科考中,科学家与潜航员乘'蛟龙号'下潜3000多米,探索了卧蚕、天休、大糦等海底热液区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报林》2018,(1):1-1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2018年第1期《报林》如约与读者朋友们见面了。这一期《报林》,我们对封面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更庄重大气,更符合新闻学术刊物的定位,还对栏目进行了优化调整,使其更富话题性和针对性。本期《特别策划》推出了中国新闻奖专题。中国新闻奖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梦想。大家都很关心如何才能获大奖。  相似文献   

11.
王瑜婷 《报林》2018,(1):25-26
当今,媒体融合大潮汹涌。怎么转,如何融,是行业报等传统媒体都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中国测绘报》通过新闻传播理念、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努力探索新闻产品的'互联网+'之路,推动媒体融合转型,形成了宣传质量不断提升、传播效果日益凸显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本埠要闻     
正10月27日—31日,"第十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在青岛举行,本次博览会以"传承民族文化、展示大师风采、扩大对外交流、提高生活品质"为主题。博览会包括展示和销售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民族工艺品和国际手工艺精品;"2016‘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评审;工艺美术大师现场表演;工艺美术精品捐赠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3.
蔡华琳 《社科纵横》2006,(11):142-143
在新闻记者工作中,采访是主要的工作内容,也是新闻传播全过程的开端和整个传播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新闻事实与新闻报道之间的中介首先是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采访越扎实、越深入,新闻报道信息优化的程度越高。采访的成功与否,采访的质量决定着新闻作品的成败。因此,深入扎实的采访不仅是新闻报道成败的关键,也是记者事业成败的关键。要做好记者工作,必须做好深入采访这一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孙业国 《报林》2018,(2):34-35
作为一名行业报记者,参加全国两会采访报道,与各大媒体同台比拼,功夫要下在开会之前、会场之外。只要充分准备,精选报道主题,精心捕捉线索,打好'短平快'组合拳,自身的行业'劣势'就会转换成深度'优势'。  相似文献   

15.
林晓莺 《报林》2018,(2):40-41
本着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提升铁路全媒体平台传播力的宗旨,《人民铁道》报社积极改革创新,适应信息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秉持'行业资源和内容生产是最大优势,深度融合与移动优先是最大潜质',整合媒体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提升新闻生产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报林》2018,(2):81-81
全路权威新闻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管、《人民铁道》报社和中国行业报协会共同主办的《报林》杂志自2015年8月恢复出版,刊期变更为双月刊,办刊宗旨变更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交流铁路媒体和行业报纸新闻业务先进经验和成果,展示优秀作品和媒体运作创新思路,宣传媒体先进典型,加强铁路媒体与其他行业媒体之间的业务交流,服务新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同志在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指出:“在今天,光有文学报道而没有新闻照片是不能成其为报纸的;同样地,如果一张报纸只有好的文学报道,而没有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也不能成为一张好报纸的。”的确,新闻摄影作为一种形象传播新闻的独立的宣传手段,其形象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为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青岛华通集团工会和华通文化传播公司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今日华通"的摄影、绘画和书法比赛。活动共收到来自集团各职能部门、各专业执行机构及所属公司参赛作品200余件。所收作品集中反映了广大华通员工用镜头记录今日华通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收获,  相似文献   

19.
王佳项曦 《报林》2018,(1):19-20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2017年12月6日召开'坚决杜绝炒作明星绯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之风'专题评议会,组织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围绕报道案例,剖析成因危害,探讨治理举措,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一、炒作明星绯闻隐私、报道低俗庸俗问题时有发生与会委员认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决杜绝炒作明星绯闻隐私、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之风,是新时期做好文化娱乐报道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彦平 《报林》2018,(1):27-28
中国化工报社参照'中央厨房'融媒体模式,创建包括两报一刊、四个门户网站、五大微信公众号微信矩阵的融媒体平台,在强化活动报道声势和传播效率、构建全媒体立体传播体系方面做出了探索与实践,实现了'前端采集一体、终端发布多元、传播及时精准'的融媒体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