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勇  方舟  徐乃中 《职业》2016,(30):25-26
基于"双质量"提升作为内驱力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激发了校企合作的活力,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从利益目标、协同组织、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完善机制五方面阐述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路径,探讨了此路径的创新点,对"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做了探索与实践,以期为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办学形成特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搭建"政行企校"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服务运行机制,组建"双师型"科研团队,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曲家民  薛贯鲁 《职业》2017,(22):36-37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几年,济宁市技师学院积极与济宁市科技局、济宁市知识产权局、济宁市中小企业管理局等部门合作,运用政、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有效利用创新资源和要素,充分释放人才、资源、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探索出了政、校、企协同创新发展之路,改变了技师学院只谈"工学结合",不提应用研究、不搞技术输出的局面.笔者以济宁市科技局、济宁市知识产权局、济宁市中小企业管理局、技师学院、中小企业合作为例,对济宁市政、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做以简要剖析,以探索技师学院科研团队校企合作,提升研发、技术服务能力,推动地方经济高速发展,提高技工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乐颖 《职业》2016,(30):45-46
本文阐述了在高职教育中实践"跨界教育"改革的探索思路,即通过政校行企联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建立多学科交叉的新课程体系、构建校企互动的课程学习平台、培养多学科领域合作的教师队伍、构建完善灵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学校管理跨界化、技能培养跨界化、顶岗就业跨界化,培养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基于"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将传统的制造业实现"智能化"和"服务化"升级转型的要求。智能化生产系统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是全面的、根本的,面对新的工作模式,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智能化生产体系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有企业的深度介入,本文进一步探索了打造校政企行分段培养、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建华 《职业》2017,(18):47-48
近几年,义乌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特别是小商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2017年,政府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迈向新的台阶.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地处义乌,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财经商贸类的国际贸易、商务外语等专业紧紧围绕义乌跨境电商发展,整合原有专业资源,融入电子商务专业,构建跨境电商专业群,"政、行、企、校"协同培养复合型电商人才.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重点研究了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程忠国  周晖  鄢维峰 《职业》2014,(9):76-77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坚持"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建筑行业企业背景优势,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在构建以"职业培训联盟"为依托的利益共同体,创新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章素华  张爽 《职业》2017,(30):85-87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核心.课程体系的设计要遵循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循序渐进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等原则,通过对中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析、从中高职的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模式、教学评价和师资队伍等衔接途径研究,推动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大明  马纯明  辛超 《职业》2022,(4):25-28
山东潍坊市创新技能大赛开放性、普及性运行机制,创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赞助、社会支持"五方协同开放性办赛模式,构建"校赛铺面、市赛引领、省赛拉动、国赛创优"四级联动普及性大赛机制,搭建"规程植入、任务驱动、技能导向、评价并轨"四维融合共享性赛教对接平台,形成"名生培养、名师培育、专业创优、名校创建"四名并举普惠性大赛效应,创立了以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潍坊模式",为推动技能大赛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典型案例和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10.
张永敬  陈玉花 《职业》2011,(26):58-59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办学过程中,政、企、校结合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三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谢伟燕 《职业》2013,(11):39-4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必然方向。本文研究分析了国内外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与存在的问题。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下,理顺合作关系,更新观念,创新办学体制,构建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及管理体系,以双赢互利为原则,不断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实现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育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林 《职业》2022,(16):54-56
“实境耦合”模式具有真实性、可操作性、社会互动性等特点。运用“实境耦合”模式,结合学生个性需要和岗位需求,组建“政行企校”多方协作的育人平台,全过程、全覆盖渗透到高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中,确保弱势专业也能实现多学科交融和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整合运用,从而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对专业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园区大学力改传统的企业本位或学校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结合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对于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包红 《职业》2012,(5):91-92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创造了"名校+名企"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以顶层设计、高端发展作为专业建设理念,着眼于行会驻校、订单合作以及引企入校,在技能竞赛、课程改革、文化建设和社会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成绩显著,为省、市职业教育树立了新的标杆。  相似文献   

15.
缪建军  朱慧玲 《职业》2022,(7):21-23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校企合作背景下,校企通过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企业员工综合技能素质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从校企合作层面,通过校企融合、企校双师联合、工学结合等做法,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刘佳 《职业》2017,(29)
自2015年起,笔者学校开始了焊接示范群项目建设.专业群以焊接加工专业为引领,辐射带动了机械设备维修、模具制造与维护和汽车钣金与涂装三个专业.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在"内强管理,外塑形象,融入社会,服务经济"方面取得阶段性丰硕成果,先后完善了四个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了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工学融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推广了"创新型一体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多元化人才评价模式;根据"内培外引"的教师培养计划,打造结构合理的"四梯级"师资队伍;完善了"政、企、行、校"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各专业建设的特色越来越明显,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朱祥贤 《职业》2014,(32):82-83
"校行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校行企"合作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可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高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背景下,新技术的出现加速了商业模式的发展,新经济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应重新定义。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发展要求,必须尽快向新商科转型,填补市场对新商科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缺口。政府、企业、学校多元参与,协同创新,共同培养适应新技术、新经济的新商科人才,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的"双高"新商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主动迎接挑战,以服务产能提升为己任,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而地方政府则应积极履行职责,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促使政、校、行、企形成合力,实现高职教育服务于产业能力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谢浪清  魏立斌 《职业》2017,(26):31-32
本文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新要求,通过实践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构建了职业院校"三方两性一反馈"学生多元评价模式,实现了多方参与的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